晚霞一片緋紅,像是畫家用筆輕輕一抹,就在青島港那淺藍色的天幕上形成了一朵又一朵的盛開的雲花,淡淡的,輕盈的,似在飄動,又似在留戀這美麗的港灣。
大海浪花翻騰,碼頭上聳立著高大的塔吊,一艘艘來自五大洲的巨輪停泊在岸邊,那雄偉的氣勢,和大海、
藍天交織的綺麗詭異的風景,是一幅最美麗的圖畫。
最早接觸青島港是在1968年文革時期,我們一些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被安排在市北區遼寧路街道辦事處的大車運輸隊做臨時工,每天駕駛著地排車到碼頭拉煤炭,拉礦石,拉煙包,那時候,碼頭上卸煤裝車都靠鐵鍁,靠人工,靠人海戰術,到處灰塵飛揚,我們拉一天地排車,臉膛和皮膚都沾上一層黑色粉末,晚上下班回家,必須洗澡,刷牙,不然,吃飯都感到口裏有煤灰,有沙,鼻涕也是黑色的。
那時候的碼頭,沒有綠樹,花壇,
所有的房屋,桌凳物件都是黑乎乎的,
轉眼間,三十年過去了,現在的青島港怎樣了呢?
周曰,我們論壇的網友,在港務局公安處工作的踏浪馬車【馬世柱滯領下,參觀青島港,參觀礦石碼頭,確實令我耳目一新,大開眼界。
藍天上白雲在飄,大海在輕輕歌唱,碼頭上塔吊如雲,巨輪巍峨矗立成排,隨車一路走來,我們沒有看到過去碼頭堆放黑色的煤堆,黑色的礦石粉。而是碼頭大路坦蕩如硪,空中不見絲毫揚塵,地麵不見丁點雜物。辦公樓房的外牆是白色的,寬大明亮的玻璃窗,路旁那一排排綠樹,鮮花盛開的花壇,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原來,過去的石炭線碼頭已經成為大港公司的辦公區,汙染嚴重的礦石和煤炭已經搬到了黃島的港區。
隨著馬世柱的腳步,我們漫步到黃島的礦石碼頭。我不由的想,這是那裝卸煤粉和礦石的碼頭嗎?碼頭那些汙染環境的貨物呢?我看到路旁不時聳立著綠色覆蓋物蓋得嚴嚴實實的小山丘,覆蓋物上,縱橫有序地壓有繩索緊係的沙包。馬世柱介紹:這裏就是現在的礦石碼頭,覆蓋貨物就是碼頭近年來防止散裝貨物粉塵汙染的有力舉措之一:“蓋被子”。通過嚴密覆蓋對散裝貨物進行汙染治理,並且安排專人不斷對暴露的貨堆進行中水噴淋,使其粉塵遇水濕潤後不能揚起造成環境汙染。
為確保碼頭的環境潔淨,他們研究了許多辦法,對進人碼頭運輸這些貨物的卡車,駛離貨場前必須經過車輪的洗刷清理,將車輪沾粘上的東西衝刷得一幹二淨,以防止造成運輸途中的汙染。現在由於這些有力的措施,我們再也看不到“水泥路”、“揚灰天”了,那些粉塵被徹底治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