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青島上清路小學校領導的邀請,我們青島市作家協會的韓嘉川主席,市北區的宣傳部長吳寶泉和作家於向陽、李岩、楊昌群、張海濱、孫延明、杜月英、劉淑琴、滕學臣、趙汝永、門秀山、陳怡霖等走進一所現代化小學上清路小學校大門,參加“讓書放飛夢想”作家進校園的活動。
看到上清路小學高大明亮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不由的想起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我看到的上清路。那時侯,這裏屬於嶗山大院旁邊的南臨字小區的荒蕪山坡,那時這裏沒有學校,滿山坡雜草叢生,一條條大溝從山上直通延安路,遇到下雨天,到處是黃泥地,路上沒有辦法行走。大溝裏的雨水,沿著山溝,流經延安路,道口路,進人昌樂路河道流向大海。
每逢周日,這裏也是南山禮拜集的一部分,各地的居民和外地的商人都在這裏出售家中積壓的物資和商品,周圍垃圾遍地,荒草滿山坡。
六十年代開始,周邊工廠開始建設,這裏的住房也開始增加,居民的不斷增多,周邊迫切需要一所小學滿足周圍居民子弟上學的需求,為此、青島市政府直撥資金創建了上清路小學。學校建設初期,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家資金困難,校園操場建設怎麼辦?校園綠化怎麼辦?校領導帶領學校教職員工用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時,所有的修繕,挖坡、填溝、修路、操場、蓋食堂、種樹等工作全部靠師生義務勞動解決,直到把學校建設成為青島市花園式單位,被青島市人民政府授予對外開放學
走進今天的上清路小學,清新高雅教學樓矗立,電教化教室設備先進,令人驚歎。在綠色的校園,有兩塊巨石首先映人我們的眼簾,一塊在校園北端,寫有大紅的“愛”字,名為“愛心石”,讓學生進校後就感受到愛心的永恒。學校教學樓還有愛心牆和感恩牆,在學生的心中播下愛心種子,愛祖國、愛自然、愛父母、愛老師、愛夥伴,讓愛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將來為社會奉獻自己的愛心春風送暖,春意盎然,我們在愛心石前麵合影留念。我為學校的組織者、領導者育人的良苦用心感動。
一塊巨石在校園南端,九龍聚首,鳳凰於飛,名曰“龍鳳石”。看到龍鳳石,我想起了一個傳說:古時被天宮的玉皇大帝打人凡間的九個天神化為九條神龍,喜逢被貶到人間化作鳳凰的仙女,在他們相遇相戲的時候,被張國老騎驢巧遇,舉木仗做法將九龍戲鳳的情景凝固在巨石之上,此石就稱謂“九龍戲鳳石”,也稱“龍鳳石”。
此奇石竟然在上清路小學的校園,是否是典故中的原始暫且不表,隻是不由地感慨世間緣分:上清,上清,竟然與嶗山上清宮同字同音。也許,這裏就是神奇的“龍風石”的歸宿吧!
看,眼前的“龍鳳石”龍鳳盤繞,氣象萬千,真有呼風喚雨,蓬勃向上的氣勢。我默默地禱告:讓這塊靈石佑護著上清學子騰飛,實現那未來飛天之夢吧!
在歡迎大廳,學生們給我們戴上鮮豔的紅領巾,我們和少先隊員們一起暢談心中的中國夢。作家代表吳寶泉用充滿詩意的語言,談到春天的夢,鼓勵學生激情追趕科學夢、文學夢、航天夢、航海夢。我們和學生、老師一起朗誦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激情澎湃的聲音在校園回蕩,高遠偉大的誌向根植於學子心中。
在“紅領巾”們的簇擁下,我們跟隨李華校長,參觀了學校的育愛樓、啟智樓和品趣樓,在這裏我們看到了數字化電教黑板,看到了設備先進的現代化實驗室。我們還看到:每個班級的教室都有一個小板報,標題是學校的校訓“做最好的自己”。走人各個樓層,一麵麵牆更是引人人勝,一個個愛心故事,一幅幅學生的作品,一張張學生活動的照片……校園處處是育人的天地,讓人流連忘返。在參觀中,李華校長還給我們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近年來,學校在提出了“有愛、有智、有趣”的教育思想,創建“愛潤童心,放飛夢想”教育品牌,實現做“最好的自己”的發展目標,使愛、智、趣相生相長,互為融合,彰顯了上清獨特的校園文化韻味,追尋著上清教師和學生的夢想!前不久,學校剛剛通過驗收,成為青島市首批現代化學校。
聽了校長的介紹,我想,正是有這樣先進的教學理念,才創建了這樣的現代化教學條件和蓬勃向上的氛圍,才能讓無數的童心正能量得到發揮,得到不斷成長。也促成了上清路小學教學質量日益提高,社會聲譽的不斷攀升。作家進校園,不僅促進和發展學校教育、加快實現祖國現代化的夢想,還讓我深切感到:上清路小學在新一代校領導李華校長的帶領下,已經開始騰飛,全體師生已經“放飛書的夢想”,向著明天、向著未來、在藍天展翅翱翔。
我堅信:青島上清路小學的明天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