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人引以為自豪的,不僅是因為這裏誕生了一個偉大的共和國,還因為這裏產生了一個偉大的人物,他就是美國18世紀與華盛頓齊名的富蘭克林。費城人敬重富蘭克林,不僅是因為他以無窮的精力與對進步的信念,將費城從一個小市鎮改變為美國社會最進步的城市。各種各類的社區計劃,由鋪設街道,修理街燈到費城的第一所醫院,都可以追溯到他的貢獻,還因為他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整個世界。人類還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像富蘭克林一樣無愧自己名字上的頭銜:政治家、科學家、發明家、哲學家、作家、外交家。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讚揚富蘭克林的話,最生動地概括了他的貢獻:“他從天空抓到雷電,從專製統治者手中奪回權力。”
參觀完國家獨立曆史公園,湯姆遜領著我們來到富蘭克林的故居。說來令我汗顏,相當長的時間裏,我隻知道這位富老先生是一位關於電的發明家,他那高領卷發、寬大額頭的形象,我隻是在中學的物理課本上看到,淘氣的我,還為老先生加了兩撇胡子。被稱為“富蘭克林閣”的故居並不顯赫,一棟三層的磚製坡頂的小樓,樓麵保持磚的紅色,窗框都刷成白色,看上去很雅致。二樓的窗下有帶欄杆的涼台,一樓有一個不寬的門洞,門口的路燈很古老,古老得使我們想起,昏黃的燈光下,跑著帶鈴響的馬車。這樓房的上麵二層是富蘭克林一家的寓所,一樓是一個小印刷廠,院子裏有一個地下博物館,一個古老的郵局,還有一個建築展覽館。
熱情的湯姆遜,通過翻譯吳小姐告訴我們許多關於富蘭克林的故事。1706年1月17日,波斯頓的一個貧寒人家,誕生了第8個孩子,他的第一聲啼哭並不動人。家境不佳,使這個孩子隻上了兩年學。為了生計,他10歲開始學製蠟,後來又學印刷。1723年因為難以忍受哥哥對他的蠻橫,而跑到費城,在一家小印刷廠當工人。第二年,他又飄洋過海,跑到英國倫敦,在一家印刷廠當師傅。兩年之後,他又回到費城,自己辦了一家印刷廠。這便是富蘭克林早年的經曆,他不甘忍受貧窮的命運,以不斷進取的精神創造新的生活。
湯姆遜領著我們走進富蘭克林創辦的印刷廠,這實際是個小作坊。湯姆遜戴上圍裙,當場給我們表演富蘭克林的印刷術。其工藝和中國的活版印刷大體相同。差異很大的東西方文化,其表現形式卻是十分相近的。就印刷術而言,中國要比西方早許多年。湯姆遜拿起兩個像拳擊手套樣的皮袋,在上麵粘了油墨,然後把油墨拍勻,再在已排好的活版上按了按,上麵鋪上一張紙,用膠輪一滾,把紙揭下來,便是一張印刷品了。
湯姆遜說,富蘭克林1730年開始擔任賓夕法尼亞報的發行人,後來又以“拙筆理查德”的筆名,出版了一套年鑒,每期一萬冊,裏麵還印了許多格言,在整個殖民地乃至歐洲廣為流傳。這大概就是富蘭克林早期的文學活動。這許多格言多是鼓吹自由和民主的。科學和民主是一對孿生姐妹,做為科學家的富蘭克林,更知道民主的重要。文化和知識才是改變人命運的最大有效的力量。這是富蘭克林從自身經曆獲得的體驗,他要改變的決不僅是自己一下人的命運。
在創辦印刷出版行業有些收益之後,他積極倡導和資助文化教育事業。1741年他創辦了費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接著又創辦了費城的第一個學術組織“北美哲學學會”、費城的第一所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這期間他還興辦了費城的第一家醫院,第一家保險公司。廣泛的社會活動並沒有影響富蘭克林潛心於科學的研究和發明。這得益於他勤奮,更得益於他的天才。1740年他發明了熱效益很高的富蘭克林爐,可使燃燒的木材節省四分之三,而熱量卻增加了一倍,這相當於一次能源革命,保護了那一片片的大森林。他又通過一係列實驗證實了靜電荷存在於絕緣體上,提出正負電荷、導體、電池、電容、電擊等電子學的基本概念。1751年他發表的《電學實驗與觀察》的論文,引起世界科學界的轟動,因此奠定了富蘭克林做為一個偉大科學家的地位。
在故居的地下博物館裏,我們看到牆上一幅油畫,富蘭克林正用風箏接收雷電的試驗,峽穀中電閃雷鳴,富蘭克林銀發飄拂,空中有帶翅膀的小天使和風箏一起飛翔,整個畫麵充滿魔幻神秘的氣氛。在科學剛剛起動的美國18世紀,富蘭克林在美國人心裏還像一位神。富蘭克林不是神,他是以生命為賭注來做雷電試驗的,他因此獲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並不是所有的發明都有危險。湯姆遜給我們表演了富蘭克林發明的一種樂器,一個圓軸上串接了許多大小厚薄不同的玻璃盤子,用腳踏動圓軸,用蘸了水的手指撫摸旋轉的盤子,便發出優美的音響,手指在不同的盤子上變換,便奏出一首樂曲。我們不禁拍手叫絕。湯姆遜笑著說,這是富蘭克林為他的女兒製造的玩具。他的許多重大發明的最初動因,就是為孩子製造玩具。浪漫的童心,對奇異古怪的興趣,不著邊際的幻想,這大概是偉大發明家、科學家的基本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