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密西西比河,老人河(1 / 2)

那一天,我們乘坐的飛機在紐約的拉瓜地機場起飛,直奔西南方向的得克薩斯州重鎮達拉斯,然後在這裏換乘飛機,再向東南方向飛往密西西比州的首府傑克遜。整個航程兩幹多公裏,幾乎從南到北穿越了美國。

飛機越往南飛,我們越被濃鬱的綠色所陶醉。一條條河流像一支支毛筆,飽蘸綠墨在大地上點染,越靠近河流的地方綠色越濃,然後漸次淡下去。這綠色便是生命的顏色,最綠的是森林,稍淺的是草原,再淺的是農田。而那農田被修整得如錦繡一般。令我驚奇的是美國的土地規劃得竟如此之好。縱橫交錯的公路把農田分割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這每一塊方田,大概就是一個家庭農場,在這方田的一角有一個房舍,便是農場主的住所了。沒想到,以個人私有製為主體的美國,竟建成這“烏托邦式”的空想社會主義的莊園。

後來弄清楚了,我們從飛機上看到的一條條河流都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當飛機飛過田納西州的時候,我終於看到了密西西比河了,心中不禁一陣激動。過去我們知道的許多關於美國的故事,總是和密西西比河有關--那是馬克·吐溫、福克納和斯托夫人講給我們的故事,幾乎都發生在密西西比河畔。透過雲霧,我看到了密西西比河的身影,它像巨蟒一樣奔騰在蒼茫的大地上。它和黃河一樣九曲回腸,它和黃河一樣水黃浪白浩浩蕩蕩。“密西西比”是印地安人對這條世界最長的大河的尊稱,意為“河流之父”,於是人們也稱它為“老人河”。美國東部和南部的江河都是它的子孫,它從洛基山東坡的源頭奔流而下,沿途不斷繁衍自己的子孫,它們擁抱著11個州的土地,留下一片片綠色,哺育了包括印地安人和後來的各色移民。在流經了六萬零二十公裏之後,密西西比河投入了墨西哥灣的藍色的懷抱,帶來數億噸的泥沙和說不盡的憂怨。

我們的耳邊響起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唱遍整個世界的《老人河》:

黑人勞動在黑西西比河上,

黑人勞動白人來享樂,

黑人勞動到死不得休息,

從白天推船到太陽落,

白人工頭多凶惡,

切莫亂動遭災禍。

彎下腰低下頭,

我拉著纖繩把船拖。……

老人河,老人河,

你知道這一切,

但你總是沉默,

你滾滾奔流,

總是不停地流過……

這蒼涼悲憤的歌聲在我的心頭卷過,使我不能不想起密西西比河畔黑人兄弟的苦難,15世紀到19世紀,1500萬非洲的黑人被販賣到南北美洲,成了白人莊園主的奴隸。密西西比河兩岸掙紮著為奴隸主種煙草、種棉花、種玉米的奴隸。他們的血汗養肥了莊園主,而自己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盡管他們的主人也把“人權宣言”說在嘴上,可他們認為奴隸是他們的私有財產而不是人,沒有任何權利可言。黑奴被他們像牲口一樣販賣,也可以像物品一樣送人。奴隸的婚姻被認為是不合法的,他們生的孩子繼承的是永遠的奴隸地位。

這慘無人道的野蠻,激起了奴隸們忍無可忍的反抗和鬥爭,密西西比河中流淌著為自由而犧牲的奴隸的鮮血。40年間,有10萬奴隸逃跑成為自由人。由美國民主進步人士發起的廢奴運動席卷了全國,1860年林肯當選為總統,18629月22日,林肯總統發表了《解放宣言》草案,1863年1月1日,頒布了正式的《解放宣言》,產發動了一場反對奴隸製度的南北戰爭,終於使美國南方的400萬奴隸得到解放。林肯作為偉大的解放者而被世人所崇敬。他在世的最後兩年,歡迎黑人作客,並與黑人交朋友。這在當時是破天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