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訣】

天幹之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地支之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一地支 天幹所屬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 乙丁己辛癸:為陰 地支所屬陰陽{〗子寅辰午申戌:為陽 醜卯已未酉亥:為陰 天幹相衝{〗甲戊相衝乙己相衝丙庚相衝 丁辛相衝戊壬相衝己癸相衝 庚甲相衝辛乙相衝壬丙相衝 癸丁相衝 地支六衝{〗子午相衝卯酉相衝寅申相衝 巳亥相衝辰戌相衝醜未相衝 地支相刑{〗子刑卯巳刑申 醜刑戌戌刑未 寅刑巳 辰午酉亥自相刑 地支相穿{〗子午相穿醜午相穿寅巳相穿 卯辰相穿申亥相穿酉戌相穿

【六十花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幹”,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己、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合,排列起來,天幹在上,地支在下,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共有60個組合,叫做“六十花甲”。我國以六十花甲循環紀年月日時,由來已久,尤以紀年為普遍,例如前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之句,壬戌即指壬戌年而言。以六十花甲紀數,較之以數目字來記數,不易錯誤,例如先師孔子誕辰之幹支為庚子,或以為係陰曆八月二十一日,或以為係八月二十七日,或以為係八月二十八日,頗有爭論,嗣因在載籍上賴有年月日幹支之可考,始得由考正。茲將六十花甲排列如下:〖FL〗 〖BG!〗〖BHDFG2*2,WK6,K4。8,K6W〗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BHDG2*2〗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BGF〗 〖FLK2〗以六十花甲紀年,六十年循環一次,3個60年共180年,循環3個甲子,名之曰“上元甲子”、“中元甲子”、“下元甲子”。

【十二生肖起源於何時】

古代是以天幹、地支配合的方法來紀年的,每年又以十二種動物配屬十二個地支,分別稱為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十二種動物就叫“十二生肖”,最早記載這種說法的史料是王充《論衡》中的“物勢篇”。 清人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認為,生肖紀年始於東漢。其根據是:東漢時王充《論衡?物勢篇》中有十二生肖,與後世流行的說法一樣。在趙翼以前,宋代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曾舉《詩經?吉日滬》“日庚午,既差我馬”為例,認為詩句中有以午為馬的含意,從而認為先秦已有生肖;清人萬希槐在《困學紀聞集證》中又補充了一些例證。但他們的理由都不夠充分,不足以確證生肖的起源早於東漢。 1975年底,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出土竹簡約1200支,裏麵有兩種《日書》,是占卜時日吉凶等等的所謂“數術”的迷信書。整理時分別稱為《日書》甲種和乙種。《日書》甲種中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內容是占卜盜者的相貌特征等,其中提到了十二生肖。如:“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如此等等。現將《盜者》中所提到的十二地支和與之相對應的生肖及《論衡》以來的說法列表對照。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BHDG2〗《盜者》鼠牛虎兔原文脫漏蟲鹿馬環猿水雉老羊豕《論衡》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豕〖BGF〗 〖FLK2〗由上可知,兩者雖有些出入,但大體上是近似的。 睡虎地11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可知《日書》甲種竹簡的寫成不會晚於這一年。再者,《日書》的內容有的可追溯到戰國時的楚國,有的可追溯到秦國,而《盜者》這一章則很可能來自楚人。因此,十二生肖的說法大約在戰國時就已存在。

【十二生肖?屬相】

是我國一種傳統的紀年方法。辦法是,在采用天幹配地支紀年的同時,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種相應的動物名字,表示這一年的順序和名稱,排列辦法為: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如辛酉年又稱雞年,這一年出生的人便屬雞。這種紀年方法的來源,曆來說法不一,主要有1依據陰陽來確定這些動物名稱,如子寅辰午申戌屬陽,故用身上有奇數特征的動物表示,如鼠、虎、龍、猴、狗都有五趾,馬為奇蹄;而醜卯巳未酉亥舊說屬陰,故以身上有偶數特征牛羊豬偶蹄,雞四爪兔雙唇蛇二舌來表示2圖騰說:古代某一氏族因與某種動物關係密切,便奉這種動物為本族的保護者。此後逐漸用幾種常見的動物紀年,產生了十二屬相,以祈保護。3來自西北遊牧民族:我國自古有以幹支紀年的辦法,而隻有在古代西北的遊牧民族中,才以動物紀年,此後隨著民族間的融合,華夏族的幹支紀年法與少數民族的動物紀年法相融合,產生了十二生肖,清人趙翼甚至斷定此俗“起於後漢無疑也”。

【朱熹的十二生肖詩】

源遠流長的十二生肖,既然廣泛影響古代的民俗,因而某些封建文人,也用它作為詩文的題材。大名鼎鼎的朱熹,曾寫過十二生肖體的詩篇,每句隱一生肖,類似文字遊戲,但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晝聞空簞齧饑鼠,曉駕羸牛耕廢圃。 時才虎圈聽豪誇,舊業兔園嗟莽鹵。 君看蟄龍臥三冬,頭角不與蛇爭雄。 毀車殺馬罷馳逐,烹羊酤酒聊從容。 手種猴桃垂架綠,養得昆鳥雞鳴角角。 客來犬吠催煮茶,不用東家買豬內。

【生肖與姓】

虎不但是生肖之一,還可以做姓呢。據古書記載,元朝有一個河內知縣,就叫虎秉,明朝的榆林人虎大威,做了山西總督,虎將領兵,夠威風的。 其實,十二生肖中,大部分可做姓。比如,漢朝有姓狗的,叫狗米央;還有姓豚名少公的,豚是小豬的意思,勉強也算姓豬了。後秦姚萇的皇後姓蛇。明朝有叫雞鳴時的,有叫羊可立的。這些古書都有記載。象龍、馬、牛等現在則常可見。 與十二生肖相配的十二地支,也多可作姓。如商朝王室姓子,戰國時的宋是商的後裔,也姓子;楚有卯氏,韓有大名鼎鼎的申不害,漢有午汝臣;元有寅午辰。 如果能夠普查一下全國姓氏,一定還會有許多發現。

【十二生肖何以鼠當先】

十二生肖子鼠當頭,依次是醜牛、寅虎、卯兔……直至亥豬。偌多屬相,為什麼單把區區一鼠放在頭裏呢?有人認為,原因在這些動物的足趾有單雙即奇偶之分,不管四足或二足者,其足趾數目前後或左右皆同,獨鼠則是前足四趾後足五趾。 原排列十二生肖的時候,是按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列的。鼠足因奇偶同體,無法安排,隻能把它排列第一。緊接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狗五趾奇,豬四趾偶。 解放前北京天橋有一曹姓評書演員,在說書當中穿插典故時,曾經這樣說過,至於出何經典,則有待考證。

【十二屬相順序之謎三解】

以動物作為人生年屬相的說法大約流行在南北朝時期,為什麼偏偏選擇這12種動物?它們又是依什麼規律排列起來的? 最初的說法認為分屬金、木、水、火、土,又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則排列的……後來又有人以陰陽說解釋,認為“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以相屬之奇屬為召,鼠虎龍猴狗俱五指,馬則單蹄也;醜卯巳末戌俱陰,故取相屬之偶數為名,牛羊兔豬俱四爪、雞兩爪,蛇兩舌也”。也就是說,十二生肖是按12種動物足趾的奇偶而參差排列的。 這裏再介紹另二種說法,更為有趣。 古代,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古人根據對動物出沒活動時間的知識,把12個時辰配了12種動物。

子夜11時到第二天1時,老鼠的夜間活動最為活躍。

牛吃足了草,淩晨1至3時還在“倒嚼”,準備早晨出來耕地。

淩晨3至5時,老虎出洞尋食最凶猛。

淩晨5時後,太陽還沒有露臉,玉兔月亮還在統治大地。另說兔膽小靈活,為避免與老虎相遇,故在老虎回山洞後的卯時出穴活動。

早晨7至9時,群龍行雨之時。

早晨9至10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遊動,不會傷人。

上午11時到下午l時,太陽當頭,據方士之說,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陰”類動物。

下午1至3時,羊吃了此時的草,不影響草的再生。

下午3至5時,將晚未晚的時候,猴子喜歡啼叫。另說,猴子善於伸屈攀緣樹木,伸和申諧音。

下午5至7時,夜將來臨,雞開始歸窩。

戌:夜晚7至9時,黑夜來臨,狗開始“工作”:看家、守夜。

夜晚9至11時,夜漸漸深了,萬籟俱寂,豬睡得更熟。 另據何滿子介紹,抗戰時期一位飽學老儒有一個關於十二生肖排列法的非常吸引人的解說:十二生肖中除馬牛羊雞犬豕等六畜外,還有鼠虎兔龍蛇猴等六種野獸,其排列法合於《易經》中的“比吉”和“小畜”兩卦,古人以接近人的六畜為陽,卦象基本原素符號為“一”;野物為陰,卦象原素符號為“一一”。十二生肖中陰陽兩屬的基本符號就恰合《周易上經需傳》中的兩個卦象:由坎坤兩卦構成,五陰一陽,隻有第二原素符號的牛是陽屬,其餘鼠虎兔龍蛇五種都是陰屬。《易傳》中繼“比吉”卦之後是“小畜”,排列法為:由乾兌兩卦構成,五陽一陰,隻有第三原素符號的猴屬陰,其餘馬羊狗雞豬等都是陽屬。十二生肖分屬十二支的排法即由此而來。 從現代學術的觀點考慮,上述諸說還不能算令人滿意的解釋。另有人認為,動物生肖可能與圖騰相關,但是,如果說這十二種動物象征早期華夏民族的圖騰,那麼為什麼沒有黃帝部族的主要圖騰——熊呢? 還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和天空的二十八宿方位配合的,與一日陰陽變化配合……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十二生肖的問題,實在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猜不透的謎。

【十二生肖何以無貓】

分析十二生肖所用的代表性動物,家養的牲畜“馬牛羊雞犬豬”,六畜興旺,全部上榜;龍是吉祥之獸,蛇為“小龍”,從龍之後;野生的猛獸有老虎,柔弱而機靈者為猴與兔,都有代表性;德行不佳如鼠類,居然也高居榜首;而唯獨最得“人”緣、受人寵愛備至的貓咪,竟不能在十二生肖中有一席之地,實在教人為它抱屈。 自古以來,人們對生肖無貓的緣故傳說紛紜,包括“貓捉老鼠”的故事在內,不一而足,但皆不足深信。 貓為什麼不能上榜,真正的原因是中國古時無貓。在《詩經》和《禮記》裏,雖然已有“貓”字出現,但據考證那是體大性猛的野山貓,而非供人愛玩的家貓。 家貓雖然名落孫山,但依照動物學的分類,老虎屬於哺乳動物、食肉類、貓科。虎和貓,其實是“本家”之親。有了老虎代表,貓咪在十二生肖“大會”裏,已不愁沒有“發言權”,亦勉堪自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