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第一人”】

名稱 姓名 籍貫 年份

首位在加裏曼丹島建公司開金礦的華人 羅芳伯 廣東 1772~1795年

首次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華裔科學家 楊振寧  李政道 安徽上海1957年第一位美國華裔參議員 鄺友良 廣東 1959-1969年美國第一位華裔副州長 李察臣 60年代初

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華裔女會長 吳健雄 江蘇 1973年

第一位獲“世界棒球王”稱號的日籍華裔運動員王貞治 浙江 1977年9月

第一位獲“艾菲爾?菲莎獎”的華裔大提琴家 馬友友 浙江 1978年

第一位獲奧林匹克賽冠軍的美籍華人“橋牌皇後” 楊小燕 湖南 1978年

美國高校曆史上第一位華裔校長 吳家瑋 浙江 1983年5月

美國第一位華裔女市長 李婉若 天津 1983年11月

美國家藝術學院160年來首位華裔女院士 簡文舒 1983年

第一位邀遊太空的美國華裔科學家 王贛駿 江蘇 1985年4—5月

首位獲“全美傑出女工程師獎”的美國華裔 林穎珠 山東 1985年6月

第一位好萊塢“終身成就獎”的華裔影星 陸錫麒 廣東 1986年3月

法國國民議會第一位華裔議員 曾審建 1986年3月

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美國華人 李遠哲 台灣 1986年

加拿大第一位華裔省督 李思齊 廣東 1988年9月

【智商(IQ)】

又稱智力商數。指個人的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指數。最常見的智商測算方法是斯丹福——比內測驗表所使用的比率智商測算法,其計算公式為: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智力商數(IQ)。如果某兒童的智齡與實齡相等,依公式計算,智商為100,標示其智力中等。智商在120以上者為“聰明”,在80以下者稱為“弱智”。

【情商(EQ)】

EQ是1995年起在國內外流行的一個心理學名詞。一般譯為“情商”,它起源於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戈爾曼撰寫的《EQ》一書。情商指的是:自我激勵,百折不撓;控製衝動,延遲享受;調節情緒,不讓憂慮、煩惱幹擾;理性思維,善解人意,充滿希望等心理素質。情商分值越高,說明一個人越能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交際能力。戈爾曼指出,智商(IQ)至多隻能解釋成功因素的20%,其他80%歸於其他因素,其中關鍵的就是EQ。

【老三屆】

指1963、1964、1965年這三年入學的初高中的學生。這三年入學的學生,按我國學製,應在1966、1967、1968年先後畢業。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他們(66屆除外)都不能分別按教學計劃學完規定的課程內容,也沒有升學機會。1968年後他們先後上山下鄉,支邊插隊。約至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他們中的大多數,才陸續進入當地工礦企業或回原城鎮安排就業。1977年高考製度的恢複,給他們提供了升學機會,這一批學生相當部分得以進入大學。老三屆中的相當一批人,通過自學掌握了知識,獲得了工作的技能,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工農兵學員】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高校停止招生,從1972年起,部分高校恢複招生,實行推薦選拔上大學的製度。招生對象規定為:“堅持選拔具有二年以上實踐經驗的優秀工農兵入學。”取消文化考試,招生辦法為: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因此在1972年至1976年各高等學校招收的這批學生被人們稱為工農兵學員。

【九年製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法》規定,我國實行九年製義務教育。九年製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九年製義務教育分為六年初等教育和三年初級中等教育。目前,城市和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已經或正在全麵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少數經濟、文化不發達的農村地區九年製義務教育的實施情況,令人擔憂。

【工商管理碩士(MB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簡稱MBA,始於北美,以後遍及全球。該學位已成為進入各大公司或者著名企業的先決條件和晉升條件之一,MBA以培養工商企業中高層次的綜合性人才為目標。我國目前已有近40所高校取得了MBA招生資格,中國著名的MBA院校是: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目前,我國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要求是:大學本科畢業,已具有4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經考試合格錄取為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通過全日製二年半至三年,非全日製三年至五年的學習,掌握比較寬廣的現代經營管理知識和必要的基礎理論,有較強的適應市場和經營決策與組織管理的能力。

【雙學士及第二學士學位】

雙學士學位是指高校本科生在畢業同時獲得不同學科門類的兩個學士學位。雙學士學位畢業生畢業後就業時,可選擇其中一個專業參加就業。第二學士學位,在層次上屬於大學本科後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一樣,同樣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第二學士學位,主要招收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在職人員,也可招收少量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

【博士後】

獲準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博士學位獲得者,習慣上稱為博士後。 我國有關部門規定: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不久,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在35歲以下(試辦期間年齡放寬到40歲),尚未分配工作或無正式工作崗位的青年,均可申請做博士後研究人員。博士後研究人員停站的工作期限一般為兩年,期滿後必須流轉出站或轉到另一個站。在不同站流動的總期限不得超過4年。博士後研究人員在戶口、工資、科研經費、基金、住房、職稱、工作分配和配偶、子女戶口隨遷方麵,享受一係列特殊政策優惠。我國於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試行博士後研究製度。

【名譽博士】

世界多數國家通行授予的一種榮譽性學術稱號。在授予的對象和條件上,各國要求不同,但一般都稱名譽博士學位。中國從1983年起,開始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中國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是一種高級的榮譽性學術稱號,目的在於表彰國內外卓越的學者、科學家或著名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在學術、經濟、教育、科學、文化和衛生等領域,以及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中的突出貢獻。獲得名譽博士學位的人往往被稱為名譽博士。

【“211工程”】

我國麵向21世紀的高等教育工程。211的具體含義是指在21世紀加強我國前100名大學的發展,並從中選出10所最好的大學,把他們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國家將增加對這些大學的投資,提高各高校的科技學術水平,增強我國的科技實力,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增加後勁。目前已有北大、清華、人大等近百所院校通過部門預審,首批“211工程”資金已正式啟動,“211工程”的實施,必將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希望工程】

麵對我國廣大農村和貧困地區兒童大量失學的現實,共青團中央青少年發展基金委員會向海內外關心中國教育的人們發出“伸出你的雙手,救救這些失學兒童”的呼籲。並把這項事業取名為希望工程,希望通過人們的捐款,挽救失學的兒童,使他們重返校園。希望工程開始活動以來,已募集到十多億人民幣的現金,在全國設立了2千多所希望小學,使部分失學兒童得以重返校園。

【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倡的,旨在促進各國中等教育的一項國際中學生競賽活動,分為: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學生信息奧林匹克競賽。我國中學生自從參賽以來,每年都取得了較好成績,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國際大專辯論會】

第一次國際大專辯論會於1990年舉辦於新加坡,所以又稱“獅城辯論會”。參加者主要為世界華語圈著名高校的大學生辯論組。我國複旦大學的同學,經過層層舌戰,最後奪取了桂冠。展示了大陸學生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口才,其中,複旦大學國際政治係的蔣昌健贏得了“最佳辯手”的榮譽稱號。從1990年以後,辯論會每年舉行一次。

【“3+X”考試】

目前,我國在部分省市試行的大學入學考試製度。其中,“3”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課,“X”是指考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以及自己的專業誌願,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曆史中任選一門或幾門。高校根據考生所選的專業和高考成績,進入相應高校相應專業進行學習。該種考試製度有助於減輕高考學生的升學壓力。

【托福(TOEFL)】

全稱為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即外國學生英語考試。它是美國教育考試服務處(ETS)為申請到美國或加拿大等國家上大學或進入研究生院學習的非英語國家學生提供的英語水平標準化考試,它是美、加大學審查母語為非英語的考生入學資格的依據之一。TOEFL試題分為四部分:聽力理解;語法結構和書麵表達;詞彙與閱讀理解;寫作,總分680。考試成績兩年內有效。中國每年在其境內承辦四次常規 TOEFL 考試,分別安排在每年的1月、5月、8月和10月。

【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

研究生成績考試或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的簡稱,由美國ETS主辦。凡欲往美、加等地區各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研究生學位的申請人,通常被要求提供GRE成績。GRE考試分為兩大項,一個項目是一般性或綜合能力測驗,即語言、數學、邏輯部分,另一個項目是專業測驗。GRE試題的特點是:題量大、知識麵廣、側重於能力測試、題型均為選擇題形式。成績有效期為5年。中國每年提供三次考試,分別安排在每年的2月、4月和10月。國內有27個考點。

【劍橋商務英語考試(BEC)】

全稱為British English Certificate,是劍橋商務英語證書取得者必須經過的考試。分為BECⅠ、BECⅡ、BECⅢ。BECⅠ相當於我國大學英語水平二級,BECⅡ相當於我國大學英語五到六級,BECⅢ相當於我國英語專業八級考試。這種考試由英國商業部主辦,目的是考察考生的商業知識和英語能力。考試分為筆試和口試兩部分,筆試通過者才能進行口試。BEC證書已逐漸成為我國三資企業考察求職者英文水平的根據之一。該種考試在我國每年舉行二次。

【計算機等級考試】

在我國每年舉行的計算機水平考試,分為三級。其中三級考試內容為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一級分為A類和B類,A類考試側重於軟件開發與應用,B類考試側重於硬件開發。二級考試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一級最難,相當於計算機專業本科三年級以上水平。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衡量個人計算機水平的考試,已取得了全國的認同,是求職時的好幫手。

【律考】

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最初舉辦於1986年,從1992年起每年10月舉辦一次。考試分為四卷,兩天時間。第一卷為法學基本知識和英語;第二卷為實體法學;第三卷為程序法學;第四卷為律師實務與案例分析,每卷100分。合格分數線每年各不相同,凡通過均可獲得全國律師資格證書。

【注冊會計師考試】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於每年9月舉行的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對報名者的要求為:會計類大專以上,其他專業為大本以上。考試分為五部分,按順序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可以報一門到五門,成績5年內有效,每門60分為合格。五門合格者可憑成績單到各省市注冊會計師考試辦公室換取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證書5年內有效,完成財政部門規定的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便可終身擁有注冊會計師資格。

【公務員考試】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考試錄用司主辦的公務員資格考試。考試一般在報名次月進行。考試分為筆試和麵試。考試包括通用基礎知識和行政職業能力筆試、專業知識筆試和麵試。通用基礎知識考法律、政治、行政學、公文寫作與處理;專業知識由招考部門根據職位需要確定。麵試內容依據擬任工作的具體要求確定。

【漢語水平考試(HSK)】

漢語水平考試專門測試外國人、華僑、國內少數民族的漢語水平。從1990年起,每年舉辦3次(1月15日、6月15日、10月15日)。目前,國內在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北大)、天津(南開)、上海(複旦)、大連(大連外國語學院)等城市,國外在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建立了HSK 考點。凡考試成績達標者,由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相應的HSK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