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代還沒有“中國人民”這個詞,當時“中國”、“人民”隻是單獨使用,而且詞義有同於今天。“中國”本意是指京城,《詩經》雲:“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也指中原地區。“人民”是個複合詞,因為“人”與“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說文解字》上說:“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民,眾萌也”。那麼,“中國人民”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最小語言單位,是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呢?查了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找到了它的最早出處,文中有一句說山西、山東、江南、塞北所出的特產,“皆中國人民所喜愛”,這裏的“中國人民”一詞雖與先秦時期的意義並無大差別。但因為它第一次將二者聯在一起,構成偏正詞組,所以說是司馬遷最早創造了這一詞彙。
【“七十三”?“八十四”】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能過七十三,難過八十四”,這種說法,使一些老年人產生思想負擔,把73歲和84歲當成兩道“難關”。 這種說法怎麼來的?據記載,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孔子被尊稱為至聖先師,孟子被尊為亞聖。一些人認為,聖賢之人在這個歲數上都死了,一般人就很難超過。所以慢慢就形成了上麵那種說法。時間長了人們忘了它的由來,便認為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關口”或“門檻”。其實,知道了原由,就自然會覺得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根據的了。
【“三腳貓”的出典】
“三腳貓”舊指武藝不精的江湖藝人。現在泛指樣樣都通而樣樣都不精者。關於“三腳貓”的出典,解放前的《上海俗語圖解》是這樣解釋的:清末,十六鋪是上海主要碼頭和鬧市區,船舶泊岸時就把鐵錨擱在岸上,進出上海的船用錨大多是三隻腳的,所以稱之“三腳錨”。據講有位藝人為了顯示自己的武功常順手操起鐵錨舞弄。一隻鐵錨足有五六十斤重,看客既不相信這位藝人的功夫,又不敢當麵指責他,所以這位藝人走後觀眾即上前試試這錨的份量,但是誰也無法如藝人般自如舞動此錨,於是人們把武藝不佳者NFEE3為“三腳錨”,以後又轉讀為“三腳貓”。 另有人認為“三隻貓”俗語應出自貓。貓是捕鼠能手,其捕鼠本領之大可稱天下之最,其叫聲為“妙妙”。舊社會上海街頭賣藝人很多,他們大多一邊袒胸露乳,用手掌拍著自己的胸脯,一邊又大聲吼道“妙呀,妙呀”,活像一隻“妙妙”的貓。但是江湖藝人的武藝實在不佳,猶如被斷了一腳而隻剩三腳的貓,其“妙妙”之聲再叫得凶,大概也捕不了鼠。所以人們把江湖藝人叫作“三腳貓”。
【“炒魷魚”的由來】
由於開放改革在先,粵語的地位不斷被提高,被承認。“炒魷魚”,這個詞被推廣就是一例。 “吃在廣州”。廣州人愛吃炒魷魚,炒魷魚是一道待客的好菜。炒得好的魷魚,一個個呈卷簡狀。舊社會,被老板解雇的店員、職工、隻能卷鋪蓋回家另謀出路。卷鋪蓋與炒魷魚十分相似。於是“開除”、“解雇”便被人們稱作“炒魷魚”。
【“兩麵派”的來曆】
元朝末年,元軍和朱元璋領導的義軍在黃河北展開拉鋸戰。老百姓苦不堪言。誰來了都要歡迎,都要在門板上貼上紅紅綠綠的歡迎標語,來的勤換得也快,豫北懷慶府人想出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用一塊薄薄的木板,一麵寫著歡迎元軍“保境安民”,另一麵寫“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哪方來了,就翻出歡迎哪方的標語,既省錢又方便。現在常說的人兩麵派”就是從懷慶府“兩麵牌”演變而來。
【“抬轎子”小考】
先使用“抬轎子”這一俗語的,是賭徒。本世紀初印行的《上海俗語大辭典》記載:“賭博時,數人串合,局騙他人資財者,曰抬轎子,受騙者曰坐轎子。”於是“抬轎子”由原來的一種民間職業,去其本義而成為賭博騙術。至當代,“抬轎子”則被泛喻人際關係中互相吹捧、互相利用的惡習。
【“眼中釘”出典】
現在人們把最憎惡的人視為“眼中釘”,曆史上第一個被人民看做眼中釘的人是五代時後唐的趙在禮。趙在唐明宗時作宋州節度使,他貪贓枉法,索取資財,以至“積資巨萬”。百姓受盡壓迫,非常憎恨他。所以當他被罷免離任時,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老百姓把趙的罷免看做是拔去了眼中釘,高興得相互祝賀。可不久,他又受詔移鎮永興,於是在他管轄範圍內又多了一項稅——“拔釘錢”,按人口,每人一千。後晉滅亡後,趙受到契丹士兵的戲辱,並被掠盡資財。他一氣之下,半夜裏上吊自殺了。
【“海外赤子”的由來】
“海外赤子”,現已成為我國旅居海外同胞的一個美稱。那麼,“海外赤子”一語是怎樣來的呢? “赤子”一詞本指嬰兒。《尚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具康”。《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離婁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一詞還引申為子民百姓。最早見於《漢書?龔遂傳》“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 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殿試射箭比賽。大臣們勸道:“人們張弓挾矢立在殿前,距離您這麼近,萬一有狂妄無知的人暗中發射,您沒有防備,可對社稷極為不利呀!”唐太宗說:“王者視四海為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衛之士亦加猜忌乎!”意思是說,我把四海之內的人都看成是赤子,真心相待,哪能對宮中值宿的警衛都不信任呢?據此,後人便從中引出“海內赤子”一語。而“海外赤子”,則是從“海內赤子”轉換而來的。後來被海外僑胞用以表達他們熱愛祖國、向往祖國的赤誠之心。
【“小康”】
“小康”一詞,古代共有三種解釋。一、早在西周時候,小康一詞即己出現。《詩經》上的《大雅?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這裏,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二、儒家把比“大同”理想較低級的一種社會稱作小康。三、指家庭經濟比較寬裕,如宋人洪邁所著《夷堅誌》卷一就有“(劉)庠……久困於窮,冀以小康”的話。
【“明鏡高懸”由來】
據晉代學者葛洪《西京雜記》載: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劉邦進入秦都鹹陽宮裏,看到無數珍寶奇物,其中有一塊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裏有明。人直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胃腸五贓;人有疾病在內,則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因為此鏡出於秦地,故稱秦鏡。又因為此鏡功能奇特,故人們便用秦鏡來比喻官吏清明,善於斷獄。後來,不論是清官、貪官,還是糊塗官,為了標榜自己公正嚴明,就都在公堂上掛起了“秦鏡高懸”的匾額。後來“秦鏡高懸”逐漸演變為更為通俗的“明鏡高懸”。
【“舉案齊眉”新解】
漢代孟光梁鴻夫婦恩愛的故事,曆來傳為美談。然而用現代眼光來看,此中大有鼓吹“女性臣服”以及大男子主義的意味。《後漢書》載:“梁鴻與妻隱居霸陵山中,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案”為古木宛字,即現在盛飯的食具。在獨尊儒術的漢代,上下、君臣、夫婦之禮已很嚴格,夫妻間早已不平等。做丈夫的端坐席前,接過妻子高高奉上的飯碗,心安理得。曆代封建統治者常以“舉案齊眉”的典故作為婦女遵循“禮教”克盡“婦道”的榜樣。無怪乎在《西廂記》裏,主動以詩約會張生和鶯鶯被紅娘打趣為“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鴻案”,蓋以女性“反客為主”之故也。 元雜劇《舉案齊眉》裏這個典故別有新意。孟光接過嬤嬤送來的飯,對嬤嬤說:“我與你說話,恐怕唾津兒噴在茶飯裏,有失敬夫主之禮。我高高的舉案齊眉,先著俺秀才食用者。”這裏已注入了講究衛生的內容。孟光是怕自己說話時唾沫噴在飯裏,才舉案齊眉的,並非“不敢於鴻前仰視”。此劇作者佚名,但從中可看出作者具有一定的衛生知識,盡管對衛生的注意還是被“禮教”所掩沒了。
【“開卷有益”出典】
宋太宗趙光義命李窻等編了一部書,全書共1000卷,搜集和摘錄了1600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是一部頗有參考價值的書。這部書,是在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完成的,因此原定書名叫《太平編類》。宋太宗對這部書很重視,編成之後,曾親自看了一遍。他自己規定,每天至少要看二三卷。一年之內,就全部看完了,所以這部書後來叫《太平禦覽》。當時有人認為,皇帝在處理國家大事之外,每天還要閱覽這部大書,未免辛苦,便勸他少看一些,也不一定每天都看,應注意休息。宋太宗說:“朕性喜讀書,頗得其趣,開卷有益,豈徒然也。”“開卷有益”,意思說:隻要能和書本接觸,總是有益的。
【“落英繽紛”新解】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首段寫桃花源奇麗的景色,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個對偶句最為優美動人,各注家對“落英繽紛”的注釋是:“落花滿地都是。繽紛,雜亂的樣子。”依此注:“落英繽紛”描寫的隻能是“流水落花春去也”的零落、殘亂的情景,顯然與文章主旨相抵牾。 “落”這個詞,古漢語有“下降”、“脫落”和“開始”三義,如李白《望廬山瀑布》“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落”,是降下的意思。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落花時節又逢君”中的“落”,是脫落的意思。“落”的這兩個古義,現代漢語依然沿用。而“落”的另一古義“開始”(見於《爾雅?釋詁》和《康熙字典》),現代漢語隻用於“落成”(開始建成)。而不用於花卉的開放了。“落”取“始”義,“繽紛”取“繁盛貌”,“落英繽紛”謂初開的桃花很繁豔。這才與上句相諧,構成一幅春意盎然令人陶醉的畫麵,而與文章主旨渾然契合。
【“新婚燕爾”的變化】
“新婚燕爾”這一成語,本出自《詩經?邶風?穀風》中“宴爾新昏(婚)”一句,這裏“燕”與“宴”在古漢語中是通假字。都是安樂的意思,因此“新婚燕爾”也可寫作“新婚宴爾”,或“宴(燕)爾新婚”。不過,出於賀者祝新婚夫婦如燕子比翼而飛的心願,如今人們多將這成語中的“宴”寫作“燕”。對於這成語“燕”與“宴”的通假,稍有古漢語知識的人都知道,沒有新說異議。 問題在“新婚燕爾”這成語意義的古今變化。《詩經?邶風?穀風》是一首被丈夫遺棄婦女的怨歌,所說的“新婚”是指另尋新歡丈夫的再次結婚,其涵義與初娶的“舊婚”相對。“新婚”這詞的本義,與古詩“上山采蘼蕪”、杜甫《佳人》詩,以及白居易《新樂府?母別子》中所說的一“新人”相似;“新人”不是指初娶之妻,而是新娶之婦。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隨著社會生活發展變化,從曆史上看,“新婚燕爾”這成語的本義,至遲在宋代已有了變化,用它來指初娶。為此,南宋學者洪邁在其所著的《容齋隨筆》卷八“談叢失實”中,指責“今人乃以初娶為宴爾,非惟於詩意不合,且又再娶事。豈堪用也”。盡管這位先生批評他人用“新婚燕爾”乖離本義,但是大家都用它來指初娶的“失實”,還是沿著曆史長河一直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