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春季起居養生宜與忌2(3 / 3)

春季防寒宜捂

我國有句“春捂秋凍”的古諺。“春捂”是指春天減衣服不要過早或過多,防止氣溫降低而引起疾病。穿衣戴帽固然要講究美觀舒適,但更不能忽略了方法的科學性。早春二月,乍暖還寒時,如果過早地脫掉冬裝換春裝,則容易上老天爺的當。因為春天的氣候變化無常,人體體表組織的調節機能還不能對驟然變化的冷熱刺激作出迅速反應,使人容易著涼感冒,加之春天是多種傳染病的好發季節,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就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初春之際不要過早地脫去冬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春捂也不能過度,當氣候轉暖後,衣著仍然過厚,使人動輒淌汗,易使體內的體溫調節發生紊亂,從而容易引起疾病的發生。如果出汗後才匆匆地減少衣服,就很容易引起感冒。總而言之,衣著不僅需要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還要根據人的生理特點、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生活環境和職業特點等不同,加以區別對待。

陽光明媚的春天,白天氣候溫暖,然而到了傍晚,常常又似冬日一樣嚴寒。今天是春風浩蕩,明天則又會寒風襲人。因此,人們在日常起居中要注意春天裏有冬天。對於腦血管病患者來說,其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峰都在每年的1~3月份,尤其是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居多,這與日平均氣溫、氣壓、相對濕度的變化密切相關。1~3月份裏,0℃的氣溫頻頻出現,相對濕度常常低於20%,氣壓高,空氣幹燥,體表蒸發快,體內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流速減慢,加上血管收縮的時間相對延長,故容易誘發腦血管疾病。

在寒冷的室內靜坐不動會使老年人的血壓明顯升高,並可能誘發心髒病、心肌梗死。因為老年人體內產熱的本領較低,且循環係統的功能較差,故容易受倒春寒的影響。早春寒冷、幹燥的氣候還會直接影響到呼吸道黏膜的防禦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會下降,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會乘虛而入,特別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容易發生和流行。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紅熱、氣管炎、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在春季也遠遠高於其他季節。

春季溫暖多風,天氣忽冷忽熱,不要急於脫掉棉衣,免得遇上刮風下雨,身體突然著涼而患疾病。這是符合人體生理機能的,並對皮膚的耐寒耐熱鍛煉有著積極的意義。特別是體質虛弱的老人,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對防病健身是很有益處的。為了預防倒春寒的威脅,春季一定要注意手、臉、口、鼻部位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特別敏感,老年人切莫久坐不動,可在室內經常活動或到室外參加各種適當的健身運動。

春季鞋襪宜適腳

春季,鞋很重要,保護好腳,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春季的鞋有以下保健要求:

(1)保暖防寒。春季氣候忽暖忽冷,且多風寒,春季的鞋仍要保暖性好的。

(2)透氣防濕。春季陽氣升發,肝氣盛,經過一個冬季閉藏的陽氣也要外越,因此,春天的鞋應有透氣性能好的特點,否則氣不外泄,閉在鞋內,對肝膽之疏泄有礙,會引起心煩、眩暈之症。

(3)鞋幫鞋底宜軟不宜硬,硬則易傷腳,過軟同樣傷腳,彈簧鞋底宜厚而軟,有利於保養腳。

(4)鞋要寬鬆些,穿著才會感到舒適,否則不便走路。但也不要過於寬鬆,影響走路。因此鞋的大小,要適合腳的大小肥瘦,要穿得舒適。

(5)老人的鞋要穿脫方便,不要穿結帶鞋,宜著穿脫方便大圓口的鞋。

(6)腿腳不便者不能穿鞋底光滑的鞋,否則容易滑倒,尤其患心髒病、高血壓、低血壓等病的老人,更應特別注意,應穿防滑性能好的鞋。

(7)老年婦女不宜穿高跟鞋,應穿平底防滑性能好的鞋,防止扭傷腳踝,跌跤而致骨折。

襪子直接包裹腳的皮膚,襪子的質量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腳的健康。襪的保健要求有如下幾點:一要保暖,春季氣溫雖然在提高,但仍然很低,因此春分前還是要穿能暖腳的襪子,這有利於血脈的暢通,尤其患有關節炎的人、體弱的老人,都要保暖以抗風寒。二要養腳,有些襪子會引起皮膚過敏,發生瘙癢,使人心煩;也有些襪子穿上後會有股臭味,使人難以忍受。因此,選用襪子時要選用純棉的,既穿得舒服,又能養腳。

春寒宜戴帽子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對帽子有以下幾點要求:

1.避風防寒

頭部如受到風寒侵襲,則會損傷腦子,如受風寒而遭損傷,就會發病。老人氣血虧虛,更不宜讓頭受風寒侵襲。春季多風多寒,尤其需要注意。戴帽子是防風寒侵腦的方法之一。而春季戴帽要注意天暖之時能夠不脫下則不脫下,如果要脫下,也不宜在出汗時脫下,因為此時最易感受風寒。

2.選好帽子

春季戴帽子要防風寒侵襲,但畢竟是陽氣升發的春天了,就不宜戴冬天那樣保暖性最強的帽子,選用毛畢嘰或華達呢的帽子,這類帽子輕便,能保暖,可擋風。老人戴柔軟性的帽子,這對保護腦有好處。尤其是帽內的皮革不能硬,硬了不僅戴得不舒服,而且容易擦傷發際下的皮膚,剪短發或理光頭的老人,對此就要留心在意。戴帽要注意寬鬆度,以免妨礙腦部血液循環,引起腦子周圍皮膚暫時缺血缺氧。此外,還要注意帽子宜淺不宜深,前額後頸以發際為度,不可戴到眉上,否則,在心理上就會產生壓抑感。帽子的顏色要適合春冷的特點,並注意與衣服的顏色相協調,給人以美感,使人心喜神怡。

春季宜護膚

初春天氣多風,乍寒乍暖,人的皮膚變得幹燥、粗糙,甚至脫皮、長小疙瘩,或呈苔癬樣變等,影響美容。因為春季陽光中的紫外線含量高,同時,人體對紫外線的敏感性在春季也最強;春季空氣的潮濕程度和氣溫的高低變化都較大,要想使皮膚適應季節的變化,護膚用品也要因時而異。氣溫較高較幹燥的日子,皮膚表麵油脂分泌旺盛宜用含水量較多的乳液;氣溫低、風大的天氣則應塗抹一些油脂量較多的脂類護膚品,當然還要注意化妝品要與皮膚的類型相配。

青年人麵部的粉刺雖然四季可以發生,但在春天有加重的趨勢。因此,易患粉刺的青年人在春天中應盡量保持精神舒暢和大便通暢,戒煙忌酒,並注意麵部清潔,用洗麵奶洗臉去汙,以清除堵塞毛孔的垢漬。切忌用不潔的手指去擠壓粉刺,以免引起感染。

春天護膚要注意皮膚的清潔,每日至少要洗臉3次,選用刺激性較小及香料含量少的香皂、用溫水徹底清洗,洗臉後可使用有殺菌作用的護膚品。此外,常沐浴對皮膚的保養也十分有利,入浴時要徹底清洗膝蓋與肘部等關節,浴後按摩臉部及四肢,可令皮膚潤滑。女性在就寢前應把臉上的化妝品完全洗掉,然後抹擦優質營養霜,或以油性的麵霜按摩,剩下的油脂最好擦淨。年輕的女性最好常使用化妝水,抹擦皮膚。

春天護膚注意飲食調節。要有細嫩美觀的肌膚,首先就要保持肌膚良好營養狀態。避免過量食用高脂類、澱粉類、糖類等食品以及蔥、蒜、辣椒等刺激性調味品,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類的食物,例如綠色蔬菜、水果、豆類及豆製品、瘦肉、動物肝腎等,同時宜食用植物油。這些食物中的維生素可促進皮膚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環,調節激素正常分泌,潤滑皮膚。海藻類含有豐富的鈣離子,食之效果不錯。維生素K是製造鈣離子的要素,由於大多含在黃綠色蔬菜及海藻類(特別是深綠色部分)中,不必特別進食即可獲得。瓜果類以黃瓜、番茄、檸檬等為最佳品。葷食以牛奶、酸乳酪、蛋白、蛋黃等為佳品,它們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是最佳的皮膚營養劑。蛋白能夠祛除細小皺紋,對油性皮膚最為適合。牛奶適合皮膚較弱的人,易被吸收。食物的攝取應以多方麵的食材為佳,不要偏食,以免發生營養不良,但暴食暴飲不僅有損胃腸,對皮膚也同時有害。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辣椒等應避免食用。對於一些可能誘導春季皮炎的光感性物質,如泥螺、薺菜、油菜、菠菜、馬蘭頭、萵苣、無花果等則應少吃或不吃。

春天護膚還要注意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不要時常熬夜,保持輕鬆愉快的心境。隻有重視對皮膚的保養,在最易出現問題的春季,才能使皮膚保持健康,猶如春天一般燦爛而美麗。睡眠和皮膚有著密切的關係,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睡眠不足會引起皮膚過敏症。年輕時開夜車不會有太多的不適感,隨著年齡增加,如果睡眠不足,肌膚的光彩就會消失,皺紋也更加明顯。如果一宵酣眠,翌晨便會覺得皮膚特別有光澤,精神煥發。有人稱零時前的睡眠為“黃金之眠”,對全身疲勞的消除最為有效。除非萬不得已,最好在零時以前就寢,零時前睡眠1小時相當於零時後2小時的效果。

春天護膚要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經常做一點麵部按摩則有助於護膚,具體方法是五指並攏,緊貼麵部,輕輕上下抹動,按摩額、顴、外側肌膚以及鼻、耳部,持續3~5分鍾,以促進麵部肌膚的血液循環,可以起到護膚美容的功效。此外,還可適當進行麵部蒸汽浴。如進行頭部蒸汽浴,可將頭發用三角巾紮住,麵部用清潔霜洗幹淨;然後將某些抗過敏的藥物如當歸、細辛、菊花、防風、蟬衣、薄荷等,按比例放入盛水的器皿中煮開,將湯汁濾出,倒入碗內,把頭俯在碗上方,用長毛巾蒙住頭和碗,讓蒸汽熏蒸臉部,持續10~15分鍾,最後用溫水和洗麵奶洗臉,再用清水洗幹淨。

春季護膚要落實在日常起居中,平時洗臉不要用太熱的水,也不要用堿性肥皂,所用的毛巾要柔軟,不宜用粗糙的毛巾使勁擦臉。此外,不要使用含光感物質較多的化妝品,如香料、純淨度不夠的凡士林等。謹防一次性曬太陽過多,春遊時不妨戴上寬邊的防護帽或使用太陽傘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