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花卉有益於身心健康,天竺葵的芬芳,有鎮靜、消除疲勞、促進睡眠的作用;茉莉花香能解氣理鬱,使人心情舒暢;荷花、玫瑰的清香,可預防冠心病發作;梔子花的香氣能清肝利膽;丁香花的香氣能淨化空氣,殺滅細菌。養花種花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怡神暢誌,對養生健身有利。春季可養梔子花、丁香花或月季花,也可養仙人掌、仙人球等。
香花既可調節人的緊張神經,消除疲勞,使人身心愉快,又有殺菌消毒之功能,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一是香味可以催眠,消除不安情緒,能克服工作過度而致的早醒,效果卓著;二是香味可降壓,一些高血壓病人聞到芳香後,血壓便可下降;三是香氣治病,因為在花木周圍空氣裏的負離子積蓄較多,有15種疾病用鮮花香氣治療有顯著療效,如心血管疾病、哮喘、高血壓、肝硬化、痢疾、白喉、流感、失眠和神經官能症等。這是由於花卉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具有殺菌和興奮神經中樞功能的效果,並對不少疾病有鎮靜、止痛、平喘和催眠的功能。
花香能幫助人們全身放鬆、精神輕鬆愉快。辦公桌上擺瓶鮮花,人們嗅到花香,能振奮精神,工作效率倍增。身處在花香、秀麗、雅靜的環境中,可使人增強聽覺、視覺和思想的靈活性。在孩子睡房裏隻要用上點茉莉花香,孩子晚上就會安靜入睡。廚房裏有了花香,擦洗工作就會不單調、活幹得輕鬆。客廳裏有檸檬香味,使人精神煥發。浴室裏有菊花香,能消除人一天裏的疲勞。成人睡房裏若用點玫瑰香,則使人心情喜悅。
陽春三月宜春遊
曆代養生家多提倡遠足郊遊。在人們跋山涉水之時,不僅觀賞了大自然的奇妙風景,領略了美好的環境,同時也活動了身體筋骨關節,鍛煉了旅行者的體魄。使人氣血流通,利關節而養筋骨,暢神誌而益五髒。對於中老年體弱者,應隻求慢步消遣,不必求快求遠,可緩步而行,時輟時行;對體胖者,旅行是減輕過重的體重的好方法。運動腳趾也像運動手指一樣有助於大腦健康,腳掌甚至被認為是人體的“第二心髒”。腳趾活動的減少已成了腰痛等文明病的病因,因此要保持身體健康,就應多遠足郊遊,在遊覽期間病體可為之一輕。
春遊可以使人呼吸郊外的新鮮空氣,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郊外的樹木花草可以揮發出有益人體健康的萜烯類氣態物質;郊外的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吸入人體後能調節中樞神經活動,加強心髒收縮功能,促進血液循壞,提高免疫力。郊外的陽光充足,也有助於防病強身。到附近的公園或名山勝景一遊,踏青春遊,觀賞秀麗的花姿,樂聞解凍後的山泉絕唱,喜聽鳥兒婉轉悅耳的歌聲,領略嬉鬧枝頭的杏花風彩,綽約多姿的芳草,接受大自然饋贈的美的享受,就足以解除人心中的鬱悶。大自然一派蓬勃的生機,昂揚的朝氣,能掃除心頭的煩躁,使人歡欣鼓舞,改善由於氣候變化所引起的氣機紊亂狀態,人的心理活動自然也得到充分調節,對養生健身大有好處。
郊外漫遊是一種有益於身心的綜合運動,運動身體,流通氣血,欣賞自然美景,調劑精神,呼吸新鮮空氣,清醒頭腦,沐浴陽光,增進健康。旅遊活動鍛煉了肌肉、骨骼,鬆弛了緊張的情緒,開闊了眼界,呼吸了新鮮空氣,新鮮空氣主要是指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多。研究表明,負氧離子含量小於每立方厘米25個,人就會頭痛、惡心、暈眩、疲勞;而大於每立方厘米1萬個,人就會因代謝活躍,心情舒暢、精力充沛、睡眠良好、食欲增加;若大於每立方厘米10萬個以上,就可用來治病、健身、增壽。當人們投身於大自然,深山密林,江河湖海,溪泉潭瀑,田園花草,將會使人耳目一新,從而陶冶性情,有益健康。
春遊忌忽視安全
旅遊要考慮到季節,春季天地氣清,萬物以榮,春芽初萌,自然生發之氣始生,逢春季應順應自然之生機,踏青便是一項有益活動。要根據人的氣質不同選擇旅遊項目,一般地講,多血質者應去名山大川,直抒胸懷;膽汁質者則遊亭台樓榭,靜靜心境;抑鬱質和黏液質則應以觀今古奇觀和起落較大的險景勝地為上,改變抑鬱多愁之心境,這樣因人而異,更能起到理想的效果。還要提高文化和鑒賞水平,如果文化素養和鑒賞水平太差會直接破壞旅遊興致。很多古代文化中的奧秘,隻有深入其中,才能體會其絕妙。遊風景名勝,從某種角度說,是在看一部曆史。鑒賞水平提高了,就能深諳風景名勝的內在美,從而使旅遊獲得最佳的養生效果。此外,要特別注意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老年人緩步春遊還可以使腰腿部肌肉和骨骼得到鍛煉,但老年人春遊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選擇好的天氣
春遊前要了解天氣預報,預知風雨、氣溫等信息,以便及時添加衣物,適應天氣變化。
2.注意安全防意外
路滑之處,陡峭之路,最好不去,如果要去,也不能大意,小心留神,防止滑倒。老年人反應比較遲鈍,舉止不夠靈活,遊覽時宜選擇平坦大路走,腳步要均勻,不宜時快時慢,落地重心要穩,以防止跌倒。高齡老人春遊要配備手杖,以保安全。乘車時應盡量選擇中間位置及舒適的座位,必要時可加一層軟棉墊,以防止暈車發生。
3.在外就餐要注意衛生
出外春遊時飲食和飲水衛生不能忘,以防病從口入。患有冠心病和氣管炎的老年人忌食生冷,以免誘發心絞痛和加重氣管炎的病情。此外,還要防止暴飲暴食,對美味佳肴和風味小吃不能來者不拒,應當有所節製,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
4.衣著鞋帽要適當
春遊之際,乍暖還寒,氣候變化較大,要帶足衣物,及時穿衣脫衣,以防感冒。衣著應寬鬆合體,鞋襪大小要合適,鞋帶不要係得太緊,以免引起腳趾擠壓傷和腳底麻木酸痛。
5.春遊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與青年人相比,在體力和耐力方麵均占下風,因此要量力而行,春遊之時不能樂而忘返,造成過度疲勞,如果出現心悸、乏力多汗、頭暈眼花等症狀,應盡早休息,切忌勉強。
6.需防植物花粉過敏
郊外的一些植物和空氣中的花粉可以使過敏體質的人出現蕁麻疹、嘔吐、腹瀉、喉部充血水腫、胸悶、呼吸困難、窒息等症狀,故有過敏史者應避免接觸易引起過敏的植物和花粉,也可事先服用抗過敏的藥物,如撲爾敏等,以防止過敏的發生。
7.備好必需的藥品
對於患有高血壓、心髒病、氣管炎、胃痛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來說,可因春遊時的生活規律和環境改變而發生病情波動,故應帶好常用藥物,最好再準備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藥,以防不測。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不能中斷服藥,以免舊病複發或病情加重。
8.老年人不要單獨去春遊
老人春遊,不宜一人單獨出去,應有人作伴,以免發生意外。
春遊忌遇伯氏螺旋體和蜱
春暖花開時,去郊外草地遊玩、休憩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在遊玩的同時,別忘了提防萊姆病。
何為萊姆病,又該如何預防?萊姆病是由伯氏螺旋體引起,由蜱(俗稱草爬子)傳播的一種慢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因1977年首次發現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萊姆鎮而得名。如今,該病分布於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自1986年在黑龍江省林海縣首次發現萊姆病後,陸續在吉林、遼寧、內蒙古等21個省市區都有發現。其主要表現為皮膚、神經係統等多髒器的受損,且病程長、病死率較高。
萊姆病主要通過帶有伯氏螺旋體的嗜血硬蜱的叮咬而感染,其潛伏期較長。早期表現為局部皮膚受損和慢性遊走性紅斑,皮疹多發於肢體近端及軀幹。開始為紅色的斑疹或略高出皮膚的丘疹,繼而逐漸擴大成環形,中心部位可有硬結、水皰或壞死。同時,可伴有全身不適、乏力、頭痛、發熱、淋巴結腫大等症狀。這些症狀出現數周或數月後,可出現神經係統、循環係統、運動係統的病症,如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頸強直、麵神經麻痹、心動過速、關節腫脹、活動受限等。
萊姆病的發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地域性,它多發生在林木茂密的地區,丘陵和平原地區少見;同時,它的流行也與氣候條件緊密相關,多發生於溫暖的春夏季。一般在4月份開始出現,5月份明顯增多,6月份達到高峰,而這些季節正是旅遊旺季。人們到郊外林木茂密的地區遊玩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被蜱叮咬。預防方法主要是做好個人的防護。如進入林區、草地時,應穿長袖、長褲衣服,著長襪和高幫旅遊鞋,最好將袖、褲口紮緊;宜快走而勿停留,不要坐或躺在林區草地上休息,也不要把衣服放在草地上;旅遊歸來要立即洗澡、換衣服。在林區遊玩2~4小時,應全麵檢查衣服和體表,若發現蜱叮咬肌體,可輕輕搖動使其自然脫落或輕輕拔出,叮咬處傷口用碘酒和酒精消毒。若發現身上有蜱叮咬的傷痕或紅斑,應及時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