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春季休閑養生宜與忌(3 / 3)

宜用閑聊解春困

白居易說,“閑談勝服藥”。閑聊時可以相互傾訴心曲,思想與情感都得到交流,因而心神愉快,體內氣血和暢,有助於養生健身。閑聊既可消除春困,又可活躍精神。閑聊時間一般以不超過1小時為好,以免耗神散氣。閑聊時,腦、口、耳、目並用,有時還要加上手勢,這便是一種活動。勤用腦可減少褐色素的積累,而褐色素的積累會使腦細胞退化。老人聊天,除了增添樂趣外,還能擴大視野,增長知識,不斷汲取精神營養。所以,閑聊有益老人身心健康,應大力提倡。

老人閑聊能使人思維活躍,推遲大腦的衰老,於健康有益。而現代都市中的高層住宅越來越多,在很大程度上限製了老年人的活動範圍,串門閑聊、聚會娛樂沒有低層樓房和平房那麼便利。久之,老人們之間的交往機會就自動減少了,這是不利於老年人心理需求的。若不能及時地滿足老年人的情感交流的需要,老年人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孤獨感,因此住在高層住宅裏的老人可根據新住宅的布局,聯絡新朋友,經常串門聊天。也可有計劃地結伴外出旅遊,或進行體育鍛煉、垂釣、對弈、讀書、寫字,以豐富自己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人總不能處處事事順心如意。每當在不愉快時,可通過聊天解除一時的不快,擺脫激動、憤怒、委屈、抑鬱、疑慮等情緒,這對老年人健康尤為重要。老年人怕孤獨,聊天可增加接觸更多人的機會,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從而經常保持舒暢的心情。選擇交談夥伴時,不僅要有同代人,還要多接觸一些中青年人。如經常和孩子們逗逗樂,更會使老年人產生童心未泯的良好感覺。

春宜放風箏

春天放風箏是一種高雅的休閑娛樂活動,樂情怡性,值得提倡。每當春回大地、暖風吹拂之時,人們帶著自己製作的各種各樣的風箏,到曠野去放飛,眼看著它隨風扶搖直上,在藍天白雲間自由翱翔,或翩翩飛舞,或追雲逐鳥,放風箏人的心也會一齊隨風箏飄上藍天,駕著白雲,俯視這回春大地,看那紅的花、綠的草、青的山、廣闊的田野、綿長發光的江河……的確是一件悅目賞心、樂而忘憂、趣而忘返、神情陶然的樂事。放風箏在我國曆史悠久,《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酷愛放風箏,所著《南鷂北鳶考工誌》為風箏專著,流傳海內外。

放風箏時,通過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動,還可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強身健體的目的。放風箏最好安排在風和日暖,天氣晴朗的下午,以體力勿過累,微出熱汗為原則。放風箏集愉神情、動形體、暢氣血、練視力於一體。而製作風箏的審美、操作過程,又具有轉移心誌之效。對神情抑鬱、視力減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勞諸證,均有祛病養生的作用。

放風箏的養生作用在古籍中早就有記載。宋代的《續博物誌》一書中寫道:“春回放鳶,引線而上,令人張口仰視,可泄內熱。”因為在漫長的隆冬季節,人們長久蟄居室內很少活動,內熱積聚,氣血鬱結,極需充足的日光和新鮮的空氣沐浴滌蕩,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加強肺髒呼吸容量。而放飛風箏時,在空曠的地方引頸遠眺,極目雲天,伴以徐行疾步,吐故納新,活動周身關節,從而起到了清除“內熱”的作用。

放風箏多選在近郊及空曠的廣場。郊野的寬闊,空氣的清新,環境的幽靜,還有草地、樹木及莊稼,頓時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風箏淩風而起,放風箏者凝神注視著風箏的起落飄移,時而拉線奔走,時而昂首仰天,極目遠望,既鍛煉了身體,又振奮了精神。放風箏對保持視力有積極的作用,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中說:“兒童放風箏,最能清目。”青少年長期伏案學習,容易引起視力疲勞和近視,而課餘之際常放風箏,不僅能迅速解除視覺疲勞,還能起預防和減輕近視程度的作用。成年人放風箏也可增強體質、調節情緒、調和氣血、解除眼肌疲勞。患有高血壓、神經衰弱、近視眼、疲勞症、精神抑鬱等病症的人,都可以參加這項活動。

放風箏時,迎天順氣,拉線凝神,可以忘我,心境自然清靜。在寬闊的廣場、郊野,沐浴著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仰望藍天凝神專注,時而緩步而行,時而跑步而隨,緩急相間,有張有弛,張弛有度;清風徐來,嬉戲玩樂,任何憂慮煩惱之事,早已置之度外,實在是爽神練體,外樂目神,內娛心誌,故能“隨風送病”,自覺“百病皆去”也。

放風箏有禁忌

放風箏雖說是件歡樂開懷的美事,但它也是中老年人“頸性眩暈”發病的誘因。在放或看風箏時,頭部長時間仰視,頸部過度後仰,使椎動脈受壓、痙攣的情況加重,產生腦部供血、供氧不足,而出現眩暈、站立不穩或發生嘔吐等症狀,嚴重者還會發生耳鳴、耳聾、視物不清或神誌不清。所以,中老年人在放風箏時,要注意頸部保健,頭頸不要長時間後仰,而應該後仰與平仰交替,以平視為主。特別是年歲較大,或者患有嚴重頸椎病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防護,放飛風箏最好二三人一起,盡量找一平坦的地方放飛,以防“頸性眩暈”的發生。

春風得意宜沐森林浴

春天到了,走,到森林裏去“泡泡”森林浴吧!森林中樹木散發出來的芳香空氣,具有殺菌作用。有研究報道,如果把新鮮的樺樹或櫟樹的葉子切開,在那裏注入結核菌或大腸菌,幾分鍾以後,這些病菌就會全部死亡。因此當你在享受森林浴時,森林中含有多種藥理作用的樹木花草,會不停地散發各自含有藥理作用的微粒流,這些比其他地方濃度高的微粒流完全可以通過口鼻、皮膚進入人體而到達全身,培養人體的正氣,可以袪病抗邪。

森林浴的具體做法有哪些呢?

1.散步運動

當我們在步行時,各個關節會自動替自己“加油”,使各機能發揮它的功能,對身體的四肢及五髒六腑等都會自動協調,有韻律地活動著,尤其可以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

2.做體操

在森林中行走、做體操,可以舒展筋骨和肌肉,減緩骨胳的老化過程,從而使人長壽。

3.推拉運動

用手抓住樹木的某個部位,全身隨手臂的屈伸做來回運動,可用於治療腰痛,還能使頭、肩、背部得到舒展,消除疲勞。

4.閉目養神

在森林中閉目養神,忘掉周圍一切,在幽靜的環境中,使大腦極度放鬆,可調節人的自律神經係統,對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症等,極為有效。

5.腹式呼吸

深吸一口氣,在15~20秒內將氣緩慢全部呼出;用鼻呼吸10~20秒;暫停呼吸5秒鍾左右。將上述三個動作連續做10~15次,可以調和五髒六腑。

6.仰天長嘯

當你因各種原因引起憂愁、苦惱、焦慮、悲哀、精神抑鬱時,此時呼吸短促,氣鬱悶脹,你可以在森林中放開喉嚨,昂首挺胸,仰望天空,盡情地有節律地發出吼聲或呼叫聲,每間隔半至一分鍾吼叫一聲,連續10~20聲為一次,每日一次,頓時就會有精神振作、輕鬆愉快、心平氣和、胃口大開的作用。因為大吼大叫可以吸入大量的氧氣,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胸廓的舒張幅度,調節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可以達到健身治病的目的。

7.日光浴

森林中由於枯葉的作用,陽光疏密適中,人體能適當地受到紫外線照射,從而增強人的體質,是適合做日光浴的佳處。不致像在強烈陽光曝曬下那樣,造成皮膚灼傷。

春天正是享受森林浴的好時節!聽聽鳥語,聞聞花香,呼吸著森林中的新鮮空氣,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不但放鬆精神、消除疲勞,而且全身的經絡氣血也運行舒暢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