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八卦取名法易象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一”和“--”符號構成,以“一”表示陽,以“--”表示陰。《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並認為“乾”、“坤”
兩卦在八卦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本源。《周易》、《易傳》以及易象、八卦,在中國是很有影響力的學問和文化現象,從伏羲到孔子,再到曆代易學家,都對易象、八卦有鑽研。易象、八卦也深入到中國人的取名上來,因此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字都是取名應用率比較高,並具有一定穩定性的用字。
崇尚自然取名法辛苦的中國人在與大自然鬥爭中,培養了熱愛自然、崇拜自然的美好風尚,這種美好風尚也突出地反映在取名的學問方麵。崇尚自然的取名法,用字涉及的範圍極為廣泛,從日、月、星、辰的名稱,到各種山、川、河、水的名稱,到各種動物、植物的名稱,到春、夏、秋、冬的名稱,到各種自然現象的稱謂,都能夠用作取名用字。如江、大江、河、大河、川、大川、山、大山、嶽、嵩、湘、沔、漢、柏、楓、樺、桐、楠、竹、草、芳、芳香、春、夏、秋、冬、東、南、西、北、暉、朝暉、日、月、星、辰、石、蘭、蓮、梅、菊、洲、榮、鶴、燕等,舉不勝舉。
另外,還有陰陽五行取名法、天幹地支取名法、十二生肖取名法等,取名選用陰、陽、金、木、水、火、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等字。
生肖的來曆我國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幹支紀年法”,而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遊牧民族則以動物來紀年。《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日虎年。”另外,《宋史·吐蕃傳》中也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以後,在中原同少數民族的交往中,兩種紀年法相互融合形成現在的12生肖。正像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這種關於12生肖來曆的解釋,已經被許多人認可。
也有人認為生肖是由中東傳人中國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是郭沫若,他認為生肖是中東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製定的,它傳人中國的時間是在張騫出使西域之時。而十二生肖的記載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裏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將“午”與“馬”對應,這一記載證明十二生肖在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就已有了,因此可以證明生肖是於我國產生的古老文化。生肖外來說的觀點顯然與春秋時期的文獻記載相違背,無法立足。
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了十二生肖在春秋時期已存在。出土竹簡的《日書》甲種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其內容為占卜盜者相貌特征,其中記載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麵有黑焉……”據考證,睡虎地十一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前217),所以十二生肖的產生至少可以上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專家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關於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較完整的記載。
十二生肖的排序傳說一是民間傳說。傳說當年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鑽進鼻子,給趕跑了。其餘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於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後。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後麵。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麵。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後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但它卻體現了人們希望對十二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願望。
二是中國古代學者從古代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係。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時近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間的混沌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天開之後,接著要辟地。‘‘地辟於醜”,牛耕田,該是辟地之物,所以以醜屬牛。寅時是人出生之時,有生必有死,置人於死地莫過於猛虎,寅又有敬畏之義,所以寅屬虎。卯時,為日出之象,太陽本應離卦,離卦象火,內中所含陰爻,為太陽即月亮之精——玉兔,這樣,卯便屬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時正值群龍行雨的時節,辰自然就屬了龍。巳,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時,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魚兒得水一般。另外,巳時為上午,這時候蛇正歸洞,因此,巳屬蛇。午,下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陰氣正在萌生。馬這種動物,馳騁奔跑,四蹄騰空,但又不時踏地,騰空為陽,踏地為陰,馬在陰陽之間躍進,所以成了午的屬相。羊,午後吃草為最佳時辰,容易上膘,此時為未時,故未屬羊。未之後申時,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時辰,並且猴子喜歡在此時伸臂跳躍,故而猴配申。酉為月亮出現之時,月亮屬水,應著坎卦。坎卦,其上下陰爻,而中間的陽爻代表太陽金烏之精。因此,酉屬雞。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接著亥時到,天地間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狀態,如同果實包裹著果核那樣,亥時夜裏覆蓋著世間萬物。豬是隻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豬成了亥的屬相。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持此觀點。
三是按中國人信陰陽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的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後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後足五,奇偶同體,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一,其後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狗,五趾(奇);豬,四趾(偶)。持這種說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學者郎瑛在其基礎上進行了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陰陽當看足趾數目。鼠前是四爪,偶數為陰,後足五爪,奇數為陽。子時的前半部分為昨夜之陰,後半部分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征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偶數,屬陰,占了六項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六者均為奇數,屬陽,連同屬陽的鼠,占了另外六項地支。郎瑛的歸類法,是借洪巽的分類法,二者大同小少數民族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並不是漢族的專利,許多少數民族也使用十二生肖紀年,隻
不過所用的動物與漢族的有些不同而已,如:
桂西彝族的十二生肖是: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的十二生肖是: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川滇黔彝族的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海南黎族的十二生肖是:雞、狗、豬、鼠、牛、蟲、兔、龍、蛇、馬、羊、猴。
雲南傣族的十二生肖是:鼠、黃牛、虎、兔、大蛇、蛇、馬、山羊、猴、雞、狗、象。
廣西壯族的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蒙古族的十二生肖是: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新疆維吾爾族的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柯爾克孜族的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狸、雞、狗、豬。
十二生肖的守護神
鼠——千手觀音
虎——虛空藏菩薩
龍——普賢菩薩
馬——大勢至菩薩
猴——大日如來
狗——阿彌陀佛
牛——虛空藏菩薩
兔——文殊菩薩
蛇——普賢菩薩
羊——大日如來
雞——不動明王
豬——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