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
公元291—306年,晉統治集團內部,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顒、東海王越等八個諸侯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最高權力,發生了一連串的相互殘殺和戰爭,曆時十六年之久,曆史上稱為“八王之亂”。
皇後賈南風施計廢黜了太子,朝廷上下,群情激憤。公元300年,曾經在東宮任過職的右衛督司馬雅、常從督許超,就與殿中中郎士琦等一起策劃廢黜皇後,恢複太子的地位。因為右軍將軍趙王司馬倫掌握兵權,性情貪婪冒失,能夠借用他的力量完成此事。於是勸他廢黜皇後,司馬倫也接受了這個建議,並告訴了通事令史張林和省事張衡等人,讓他們在宮內接應。將要行事時,孫秀對司馬倫說:“太子聰明而剛愎凶猛,如果讓他回到東宮,一定不肯受別人的約束。您一直是賈皇後的人,路人皆知,今天即使為太子立下大功,太子也會說您隻是迫於百姓的願望,才反過來協助太子以求免受懲罰罷了,您即使忍氣吞聲不念舊怨,太子也一定不會真正感激您,如果出現一點小事,您還是不免被殺,不如拖延時間,這期間賈皇後一定會加害太子,那時您再出來廢黜皇後,為太子報仇,不僅免除了禍患,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滿足您的願望。”司馬倫認為很對。孫秀就派人挑撥離間,散布說殿中的人圖謀廢黜賈皇後,重立太子。賈皇後多次派宮女換上平民的衣服到民間探聽察看。聽到這些流言後非常害怕。司馬倫、孫秀就勸說賈謐等人盡快除掉太子,斷絕人們的希望。結果,賈南風就派人殺了太子。
太子死後,司馬倫和孫秀準備討伐賈後,約定4月初三半夜的時候,用鼓聲作信號。到了約定的時候,司馬倫假稱惠帝詔令,命令皇宮禁衛軍三部司馬說:“皇後與賈謐等人殺害朕的太子,現在派車騎將軍進宮廢黜皇後。你們都應該服從,事情結束,賜於關中侯的爵位。不服從的人,誅殺三族。”大家都聽從了司馬倫。又假稱惠帝詔令騙開宮門,趁夜進去,把兵卒安排在路的南側。派翊軍校尉齊王司馬冏帶領一百兵士推開小門進去,華林園令駱休為內應,接惠帝到東堂,用詔令宣召賈謐到殿前,要誅殺他。賈謐跑到西鍾下麵,大呼:“皇後救我!”隨即被斬首。賈皇後看到齊王司馬冏,吃驚地問:“你為什麼來這兒?”司馬冏說:“有詔令要逮捕您。”皇後說:“詔書應該從我這兒發出,哪來的什麼詔書!”皇後到門口,遠遠地向惠帝呼喊:“陛下有妻子,卻讓人廢黜,也就等於自己將要被廢黜。”這時,梁王司馬肜也事先知道這個計劃,賈皇後問司馬肜說:“圖謀起事的是誰?”司馬肜說:“梁王和趙王。”皇後說:“係狗應該係狗的脖頸,卻反倒係在狗的尾巴上,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於是,皇後被廢黜為平民,囚禁在建始殿。
司馬倫成功地廢黜了賈南風,又與孫秀圖謀篡奪皇位,打算先除掉朝廷中有名望的大臣,並借機報複以前結怨的人。於是,就把張華等人抓起來殺掉並誅殺三族,然後自己擔任相國、侍中等多項要職。公元301年正月,相國司馬倫和孫秀讓牙門趙奉假稱宣帝有神語,散布說:“司馬倫應當盡快入西宮即帝位。”散騎常侍義陽王司馬威是司馬望的孫子,一直對司馬倫諂諛奉承,司馬倫就讓司馬威兼任侍中,派他逼迫惠帝交出皇帝璽印與緩帶,作禪讓帝位的詔書。又派尚書令滿奮持符節取來璽印與緩帶,奉交給司馬倫。初九,司馬倫乘皇帝的專車進入皇宮,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始。惠帝從華林園西門出宮到金墉城居住,司馬倫派張衡帶兵看守惠帝,然後尊他為太上皇。司馬倫當上皇帝,大肆封官,手下的人被越級提拔的不可勝數,甚至奴仆士兵也都封官加爵。每當朝會,插著貂尾、蟬羽的高級官員坐得滿滿的,當時的人為此編了諺語說:“貂不足,狗尾續。”這一年,全國府庫的儲備,都不夠用來賞賜。封侯的人太多,來不及鑄造官印,有的就給他一個沒有字的光板印代替。
司馬倫廢黜了司馬衷,自己當皇帝,引起了眾藩王的強烈不滿。齊王司馬冏見司馬倫當了皇帝,心裏很不服氣,便向全國發出了討伐司馬倫的檄文,號召各地親王起兵。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都有奪權的野心,便和司馬冏聯兵攻打司馬倫。雙方打了六十多天,死了十萬多人,最後司馬倫兵敗被殺。司馬冏進入洛陽,怕司馬穎和司馬顒跟他爭權,便讓惠帝複位,封自己為大司馬,在幕後操縱政局。司馬顒看穿了司馬冏的詭計,便派出兩萬兵馬攻打洛陽。長沙王司馬乂也有政治野心,起兵響應司馬顒。他派出一百名騎兵,衝進洛陽,殺了司馬冏,控製了朝政。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聯合起來,進攻洛陽,共同對付司馬乂。司馬乂控製住惠帝,發兵抵抗。正當雙方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洛陽城裏的東海王司馬越利用皇城的禁衛軍,在夜裏捉住司馬乂,將他活活燒死。司馬穎乘機進入洛陽,做了丞相,掌握了政權。司馬越認為自己殺司馬乂有功,卻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心有不甘,便假借惠帝的名義,起兵攻打司馬穎,結果兵敗,逃回東海郡。這時,跟司馬穎有仇的幽州刺使王浚,不甘心讓司馬穎掌握政權,便聯合鮮卑、烏桓攻打司馬穎。司馬穎忙派人去匈奴,請左賢王劉淵前來助戰。最後,王浚打敗了司馬穎,司馬穎挾持惠帝逃到長安。長安掌握在河間王司馬顒的手中,他見司馬穎兵敗來投,便趁機排擠他,從而獨攬了朝權。司馬越聯合王浚攻下長安,將惠帝、司馬穎、司馬顒帶回洛陽。不久,司馬越殺了司馬穎、司馬顒,毒死了惠帝,立司馬熾為帝,史稱晉懷帝。
“八王之亂”是西晉世族勢力惡性發展的產物,也是封建統治階級凶惡、殘忍、毒辣、腐朽等本性的一次大暴露。這場大惡鬥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生產遭到破壞,數十萬人民喪失了生命,許多城市被洗劫和焚毀。尤其是諸王利用少數民族的貴族參加這場混戰,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如成都王司馬穎引匈奴劉淵為外援,讓其長驅入鄴;幽州刺史王浚召遼西鮮卑攻鄴,鮮卑則大掠婦女,被沉入易水者就有八千人。從此,大河南北就成為匈奴和鮮卑貴族統治的世界,加深了民族矛盾。因此,八王之亂不久就爆發了各族人民大起義,西晉王朝也因此而很快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