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政治權力的謀略3(3 / 3)

公元502年正月,宣德太後下詔給蕭衍加官,並封他為梁公,給他十郡封地,加賜九錫。2月,又進封為梁王,加十郡封地。4月,宣德太後宣布,南齊皇帝要效法前代,將帝位禪讓給梁王蕭衍。然後頒下策書,派人奉持皇帝璽緩,送到梁王宮殿。蕭衍接受,在南郊即皇帝位,梁朝正式取代南齊。

原始意義的“禪讓”是原始部落更換政治領袖的一種民主換屆過程和結果。到了夏、商更代之時,“禪讓”已開始失去原意而變得神秘和陰謀化起來。在政治禪讓的種種花樣中,篡位者一般都不會單槍匹馬、孤軍奮戰,而是想方設法或利用私黨,或蒙騙群眾,靠一種綜合力量來對前任施加壓力,以達到體麵地奪取政權的目的。通過禪讓這種和平不流血的方式完成政權的交替,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國家政治經濟的穩定,最大限度的維持政治經濟的連續性和平穩性。在禪讓的過程中,前一代政權的政治軀殼基本保持不變,所變化的不過是坐在金鑾殿上的角色罷了。

楊廣弑父殺兄奪皇位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又名楊英,小名是阿麽。父親楊堅建立隋朝後,楊廣被封為晉王。為了實現做太子、當皇帝的夢想,楊廣費盡心機地將自己偽裝起來,騙得了父母的信任。後來,楊廣幹脆心狠手辣地將自己病中的父親和哥哥楊勇殺死,以弑父殺兄的手段奪取了皇位。

楊廣兄弟五人,哥哥楊勇是長子,楊廣排行第二,第三是楊俊,第四是楊秀,最後是楊諒。隋文帝稱帝後,很快將楊勇立為太子。楊廣因為自己的戰功在哥哥之上,漸漸有了取代哥哥的欲望。為了實現做太子、當皇帝的夢想,楊廣費盡心機地將自己偽裝起來。而太子楊勇卻缺少楊廣那樣的心機,明明知道父親楊堅喜歡節儉,他偏偏要奢侈浪費;明明知道母親獨孤皇後痛恨男子寵幸眾多姬妾,他還要很張揚地尋歡作樂,不但如此,他還冷落了母親精心為他挑選的妻子元氏。這使得父母都對他有怨氣,加上後來楊勇還過分地接受百官的朝賀,使楊堅更為不滿,這就為楊廣的奪位提供了好機會。

楊廣和楊勇恰好相反,他比楊勇善於偽裝。知道父母都很節儉,他表麵上裝得很簡樸,實際卻是很奢侈。在聽說父母要來時,他就讓美麗的姬妾都躲藏起來,自己和正妻蕭氏一同到門口迎接,還讓年老、麵貌一般的婦人穿著破舊衣服侍奉父母。文帝見了以為楊廣像自己,十分稱心。有一次,楊廣外出狩獵,正逢大雨。侍衛給他送上雨衣,他拒絕著說道:“兵士們都在大雨中淋著,我豈能一人穿上雨衣獨自避雨呢?”文帝聽了以為楊廣有仁愛之心,日後能成大事,更加喜愛。楊廣的偽裝討得了父母的歡心,他還常給父母身邊的侍從們一些好處,送些禮物,這些人回去都說楊廣的好話,於是,兩方麵的作用使得楊堅夫妻越來越喜歡次子楊廣。為了加快奪太子位的步伐,楊廣在一次進宮回來向母親告別時,突然跪在地上,很傷心地哭起來,母親問他為什麼,他說哥哥楊勇想謀害他。母親因為平時就對楊勇印象不好,聽楊廣這麼一說,就深信不疑了。

在母親那加了一把火,就等於太子之位得到了一半,因為父親對母親的話基本上是聽從的。楊廣又采納了親信宇文述的計策,去請當朝的重臣楊素來幫忙。楊素很受隋文帝楊堅的信任,為了說服楊素幫助自己,讓其向楊堅提出廢除太子之事,楊廣讓宇文述先找楊素的弟弟楊約,因為楊約和哥哥楊素的關係非常密切。宇文述先是經常陪楊約賭博,而且故意輸給他很多錢,並借機將楊廣的意圖告訴他:“你們兄弟倆現在和楊勇矛盾很深,如果將來他繼承了皇位,那麼你們也就難逃一劫了。”楊約急忙問怎麼辦,宇文述便請他說服哥哥楊素,順應皇上已經有的廢太子的意思,推薦楊廣繼任太子之位。楊素兄弟最終答應了楊廣的要求。在楊素的努力下,親近楊勇的大臣逐漸被清除,最後,隋文帝楊堅下決心將楊勇廢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

為了進一步鞏固太子之位,楊廣讓楊素編造罪名,陷害弟弟楊秀,使他也被楊堅廢為庶人。公元604年,楊堅病倒在仁壽宮,楊廣貪戀皇位,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就找楊素要主意。楊素的回信被送錯了地方,落到了楊堅的手裏。楊堅非常生氣。後來楊堅又聽說自己寵幸的宣華夫人陳氏被楊廣調戲,更是火冒三丈,要人把楊勇召來,意思是要廢掉楊廣的太子身份,傳位給楊勇。楊廣安排在楊堅身邊的親信立即把這個壞消息報告給了楊廣。楊廣先是撤掉了楊堅身邊侍奉的人,都換上自己的親信。後來,幹脆心狠手辣地將自己病中的父親和哥哥楊勇殺死,自己踏著血腥之路坐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聽說哥哥篡權奪位,最小的弟弟楊諒起兵討伐,但不久便被鎮壓了。

楊廣是個典型的兩麵派,雖然出身名門大族,但他的紈絝子弟的色彩更具有隱蔽性。他的性格中糅合了很多正反兩方麵的特性:既有很強的虛榮心,又喜歡私下尋歡作樂;有紈絝子弟的低下素質,又具有過人的文武才能。在他得到想得到的東西之前,很善於偽裝。等到繼承了皇位,他的本性中壞的一麵就沒有了約束,縱情享樂,結果很快就陷入窮途末路的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