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3 / 3)

·西藥治療·

三環類抗抑鬱藥,如多慮平、阿米替林,四環類抗抑鬱藥,如路滴美,其他抗抑鬱藥,如百優解、賽樂特;苯二氮卓類抗生素,如勞拉、佳靜安定、舒樂安定可改善伴有的焦慮症狀、軀體不適感和失眠。

·心理治療·

根據病因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對其適應不良的個性特點,鼓勵和幫助病人“重在行動”、“行動改變性格”,通過實踐陶冶性格。

(5)癔症

癔症發病通常都有一定的精神刺激,主要是緊張、恐懼,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各種不愉快的事情,比如看見死人、夫妻吵架、領導批評等等。在急診室裏,我們經常能遇到這樣的病例,剛過門不久的新媳婦和婆婆生了點兒悶氣,突然“背過氣去”,“不省人事”,甚至出現四肢發挺,手指使勁抽搐,有時還手腳抖動不止。在農村我們有時會遇到有人說他走夜路碰上“狐狸精”了,“狐狸精”就在他身上,於是學著“狐狸精”一會兒跑一會兒跳,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還有人說他遇到了死去的長輩,長輩讓他教訓不孝的子孫,驚恐之餘學起死人講起話來。癔症的臨床表現極為複雜多樣,可類似多種疾病的症狀,幾乎包括醫學臨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症狀表現。有人說“癔症的症狀包括整個醫學的內容”,有人稱癔症患者為“偉大的模仿者”,也有人稱患者是“不好的演員,各種角色都可扮演”,“調皮孩子,惡作劇”等,這都說明癔症的表現千奇百怪,無奇不有,哪一位醫生也無法完全描述癔症的全部症狀。

癔症又稱歇斯底裏,是由明顯精神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導致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感覺或運動障礙、意識狀態改變,症狀無器質性基礎的一種神經症。

癔症產生的原因

·遺傳因素·

資料表明癔症患者的近親中本症發生率為1.7%~7.3%,較一般居民高。遺傳因素對部分患者來說比精神因素更為重要。

·性格特征·

高度情感性、高度暗示性、高度自我顯示性、豐富幻想性四點突出而典型者稱癔症性病態人格。以上性格特征於病後顯得更加突出。

·精神因素·

一般多由急性精神創傷性刺激引起,亦可由持久的難以解決的人際矛盾或內心痛苦引起。尤其是氣憤與悲哀不能發泄時,常導致疾病的突然發生。一般說來,精神症狀常常由明顯而強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軀體症狀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首次發病的精神因素常決定以後發病形式、症狀特點、病程和轉歸。再發時精神刺激強度雖不大,甚至客觀上無明顯原因,因觸景生情,由聯想激起與初次發病時同樣強烈的情感體驗和反應,而出現模式相似的症狀表現。

·軀體因素·

在某些軀體疾病或軀體狀況不佳時,由於能引起大腦皮層功能減弱而成為癔症的發病條件。如顱腦外傷、急性發熱性疾病、妊娠期或月經期等。

癔症的治療

·中藥治療·

痰氣鬱結症見精神抑鬱,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治以行氣開鬱,化痰散結。選用半夏厚樸湯,藥如:厚樸、紫蘇、半夏、茯苓、生薑。

心神惑亂症見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多疑易驚,悲憂善哭,喜怒無常,或時時欠伸,或手舞足蹈,詈罵喊叫等多種症狀,舌質淡,脈弦。治以甘潤緩急,養心安神。選用甘麥大棗湯,藥如:甘草、小麥、大棗。

痰火擾神症見性急易怒,頭痛失眠,煩躁,多言善驚,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治以清泄肝火,滌痰醒神。選用程氏生鐵落飲,藥如:生鐵落、鉤藤、膽星、貝母、橘紅、菖蒲、遠誌、茯神、辰砂、天冬、麥冬、玄參、連翹。

·西藥治療·

癔症性情感爆發可一次予以足夠劑量的鎮靜劑,痙攣發作常結合言語性暗示,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精神症狀明顯時選用相應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

由於患者求治心切,所以一般的支持性心理治療常不奏效,通常以暗示或疏導治療為主。醫生與患者應建立良好的關係,取得患者對醫生的信任,使言語暗示治療能取得療效。治療宜在安靜的診室內進行,因周圍人的態度、語言、驚恐表情對患者能起暗示作用而加重病情。當症狀緩解後,應及時向患者說明疾病的本質,消除顧慮,增加治療信心,並應指出患者的性格缺陷與發病的關係,幫助患者找出防治方法等。

(6)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病症,患者常感腦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低下,常有頭痛等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但無器質性病變存在。

神經衰弱是指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勞,常伴有緊張、煩惱、易激惹等情緒症狀,以及肌肉緊張性疼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症狀的一種神經症。這些不能歸於已存在的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病變或某種特定的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緒緊張或精神壓力。

神經衰弱產生的原因

·精神因素·

誘發神經衰弱的重要原因。凡能引起神經活動過度緊張並伴有不良情緒的情況都可能是神經衰弱的致病因素,如親人死亡、家庭不睦、事業失敗、人際關係緊張、生活節律顛倒及長期心理矛盾得不到解決時均可能誘發本症。

·性格特征·

敏感多疑、膽怯、主觀、自製力差。性格特征明顯者可因一般性精神刺激而發病,性格特征不顯者則須較強烈或較持久的精神刺激之後才發病。

·軀體因素·

各種軀體疾病或能削弱軀體功能的各種因素,均能助長本症的發生。

神經衰弱的治療

·中藥治療·

心火熾盛症見心煩不寐,躁擾不寧,口幹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瘡,舌尖紅,苔薄黃,脈數有力或細數。治以清心瀉火,安神寧心。選用朱砂安神丸,藥如:黃連、當歸、生地、朱砂。

肝鬱化火症見急躁易怒,不寐多夢,甚至徹夜不眠,伴有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幹而苦,不思飲食,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而數。治以清肝瀉火,鎮心安神。選用丹梔逍遙散,該方以逍遙散疏肝調脾,丹皮、梔子清肝瀉火。

痰熱內擾症見胸悶心煩不寐,泛惡,噯氣,伴有頭重目眩,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以清化痰熱,和中安神。選用溫膽湯,藥如:半夏、陳皮、竹茹、茯苓、枳實。

陰虛火旺症見心悸不安,心煩不寐,腰酸足軟,伴頭暈,耳鳴,健忘,遺精,口幹津少,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而數。治以滋陰降火,清心安神。選用六味地黃丸和黃連阿膠湯,方中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黃連阿膠湯直折心火,滋養陰血,兩方共奏滋陰降火之效。

心脾兩虛症見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頭暈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麵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無力。治以補益心脾,養心安神。選用歸脾湯,藥如:人參、白術、黃芪、甘草、當歸、遠誌、棗仁、茯神、龍眼肉、木香。

心膽氣虛症見心煩不寐,多夢易醒,膽怯心悸,處事易驚,伴有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脈弦細。治以益氣鎮驚,安神定誌。選用安神定誌丸和酸棗仁湯,安神定誌丸重於鎮驚安神,酸棗仁湯偏於養血清熱除煩,兩方合用則益心膽之氣,清心膽之虛熱而定驚安神寧心。

·西藥治療·

主要是對症治療。對焦慮症狀和興奮、易激惹者可選用佳靜安定、舒樂安定、勞拉西泮,失眠嚴重者可予以催眠藥,抑鬱症狀可選用小劑量抗抑鬱藥。

·心理治療·

在認真聽取患者的陳述和詳細查體之後,要在其他治療的配合下,向患者講解發病原因、臨床特點、演變規律、防治措施,使患者認識到疾病的本質,消除對疾病的恐懼心理,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調整自己的生活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堅持身體鍛煉,增強體質和中樞神經係統功能活動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