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第十五次南極考察(1 / 2)

時間:1998年11月05日——1999年04月02日。

中國第十五次南極考察隊由長城站考察隊、中山站考察隊、內陸冰蓋考察隊,格羅夫山地質考察隊、南大洋考察隊和“雪龍”船組成。中國第十五次南極考察隊隊長王德正,長城站站長孫雲龍,中山站站長李果,“雪龍”船船長袁紹宏。第十五次考察隊總人數139人,長城站考察隊員22人,中山站考察隊員40人,內陸冰蓋考察隊10人,格羅夫山地質考察隊4人,南大洋考察隊17人,“雪龍”船46人。第十五次南極考察隊實施“一船一站”考察,即長城站隊員乘機前往長城站,中山站及其他考察隊員乘“雪龍”船赴中山站考察。在“雪龍”船途經澳大利亞弗裏曼特爾港時,2名與中方合作的美國專家登船,3名俄羅斯人和1名澳大利亞人搭乘“雪龍”船前往俄羅斯進步2站。

長城站考察隊中國第十五次南極長城站考察隊由16人組成,其中越冬隊員13人,度夏隊員3人。長城站考察隊於1998年12月10日從北京乘加航飛機出發,11日抵達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經極地辦駐智利辦事處安排,12日早從聖地亞哥飛往彭塔阿雷納斯,13日上午乘智利空軍大力神C-130飛機抵達長城站。在考察中,一名隊員在尋找遇暴風雪迷途隊員而意外負傷,於1999年3月6日送回聖地亞哥治療;另有2名越冬隊員身體不適,於1999年3月24日隨同度夏隊3名隊員離站返回智利彭塔阿雷納斯,6人於1999年4月2日乘加航離聖地亞哥,4月3日抵達北京。10名越冬隊員繼續留在長城站進行越冬考察。1999年9月,第16次越冬考察隊廚師提前抵達長城站,同第十五次越冬隊員一起工作。第十五次越冬隊於1999年12月18日離開長城站返回智利彭塔阿雷納斯,12月29日離開聖地亞哥,於12月31日抵達北京。

度夏期間,根據國家南極考察“九五”科學考察計劃,進行了長城站地區環境考察和國際GPS聯測及氣象、高分辨衛星雲圖接收和地震常規觀測等科學考察工作。

站務工作:完成了新的海事衛星B站和C站的安裝,拆除了原有舊的海事衛星A站。對柴油發電機組和車輛進行了大修,修築了食品庫至碼頭的道路,對部分建築物進行了油漆工作。

度夏期間,考察隊還接待了以國家海洋局局長張登義為團長的中國政府第五次南極考察團。在考察團的主持下,在長城站舉行了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中國南極長城站”站匾的揭幕儀式。

中山站考察隊中山站考察隊40人,其中越冬人員22人,度夏人員18人。考察隊於1998年11月5日乘“雪龍”船離開上海,12月5日抵達中山站。度夏考察工作1999年2月20日結束,度夏工作時間77天,度夏隊員隨“雪龍”船於4月2日返回上海。

度夏期間,根據國家南極考察“九五”科學考察計劃,進行了野外地質考察、生態環境科學研究,中山站自然環境過程與環境指示研究,中山站水體、冰藻類的UVB生態效應現場考察、中山站區環境專題研究及氣象、極光、臭氧等科學考察項目。

完成的站務工程有:新安裝了3台發電機組,拆換了原有舊機組,確保了中山站的正常供電;調試運行了汙水處理係統;安裝了新型垃圾處理設備;清除了中山站十多年來的報廢設備、建築和生活垃圾,全部運回國內處理;完成了站區建築的粉刷和油漆工程,並將建築內的暗線改為明線,以利維修和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