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壞壞的故事七:人類靈魂工程師(2)(3 / 3)

每天放學前最後一項活動,就是“照鏡子”。隻消用信任的眼光看向打頭的第一位,然後全班學生就會依次站起來。鏡子不說謊,鏡子每次隻說一件事,還亮出真名實姓兒。簡平做廣播體操時不認真。王剛幫助值日生搞衛生做好事一件。劉慶給植物角換植物為班級做貢獻了……這是一個大認識和大反思的機會,大家都誌向一致,既不能隻看到好人好事“報喜不報憂”,也不能悲觀主義滿眼都是別人的缺點。(驅使鏡子說謊的可不是鏡子)這樣孩子們就有了榜樣,因為希望被每個人喜愛是人的本性。胡老師用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了孩子們:隻有靠他們自己的行為,才能得到正確的評價。在教室的後牆上,為此還配套掛了一個小木箱,必須實名,每周開箱一次,當眾念出來。不過,純潔的願望有時也會被少數“不負責任和別有用心”的人破壞。隻能不定期搞搞不記名方式。這是胡老師不太願意看到的:這樣孩子們就享受不到“照鏡子”的幸福感了。

“照鏡子”,學校生活中一個簡單而必要的程序。正如塑造自身美好形象需要照鏡子一樣,學生們想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不斷實現發展進步,也需要“照鏡子”。關於“照鏡子”,胡老師可以滔滔不絕出很多曆史智慧。但孩子們有時不開化,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必須這麼做。他們應該克服一下課就活蹦亂跳一上課就沒精打采的狀態。得學會靜靜待著,靜靜書寫點什麼。檢討可能比較適合。

下課鈴聲剛響,胡老師就準時出現在他們中間,她朝孩子們臉上投去一瞥,那是一種含有百分之六十默默失望,卻又帶有百分之四十殷切希望的目光。這樣他們將學會小心翼翼找一些恰如其分的詞出來,他們將用精心挑選出來的詞安慰老師失望的心靈。得用肺腑之言。懶惰、無知、愚蠢、不知感恩、浪費父母血汗錢。然後是感謝老師。(老師本可以早早下班去玩,那時陽光還算有一點。何必坐在黯淡的教室裏聽他們讀檢討呢?)一切都需要一個總結,每件事物都有兩端。把自己批得一無是處才能抵達老師的完美無暇。有些用詞和風格天生具備跳蚤式的跳躍能力,不斷從一個跳到另一個的身上,轉眼之間,幾乎所有的檢討上都將布滿這些有力的關鍵詞。

每天,從家去學校,胡老師都會心情愉快地一路欣賞著路邊的樹木花草,她似乎看到了她的孩子們在茁壯成長。而從學校回家,她又穩重地提醒自己,別高興得太早,也許已經有隱患開始萌芽?得好好愛護、修剪、造型、除蟲,最後才能迎來收獲的季節。但是誰知道呢?自己班上會不會也有一個李紅豪衝動地“自毀前程”?這麼一想,胡老師的步伐就不那麼堅定了。似乎,是有這麼一個學生?

這個學生的名字叫簡平。不太聽話。很不聽話。受到過有意的冷遇,但他有點旁若無人。他那媽媽也是。孩子身上的自由意識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像留得過長的指甲一樣,啪,折斷。胡老師絞盡腦汁,這是一個有點兒困難的任務,這樣的孩子放任到社會上去,一定會在未來某一天受到懲罰。唉,這個血氣方剛的小家夥,還和她頂嘴,背些名人名言來硬撐,說什麼學校不是“真理專賣店”。社會可是活生生的人組成的,人牆麵前,他還不知失敗成什麼樣兒呢。

不行,得找他喝喝茶,談談心。(他才十六歲,隻是有點愛裝大人,裝作對一切都看不順眼……不過他的心一準是善良的……)

孩子沒有任何反抗,乖乖跟在胡老師身後走進辦公室。她讓他坐下來,她坐在他對麵,打算來次師生之間的促膝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