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走走的故事五:不尋之順生(2 / 2)

她喝完水,離開廚房,走進衛生間。在鏡子前她脫掉睡衣,感覺自己比起去年,身上的皮膚又鬆了一些。好像身體裏麵有什麼失去了平衡。她突然想起自己對女友說過的一番話,大意是生活還是沒有變化才好。其實她想象過幾次,某一天,她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是丈夫在上班(下班)途中,不小心被一輛疾馳的汽車撞倒。救護車,警察,肇事司機。她會悲痛欲絕。葬禮,花圈,朋友們的安慰。當然,恰恰相反也沒什麼不可以。她對突然死亡一點也不害怕。她想象那種碰撞瞬間發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什麼就都解脫,什麼就都結束。就安排在一個黃昏好了,最好是秋天的黃昏,微雨過後,潮濕的路麵,霓虹燈和車燈的光線閃爍映射。交通堵塞,行人駐足觀望,有人拿出手機拍照。她的資料將被從係統中完全清除。會有人通知丈夫。他會怎樣處理她的遺物?他不得不去看她父母,通知她的一些朋友。要隔多久他會想著再去找個女人?隻有這點她難以想象。

“百年之後,人都是要死的。”她看著他。(這句話並不合她的本意,有可能會造成麻煩,但已經無法避免地出口了……)他看上去有點疲憊,但還煞有介事地看著報紙的財經版。

“你說什麼?”他有點驚訝。

“陽光依然燦爛,商店依舊開門,孩子仍然上學,但是我們,包括我們未來的孩子,都會死,總有一天會死。死了以後,就好像活著的一切都沒發生過。從沒發生過。”

“你怎麼了?”他問。

她沒有回答。

“你不想要孩子了嗎?”他向前靠了靠,露出驚訝的神情,“你不是一直都很喜歡小孩嗎?”

“是啊,小孩很招人喜歡,讓人有希望。”

“那你……”

她走到窗前,他們在廚房裏,她打開窗戶。

“不久前我改變主意了。”她說,“不知怎麼,我不想再人為努力了。”

“你做這決定問過我嗎?”

“這沒什麼,什麼變化也不會發生,我隻是不想太強求了。”

“振作點……你不希望有個可愛的小寶寶嗎?”

“當然……”她說,“但是很奇怪,我覺得我們隻是在性交……事情好像不應該是這樣的。”

那天晚上關燈後,她躺在床上,很久都無法入睡。丈夫回了自己家。她起床,把窗簾打開,透進來的光似乎帶來某些安慰。

她像往常一樣過日子。打掃房間,去超市買東西,買了些DVD回家看。電影裏的故事好像都比她的生活更真實,好像圖像越夢幻,越具有真實性,好像她的生活隻是對電影故事的模仿,是一個廉價的搭建場景。

丈夫第三天晚上就回家來了。仍然坐在桌前讀報,仍然腋下夾著個公文包出門,周末時會睡睡懶覺。偶爾兩人也會做愛,兩人都不再大汗淋漓,既不生氣也不激動,既不精力充沛也不身心疲憊。兩人都想若無其事,大事化小,就在決定離婚之前,他們仍然相敬如賓。隻是有時,一個人睡下後,另一個人會以為對方睡著,會摸黑起床,無聲地穿過昏暗的客廳,走到另一頭的廚房或者衛生間。

一年後他們和平分手。(他在整理自己東西的時候幾次停了下來)他沒有多少東西:一些旅遊紀念品,他看著它們發愣,那還是他們戀愛時一起買的。一些兩人的合影,沒有陰影的風景下兩個最終分道揚鑣的人互相依偎著微笑。一些股票書,衣服鞋子。似乎某些情感被觸動了。也許是她抱住了他,也許是他抱住了她,兩人都記不清了。

順其自然。

他們並肩躺在床上。“我不明白,真的,我們怎麼會走到這一步的?”他睜開眼睛,看著天花板說。

“我也不明白。”她回答,撐起身子端詳著他,“我連自己都不明白,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要什麼……”

“可惜啊……”他輕聲應了一句,“要是我知道就好了。”

他們又躺了一會兒,沒再說些什麼。然後他拖著箱子離開,她站在窗口,看著他混跡於路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九個月後,她生下一個女兒。

“我喜歡這個故事。我喜歡那背後的一種安寂,人來來往往,有時一起有時分開,但總是一個人一個人在行走。”

“在我看來,人總會四散而去,我們講故事,無法是把小珠子重新綴在一根線上,但線總是會斷的。故事懸於一線。有時你會再也找不到某個人物或者某個環節,你想讓它們串成一個漂亮的故事,但是它們卻寧願離散在空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