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心靈歡樂嗎?(2 / 2)

講到哲學這種運用著卓越的、精神的東西,其危險比我們失去生命本身的感覺更大。我曉得這種智能上的樂趣包括寫一個很長的數學方程式,或是去發現宇宙間的一個大體係這類事情。這種發現或許是一切智能歡樂中的最單純的歡樂,但是在我看來,反不如去吃一頓豐盛的餐食來得開心。第一,這種意念本身可說就是一個畸形產物,即是我們心智活動的副產物,它確實令人愉快,因為它是不費錢的,但無論如何它對我們總好像在生活上不大需要。這種智能上的喜悅,充其量,也隻是和猜著了縱橫字謎(Cross—wordpuzzle)的喜悅一樣;第二,哲學家在這時大都是會欺瞞自己,和這個抽象的完美發生愛情,幻想這世界上有一樣比現實本身所能證明的更為偉大合理的完美。這好比是我們把星畫成五個尖角一樣訛誤——我們把一切東西都化成公式的、矯揉造作的、太簡單化的東西了。隻要我們不太過分,這種對於完善的東西所生的喜悅倒也是好的,不過我們也要曉得許許多多沒有發現這個簡單一式的圖樣的人們,他們也是照常快樂的。我們沒有這種東西也能生活。所以我情願同一個黑種的女傭人談話,而不願和一位數學大家談話。她的言語比較具體,笑也笑得較有生氣。和她談話至少對於人類天性可以增長一些知識。我是唯物主義者,所以在無論什麼時候總是喜歡豬肉而不喜歡詩歌,寧願放棄一宗哲學,而獲得一片拌著好醬汁的焦黃鬆脆的精肉。

我們隻有擺脫思想而生活,才能脫離這種哲學的酷熱和惡濁的空氣,進而重獲得一些孩子的新鮮自然的真見識。真正的哲學家對於一個孩子或甚至是一隻關在籠裏的小獅子,應該會覺得汗顏的。試看大自然所賦予那隻小獅子的掌爪、肌肉、美麗的皮毛、豎直的耳朵、光亮的眼睛、敏捷的動作和嬉戲的感覺,這些是多麼完美啊!自然完美的東西有時被硬弄成不完美的東西,真正的哲學家對之應該覺得慚愧,好好一個人要去戴著眼鏡,胃口不好,常常感到身心不安,一無人生的樂趣,他們對這些也應該覺得慚愧。我們不能從他們那裏得到什麼好處,因為他所說的話大都是於我們無關痛癢的。隻有那種和詩歌相應的哲學,隻有那種使我們對大自然和人類天性更有真切見識的哲學,於我們才有用處。

無論哪一種人生哲學,它必須以我們天賦本能的和諧為基礎。太過於理想主義的哲學家,不久之後,大自然本身也將證明他的錯誤。

依據中國儒家的觀念,對於人類尊嚴的最高理想,是順著自然而生活,結果達到德參造化之境。這便是孔子的孫兒在《中庸》一書裏所倡導的學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寫雜文,並研究語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

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凋”的小品文,成為論語派主要人物。著有《京華煙雲》、《孔子的智慧》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

【心香一瓣】

真正的詩人和藝術家都是純粹的孩子,因為他們始終保有那份童心,他們對世界始終有一份強烈的好奇心。

所以我們常常與世俗發生衝突,大家卻總能給予他們最大限度的諒解。因為他們的作為,恰恰在喚醒我們已經沉睡的某種真情。

所以當我們煩憂時,詩歌和藝術能給我們完全的解脫。

詩歌和藝術能夠流傳至今,這就是最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