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1903-1976),在法國作家中,他可謂別具一格。憑借文字,他什麼都做,什麼都敢嚐試,條件是能創新,要好玩。格諾不玩不好玩的文字遊戲,原因很簡單:不好玩的文字遊戲肯定也玩不好。他在故鄉勒阿弗爾上小學,大學是在巴黎上的,獲得了哲學學士學位。最初,他參加過超現實主義運動,但布勒東的獨斷和壞脾氣誰都受不了,格諾也不例外,遂脫離之。身子雖已脫離,但超現實主義的那種黑色幽默和語言遊戲卻與他終生相伴。1936年,他進入加利瑪出版社當審稿員。他主要還是個小說家,從1933年發表《麻煩事》開始,前後出版了大量小說,至少有幾十部吧。但光寫小說,他似乎感到不過癮,於是涉足詩歌,寫了不少充滿黑色幽默、文字遊戲、異想天開、俚語黑話的奇特而滑稽的詩作,完全把詩拽向了另一個場域,另一些可能性。主要詩集有《橡樹和狗》(1937)、《齊奧一家》(1943)、《牧歌》(1947)、《致命的瞬間》(1948)、《小型宇宙進化論》(1950)、《百萬億首詩》(1961)等。由於他精通數學,他總想對文學創作的形式原則有所革新。對也是語法學家的他來說,作品無非是一些試驗品。但誰都樂意承認,他從語言拚寫和音色組合方麵挖掘出了新的美學內涵。他骨子裏的探索欲和獨特的創作方法,受到了法國詩界的關注,也理應受到中國詩界的關注。
論詩藝
拿一個字拿兩個字
像煮雞蛋一樣把它們煮熟
拿一丁點兒意義
再拿一大塊純潔
用小火給它們加熱
用技藝精巧的小火
倒上謎一樣的調料
撒幾粒星星
加胡椒粉然後罩上布
你到底要幹什麼?
寫作
真的?寫作??
靈感
從雞窩裏
母雞下了
一隻蛋
真是不小心
也夠粗心
但雞蛋撲通一聲
掉進草窩:
農婦早已料到
有多少破碎的詩
收不進任何一本詩集
一首詩真算不了什麼
一首詩真算不了什麼
也就是安的列斯群島的一場颶風
南海的一次台風
台灣的一場地震
長江的一次洪水
一下子淹沒了十萬中國人
砰
這幾乎不能成為一首詩的主題
真算不了什麼
人們在自己的小村裏玩得開心
人們要建一所新學校
人們將選出一個新市長並改變集市的日子
人們曾處在世界中心如今
卻同咬住海平線的汪洋河水離得很近
一首詩真算不了什麼
蒼蠅
如今的蒼蠅
同以前不一樣了
它們不太快活
更笨,更威嚴,更肥
更覺出自己的稀罕了
它們知道自己受到屠戮的威脅
在我的童年它們高高興興
粘到一起
成百,可能上千
粘在想滅掉它們的紙板上
它們被關在裏麵
成百,可能上千
被關在形狀特異的瓶子裏
它們打滑,踩踏,倒斃
成百,可能上千
它們喘息
它們苟活
現在它們走起路來小心翼翼
如今的蒼蠅
同以前可不一樣了
得跟司機打個招呼
女士在等公共汽車
先生在等公共汽車
這時跑來一條黑狗一瘸一拐
女士看那條狗
先生看那條狗
就在這時公共汽車開過去了
聲學
一個小男孩在哭
一台收音機在喊
一輛汽車正刹車
一輛摩托車正放屁
一把鐵錘在敲
一隻夯正打鼾
一輛公共汽車駛過
但還是有一些牆麵
在空間裏
一動不動
巴黎的喊叫4
我們再也聽不到磨刀師傅
收瓷器師傅給軟椅塞稻草師傅了
我們隻能聽到磕磕巴巴的廣播
電唱機半導體收音機和電視了
或者還能聽到低低的哎唷哎唷——
一個行人被撞倒了
下雨
大雨大雨大雨大雨大雨大雨
雨嗬雨嗬雨嗬!嗬雨嗬雨嗬雨!
雨滴雨滴雨滴雨滴
雨傘嗬雨傘嗬大雨傘嗬!
躲水滴躲雨的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