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條業務監督
契約、貨款回收及整理等相關業務的監督,以正確、適時及誠實為目的,所以可依據下列方式來執行這些業務的監督。
1聽取各所各人的業務處理狀況報告,並加以觀察證實。
2照會契約締結者。
3對照、查核相關資料及記錄。
第四十條業績管理
對營業部實施業績管理的目的在於測定營業部及所屬人員的實績、效率。
1監督各營業部的契約目標達成率及其事由。
2對於各營業部及各業務員的貨款回收率、失效、解約率等加以統計。
3對各營業部的經費預算及實際額做逐一比較與對照。
第四十一條事務處理
營業部的事務處理管理目的在於迅速、確實地處理內勤事務以提高效率。
1比較各營業部的處理件數及每個人的處理效率。
2實地調查營業部的事務處理方法。
3調查各營業部的事故發生件數並究明其原因。
4調查個人的處理能力及處理狀態。
銷售推廣業務管理製度
第一條本製度規定本公司業務處理方針及處理基準,其目的在於使業務得以圓滿進行。
第二條每年擇期舉行不定期的業務會議,並就目前的國際形勢、產業界趨勢、同行業市場情況、公司內部狀況等情況來檢查並修正目前的營業方針,方針確定後,傳達給所有相關人員。
1製品種類、項目。
2價位。
3選擇、決定接受訂貨的公司。
4交貨日期及付款日期。
5契約款項。
第三條有關未來的產品,應按下列要項做評核。
1所生產、銷售的產品必須具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及不為競爭者所能擊敗的特色。
2新產品的製造方式、設備等應取得專利權。
第四條產品種類及項目,應視行情的好壞,訂貨的繁易等條件,按下列各項進行評核。
1停止多種類少數量的營業方針,並盡量以減少種類、增加單位數量為原則。
2以接受訂貨為主,訂貨量需加上標準品的預估生產銷售量。
3所接受的訂貨數量很多時,除應自行生產外並應注意其他商品銷路。
第五條商品價格的定位須區分為目前獲利者與未來獲利者,並考慮較容易讓人接受的價位。
第六條在選擇、決定往來的訂貨公司時,須從未來的貿易、特別需要或重要的產業著手。
第七條交貨及付款日期,則須恪守下列各項方針。
1到期必須確實交貨。
2收到訂單時,須要求填寫正確的交貨日期,並且規定有計劃性的生產。
第八條在訂立契約時,要盡可能使契約款項能長期持續下去。
第九條營業機構的營業內容可分為內務與外務2種,並依此決定各相關的負責人員。
1內務
(1)負責預估,接受訂貨及製作,承辦相關的文案處理。
(2)記錄、計算銷售額及收入款項。
(3)處理收入款項。
(4)統計及製作營業日報。
(5)製作及寄送收款通知書。
(6)印製、寄送收據。
(7)發貨包裝及監督。
(8)與客戶進行電話及其他相關聯絡。
(9)搜集、整理產品及市場調查的相關資料。
(10)製作收發文書。
(11)進行廣告宣傳及製作、發布廣告媒體。
(12)計算招待、出差、事務管理及旅行費用。
(13)接待方麵的事務。
2外務
(1)探尋及決定下批訂單的公司。
(2)對下批訂單的狀況進行調查、探究及掌握。
(3)與客戶做估價、接受訂貨及延攬交易。
(4)接受訂貨後負責檢查產品、交貨的各項聯絡、協調與通知。
(5)回複客戶的通知及詢問。
(6)做有關產品進廠及檢查的聯絡。
(7)開拓、介紹客戶。
(8)客戶的訪問、接待及交際。
(9)同業間的動向調查。
(10)新產品的研究、調查。
(11)製作客戶的問候函。
(12)請款、收款業務。
第十條外務工作通常會依據客戶別或商品別,分別由正、副負責人負責工作。正負責人不在時,可由副負責人或其他相關人員代為執行職務。
第十一條關於營業方麵的開拓及接受訂貨事宜,則由所有負責管理者及經理負責支援及進行接受訂貨的聯絡指導。
銷售推廣管理方式規範
第一部分銷售管理方式
第一條提示某期間及下個月份的銷售預定。
1營業部的各經理對於所管轄的營業部的某期間及下一月份的銷售預定,做出最終確定之後應提交常務董事,取得認可。
2各營業部的“某期間及下一月份的銷售預定”是由所轄營業部的各科科長先提出“各科的某期間及下一月份銷售預定”給經理,取得認可後回複給相當於經理附屬的業務科,營業部再據此訂為本部門的預定。
第二條呈報每個月的活動預定。
1營業部各經理應針對自己及各科長的每個月活動預定、各銷售員的出差預定、拜訪預定、收款活動預定等,提報總經理以取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