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共鳴勝於雄辯;給話做體檢不說錯話 (1)(1 / 2)

人們渴望被聽到,有個笑話是這樣講的:猶太教規定安息日不可以做事,連按電梯按鈕都不行。某個安息日,一位愛打高爾夫球的拉比實在手癢難耐,決定偷偷地打9個洞就好。到了球場,一個人都沒有,他很慶幸沒人知道。但天使看到之後,就告訴了上帝。上帝表示他一定要好好懲罰這位拉比。

4個洞打完,成績不錯,拉比十分高興。天使又去打小報告,上帝說,知道了。打完9個洞,幾乎都是一擊必中,於是拉比決定再打9洞。天使忍無可忍,又去找上帝,上帝神秘地笑笑。打完18洞,成績史無前例的好,拉比簡直樂壞了。天使很生氣地問上帝:“這就是你所說的懲罰嗎?”上帝笑了:“你想想,他能和誰說去?”

人是渴望溝通的,人們渴望自己的心情和故事與更多的人分享,也希望自己說的話能引起別人的共鳴。

共鳴在說話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給大家感受一下產生共鳴的對話如同琴瑟合鳴,有多麼的美妙。

失敗的例子是這樣的:

客戶說:“我這個周末去打高爾夫。”

業務員:“我不會。”

這是最差的會話,業務員很直接地中斷了自己和對方的連接,這樣是不可能營造出令對方暢所欲言的聊天氛圍的。因為雙方都找不到共通點,所以對話很快就結束了。

有了一些進步的例子:

客戶:“我這個周末去打高爾夫。”

業務員:“我不會打高爾夫,但是我喜歡品紅酒。”

客戶:“哦。”

業務員:“希望以後能多和您探討紅酒。”

這是通過運動來尋找彼此共同點的例子,比起第一個例子,這個至少還可以讓話題再進行下去,但仍然沒辦法產生共鳴。因為紅酒很可能是對方不懂的,想要深入交往很難。

最後展示一個成功的例子:

客戶:“我這個周末去打高爾夫。”

業務員:“你每個周末都會有這麼豐富的活動嗎?”

客戶:“一般都會給自己安排一些活動,我還喜歡釣魚。”

業務員:“我也很喜歡釣魚。下個周末,我們一起釣魚吧?”

在這一問一答之後,你是否已經感覺到,雙方在此基礎上聊得更起勁呢?在這例子中,不管對方提出什麼問題,你都可以將範圍擴大,然後再從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點。打開和對方溝通的窗戶,順勢也達到了很好的共鳴效果。

妨礙共鳴的大礙往往就是雄辯。雄辯的時候,往往帶著一股氣。正如中國台灣非常有名的女藝人林誌玲,她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她感覺女人溫柔的力量非常巨大。舉個例子來說,解決一件事情,慢慢地說,溫柔地說,很大的事情都能通過溝通解決,但是如果一急,發脾氣地說,對方隻要感受到這股氣,便不會再接受。

給大家設計這樣的一個場景:

一家公司舉辦年會,給其中表現良好的部門頒發了獎勵。

年會間歇的時候,有個部門的員工跑上前來,對其中某位領導說:“為什麼我們部門什麼獎都沒有?你知道我們這一年是怎麼幹的!我們人最少,業績照樣完成了,這難道不值得獎勵?”

領導說:“因為你們的團隊在今年一年的日常考勤是倒數第一,你們不能拿獎。”

員工憤怒了,他說:“因為考勤就可以忽視業績,如果你覺得我們活該倒黴,我覺得工作沒法幹了。”

領導說:“你這個說法就沒有考慮到整個公司的利益,既然你不能理解公司的用意,告訴你,明年公司更不可能讓你們獲獎。”

員工說:“既然你這麼說了,我們不幹了,我們整個團隊沒法再留在公司裏了。”

領導說:“可以,我不接受任何威脅。”

事態就這麼惡化了。

這段對話中,我們會看到兩個人在話術上的欠缺。

我們這裏以領導這個角色為例,講一下正確的攻心話術。

領導應該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了解員工內心的煩惱。講話時要極為慎重,注意不要傷害部下的感情。領導可以通過經常鼓勵部下積極工作的方式來消除彼此間的對立。而且,這樣做還能讓部下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從而為公司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