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製造核武器幹嗎?要挑起戰端?攪亂世界秩序?或者,威脅人類生存?
這個,該打!
而且,還要邀約兄弟夥們通通都來打。
群毆!
正義啊,所以群起而攻之。
檢查的結果,伊拉克一粒核武器的原材料也沒有。不好意思,一個富饒美麗人民安康的國度,已被打了一個唏哩嘩啦,滿目的蒼夷。斷手斷腿的乞丐,比比皆是——被高科技導彈揍滴。
山河破碎,勞苦大眾流離失所。
落後就要挨打,還真就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在劉董事長的心裏眼中,自己早已強大。一來已經還定三秦,並有張良的計策,早已緩過氣來,還有蕭何的努力,府庫滿盈,兵源也充足;二來項董事長早到齊地平叛,田氏一族被幹掉一個,又來一個,幾經反複,項董事長正在焦頭爛額,此時此刻幹他屁股,相信這力能扛鼎的項貴族,就算三頭六臂,也會自顧不暇;三來自己正好撞上“正義”。有了“正義”,還怕難兄難弟們不來幫忙?
連韓同學都說了,強弱可以互為轉換嘛。
此時此刻的自己,底氣充沛腰杆兒硬矣。
據說,2000多年後的美帝國主義幹伊拉克,都要邀來兄弟夥們共同打劫。我劉富翁幹項貴族,當然也要叫上難兄難弟們一起享受。
“正義”幹叛逆,群起而攻之,天經地義。
誰讓這項貴族把義帝弄死?
幹他娘滴!
於是,劉邦下令,全軍為義帝發喪戴孝。
然後,激情上演鏗鏘檄文,口沫子橫飛慷慨激昂!廣發江湖令:邀請各路諸侯,通通發兵,共同剿滅亂黨逆賊,為義帝報仇雪恨——兄弟夥們快快來,這裏有巨大肥肉,有福同享嘛!
或許,這項董事長也得罪了些許同誌,或許,幹項董事長未必沒有另一杯的分羹?總之,各懷鬼胎,也各具利害,一時之間,旌旗碧空。還別說,這正義的大旗,還當真給力。各路大軍共計56萬人歸於劉邦麾下,於公元前205年,浩浩蕩蕩,殺氣騰騰,往項羽老巢彭城,奔襲而來。
彭城的主力,都被項羽抽去齊地平叛,守軍寥寥。這樣的守軍,也就防止幾個盜賊。遠遠瞧著殺氣震天的滾滾大軍,鋪天蓋地掩殺而來,早就腳底板兒抹油,逃之升天——溜矣。這給了劉董事長巨大空隙,基本上根本就沒有戰鬥,56萬人的大軍,摧枯拉朽一般,即刻占領彭城。
這打仗,也實實在在太過輕鬆。
嗬嗬,躊躇啊,此時此刻,劉董事長躊躇滿誌。
原來這項董事長不經幹嘛,還沒有過癮,竟然就在各路諸侯花團錦簇一般圍繞簇擁,春風得意進駐項王宮中,珍珠瑪瑙美人,輕鬆即悉數攮入懷中。
難怪,人們都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表麵強悍威風,不可一世,其實不堪一擊。隻要第三世界勞苦大眾團結一心,打破強權,還真就是不爭的事實。
風水輪流轉,這一刻,誌滿意得意氣風發,甚至不可一世,自然就轉集於劉董事長一身。開會,開會,並未艱苦卓越,居然就稀鬆平常地幹進西楚霸王的宮中,當然就要放鬆身心——開會。
開會,不僅可以慶祝勝利,更為顯耀的是,還體現權力嘛。
這事,真的令人開心,愜意啊。
看看我們的周圍,為什麼會有如此眾多的開會?
它當然就暗含了滿足領導虛榮的心理。
所以我說,我中華民族的開會,也有根深蒂固的曆史淵源。
劉董事長開會,其他的諸侯,還真不敢不來,不得已,舉杯吧!要分羹矣,賠笑吧!當然要分享更多的利益,先把劉董事長哄高興,敞開雙臂,熱烈地……慶功吧!現在劉董事長最大,如果舉杯慢了,好話少了,馬屁拍到馬腿杆兒上了……劉董事長發起脾氣來,依然是會取走項上人頭滴。
我算是弄懂了,在強權的麵前,沒人敢意氣風發強行出頭。
出頭的唯一後果,即刻就沒有頭。
槍打出頭鳥嘛。
項羽來了
消息傳到齊地,項董事長暴跳如雷。這沛縣出來混的劉亭長,穿了一件西服,就真的變成董事長了?給他一個臉麵,還真就蹬鼻子上眼,把自己當了領導第三世界窮苦人民鬧革命的偉大領袖?
他點了3萬兵。
3萬幹56萬?
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無論是誰,都知道,這是雞蛋砸石頭無疑。
但項羽不這麼認為,他笑笑,憨厚而自信:幹一鄉巴佬,3萬將士綽綽有餘。
隨後,星夜兼程,直撲彭城。
此時此刻,劉董事長正在彭城項董事長的宮中,興致勃勃地開會,不停舉酒祝辭,大有將革命進行到底之勢。一幫難兄難弟們,正在巴巴討歡,極盡吹捧之能事,真誠祝願劉董事長帶領勞苦大眾革命勝利,徹徹底底幹翻老項,功成名就,自己也好早日分羹。
正在熱鬧之際,也正在醉醺醺美滋滋的劉董事長,春風得意慷慨激昂演講之時,一小兵冒冒失失推開大門,而且動作不小,將那厚重的大門,推得哐當哐當。一眾人齊刷刷轉身——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如此巨大響動,一眾人當然就轉身,緊盯了那小兵。
劉董事長非常的不開心。
領導講話,你小兵冒冒失失推開大門幹啥?不想活了!厲聲吼問:你要幹啥?
小兵傻矣,哆哆嗦嗦:項羽來了。
劉邦疑惑:什麼?
嚇傻的小兵回過神來,大聲地:項羽來了!
啊?
不會吧?他不是在齊地平叛嗎?咋會也應我劉董事長的邀請,千裏迢迢前來——開會?於是,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胡說什麼,竟敢擾亂……
大概,他想說你竟敢擾亂軍心?隻不過,後麵的話,他沒有再說了。他突然發現,這本在群情激昂熱火朝天開會的浩大的大廳,頃刻之間,鴉雀無聲。因為,這裏除了還有那位小兵之外,就隻剩本人了。
所有開會的同誌,已經全無蹤影。
溜矣。腳底板兒抹油,溜之快,劉董事長的這幫難兄難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屬世界第一。就算奧運冠軍劉翔正在當場,也會自愧不如。
劉邦懵矣:這……
他還想發言,夏侯嬰衝了進來,沒有容他把“這”什麼說完,就已經把他老人家拽出了大廳,並迅疾塞進馬車,不等他說出任何話來,馬車已經衝出西楚霸王的王宮。
整個彭城,都是他帶領至此的革命軍人。不好意思,這些軍人不是在維持秩序,更沒有維護社會治安,是在爭先恐後倉皇逃命。
那個時侯的戰爭,可不比高科技如許發達的今天,美帝國主義還在海灣的軍艦上,在沒有一個士兵站在伊拉克土地的前提下,伊拉克軍隊就已經被其高科技戰爭武器,幹得七零八落肢體橫飛,失敗,也就沒有懸念。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卻必須靠人與人之間的肢體對決,充其量手裏拿把大砍刀,或者,舉一支紅纓槍,人,卻是戰爭取勝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人多,特別是壓倒性的多數,那就是戰鬥中絕對性的優勢。也就是說,項羽星夜兼程並一路勞頓帶來的3萬將士,就必須麵對劉邦麾下的56萬將士,一對一的揮刀砍,或者舉槍刺。
如此力量的對比,不用想,也知道誰占有了壓倒式的優勢。
56個人與3個人對毆,踩也把對方踩死了嘛。
但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劉領袖帶來的56萬人的大軍,不僅沒有踩死對方,倒被項勇士的3萬戰士,幹得滿地找牙,而且,還幫著項羽,自己把自己踩死,就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不是我不理解,是我們偉大的劉董事長自己無法理解。因為,當他出得項王宮來的時候,他的部隊,已經被自己人踩死一多半。剩下的革命軍人,更在沒命地逃竄。
他帶來的部隊,已經沒人能夠指揮,可以指揮的,就是這56萬人自己。此時此刻,劉領袖帶來的每一位同誌,都是指揮,指揮自己亡命鼠竄。
逃吧,項羽來了。
我的天啊,僅僅一句話:項羽來了。居然就將56萬人的大軍,退潮一般頃刻瓦解。
奇跡。
項同誌當真勇冠無敵,真還不是蓋滴。56萬人的大軍,在他3萬將士的麵前,那根本就是綿羊和豺狼的區別,不是一觸即潰,是不觸都潰。不是潰不成軍,是根本就潰不成綿羊,56萬頭綿羊,壓也把3萬頭豺狼壓死了嘛。
很可惜,3萬頭豺狼沒有被壓死,56萬頭綿羊,卻壓死了自己。
對的,與其說漢軍被楚軍打敗,不如說漢軍自己踩死了自己。據史料記載,因為爭先恐後地逃跑,漢軍自己把自己擠進泗水河被淹死的,就不下10萬人,據說,泗水河都被漢軍的屍體阻斷了。
這樣更好,逃跑起來更方便,無須架橋了嘛。
還好,劉董事長聽從夏侯嬰的指揮,不然,他就是那死人堆中的一個。
嗬嗬,如此場麵,連老天爺都在偷著樂。
如此的局麵,劉董事長已經無法收拾。
跑吧,兵敗如山倒。
此時此刻,劉董事長明白了一個道理,戰無不勝,不是人多,強弱的區分,也不是人多。盡管他已經擁有56萬人的大軍,在項勇士的衝擊下,他依然還是弱者。
擁有56萬大軍,不過就是擁有了56萬人的弱勢群體。
同誌們別笑,隻需看看你們的周圍,農民工與拖債欠薪的開發商幹仗,的的確確都是拍磚和木頭杠子,但哪一次不是農民工受傷?盡管農民工確實要多出很多。
弱勢群體,其實就是挨打的代名詞。
跑吧,屁滾尿流,形容的就是劉邦幹仗。
在這裏,我無意描述項羽如何的快馬加鞭千裏奔襲,也無意表揚項羽帶領他的勇士如何衝入漢軍營中,如入無人之境,任意踐踏蹂躪,究竟是何等的英豪?我隻是告訴了我親愛的讀者,一個結果。曆史證明,這個結果:項羽勝出。
不過,在夏侯嬰的傾力護送下,劉董事長逃出生天。而且還順帶救走他的兒子和女兒,也就是後來的惠帝和魯元公主。但是,他的父親劉太公和夫人呂雉卻成了項羽的階下囚。
這一仗,劉董事長乘虛而來,大敗而走。
劉董事長無疑是學習和模仿的高手,他就虛心向鑽胯同學學得經典一招,幹人屁股。
殊不知,韓同學一幹成名,劉董事長運氣背,一幹卻自取其辱。
所以我們常說,教條主義害死人。人家那麼幹,功成名就。劉董事長以為學到了精髓,也依葫蘆畫瓢,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狗,再加抱頭鼠竄和屁滾尿流。
囧喲。
識時務者為俊傑
劉邦僥幸,竟然在楚軍圍剿之下,逃到下邑。途中驚心動魄,也的確有驚無險,不僅在逃難的人群中,救下一兒一女,居然在亡命奔逃的過程中,還風流飄逸,那個讓後世同誌們驚豔悲憐的戚姬,就是我們偉大的劉董事長,在抱頭鼠竄的一個夜裏,遇到的傾情相愛的美人。
嗬嗬,偉大的人物,的確與眾不同,哪怕被敵人追得屁滾尿流,也不忘倜儻風流,而且,還有心情風流。的的確確讓人由衷佩服。
從往後曆史的發展看,這美人遇到劉邦,是她的運氣,因為她最終可以成為皇帝的夫人,自然集榮華富貴於一身;同樣地,遇到劉邦也是她的悲劇,因為她太得皇帝的喜愛,也因為她生下的兒子,又太過乖巧,喜愛和乖巧的後果,就危急了另一個人和她兒子的地位包括生命。
這個人,就是呂雉,她的兒子就是漢惠帝劉盈。
博弈的結果,戚夫人出局,而且死得很慘……最讓人難受不忍的是,她那乖巧的兒子趙王如意,也被生生毒死,年僅10歲。
當然,此為後話。
當時下邑的守將,是呂雉的哥哥呂澤,劉邦逃至呂澤的營中,大約也算暫時安全。畢竟項羽隻帶了3萬將士回救彭城,要鞏固和維護城中局勢,總得花一些兒必要的時日。劉邦也獲得暫時的喘息,其他的殘兵敗將,也陸續收攏結集。
劉邦之敗,敗於氣勢,敗於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巨大威懾力。所以,一句項羽來了,他即全軍潰逃。強弱的對比,除了人多之外,還要看領隊的底氣,領隊都底氣不足,隊員自也一片散沙,所謂人心齊泰山移,人心不齊,人多,就是倒黴纏身,麻煩不停。
盡管當時的劉邦麾下是56萬人的大軍,其實,不過就是拚湊起來的56萬烏合之眾。表麵尊奉劉董事長為最高總司令,結果任然還是各自為政。
戰爭的慘烈告訴我們,一個人逃跑,引起的巨大麻煩,就是整個大軍如同決堤的黃河一樣,全軍潰逃。當全軍潰逃的時候,無論是誰,都沒有辦法力挽狂瀾於既倒。
劉邦也不能。
我相信,劉邦在攻入彭城之時,就應該想到了防守。畢竟,彭城是項羽的老窩,老窩被端,他會不急得跳腳?救援,不過就是早晚的事情。
有兩件事,劉邦沒有想到,劉邦的謀士們也沒有想到。第一、項羽回援的路線;第二、項羽回援的速度。所以,在所有的人都認為那個地點和那個時間,不會出現項羽的時候,項羽出現了。
按常規,就算項羽回援,也應該從彭城的東邊打來,但不是,項羽從彭城西邊的蕭縣殺了過來;按時間推算,大隊人馬千裏奔襲,無論如何計算,不會這麼快。但項羽不按規矩出牌,他讓大隊人馬繼續攻齊,自帶輕騎3萬千裏回援。
速度之快,肯定超出了劉董事長包括他所有革命同誌的想象。同時,也沒有人會想到,項羽的膽子,竟然大到敢用3萬攻擊56萬。
出奇製勝。
項羽的攻擊,與其說是在攻擊56萬人的大軍,不如說是在攻擊56萬顆散沙一樣膽怯的心。顯然,項羽在回援之前,就看清看準了這一點,所以他認為3萬幹56萬,綽綽有餘。
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劉邦的軍事才能與項羽相比,顯然不在一個重量級上。
所以,當項羽殺進彭城的時候,劉邦還在醉醺醺召開難兄難弟慶祝會。
打人要打措手不及。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劉邦,包括劉邦帶領的大軍都還在歡慶勝利的時候,項羽殺了進來。就如同大型體育場正有N多萬人狂歡,人頭攢動群情高昂,場中央卻飛來炸彈,而且,炸彈還一連串地不停的爆炸。炸彈的威力無需多大,但嚇得正在狂歡的人群,先是六神無主,隨即自相踩踏,就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56萬人的大軍,集中在古代那個時侯的一座小小的城裏,肯定比體育場中狂歡的人群,要多出很多,陡然之間六神無主,並倉皇逃竄,連老天爺都沒有辦法讓他們安靜下來,何況人的力量。劉邦也隻能自顧自地亡命天涯。
還好,他逃至下邑,收集殘兵敗將,在楚軍的追擊下,又倉皇逃至滎陽。還好,他有蕭何,蕭何在關中為他征集並送來一批軍援。又急召韓信救援,還好,韓同學當真軍事天才,他將殘兵敗將們重新排陣,竟然就擋住了項羽。
劉邦兵敗,難兄難弟們也就一哄而散,諸侯們紛紛轉投項羽。有一句話說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弄了半天,還是項大哥力量大。這世界,誰強悍,誰老大,項董事長一聲吼,劉董事長即滿地找牙,強弱自明。我們大夥兒,還是心甘情願在項董事長您的英明領導下,繼續革命。
這個時候,誰都想不到,還有一麵為義帝複仇的正義大旗。
保命要緊,誰還在意那大旗的正義?
本來就是拉虎皮做大旗,欺騙窮苦老百姓。在保存實力和保全生命麵前,那個所為的“正義”,其實非常的蒼白。
這世界,就是強權的世界。
誰強權,誰就正義。
劉董事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劉董事長不容易生氣,他的脾氣,其實相當的好。當他剛進關中駐軍灞上的時候,項羽想要幹掉他,他沒有生氣,他隻是膽顫心驚怕得要命;當他被項羽分配進漢中搞開荒扶貧的時候,盡管120萬個不情願,他還是沒有生氣,他隻是燒了棧道表示服服帖帖;當他在彭城被項羽幹得抱頭鼠竄滿地翻飛的時候,他依然沒有生氣,隻是嫌老媽生他的時候,腿腳杆兒生得太少,跑得不快。
但是,這一次,他生氣了,因為難兄難弟的背叛。
背叛,是要懲罰滴。
盡管,他所在的滎陽,其實已經被項董事長圍困,但是懲罰背叛,依然還是提到了議事日程。早在劉邦從下邑逃至滎陽的途中,就曾經感慨,項董事長的確強悍,他甚至生出不在覬覦天下,將關外的土地全部捐獻出來,換來革命同誌,與他共同抗擊項羽。
張良告訴他:你可以封給三個哥們兒。
劉邦問:哪三個?
張良“曰”:韓信、彭越、英布。
所以,人們常說,運籌帷幄,張良第一。在當時那個逃難的情況下,他就看出了,隻有這三個哥們兒與劉董事長共同抗擊項羽,強弱就可以自動轉換。
這中間,其實有一個問題,當時的狀態是:韓信為自己的將領,彭越是抗擊項羽的遊擊隊司令,英布是項董事長的屬下。前兩人接受劉邦的分封,恐怕不會有什麼問題,多半還會歡歡喜喜。但是,那個時侯的英布,本就是西楚霸王分封的九江王,他也會接受劉董事長分封?
張良回答:會。
曆史證明,英布還真就接受了。
劉邦也“曰”:子房英明,我聽你的。
張良即刻分辨:不對,是領導高瞻遠矚,我不過就翻了翻嘴皮。
這就是著名的“下邑畫策”。
反正,關外的土地本就與自己無緣,被項羽幹得屁滾尿流,那土地是他的嗎?於是,劉董事長即刻運作,把不是自己的土地,分給哥們兒。
聰明,一紙空文,把人家的土地當著獎品,獎勵給奮勇殺敵的革命戰士。
既然韓信是應該分封的哥們兒之一,懲罰背叛,他自也當之無愧。公元前204年,韓信再次出征。他的第一個目標,是魏王豹。
魏王豹在劉邦還定三秦之後,即審時度勢,歸順劉邦。當劉董事長廣發江湖令要為義帝複仇的時候,這位同誌也認為跟著劉董事長幹革命,前途光明。所以積極響應偉大號召,帶著自己部隊跟隨劉董事長一路進討至彭城。
可是,還沒有來得及分到勝利果實,即被項董事長3萬將士,幹了一個屁股開花。這讓他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包括魏國的前途。就如同我們今天所說,一不小心站錯了隊,跟錯了人,則前途自會與光明無緣。
對比之下,西楚霸王的強悍,包括對人心的威懾,有目共睹,而且親身感受,這個時候改換門庭,顯然還能趕上末班車。於是,找了一個合理的由頭,離開滎陽回魏地。回到魏地的魏王豹,即刻截斷與滎陽相連的河口——黃河東岸渡口,並派重兵把守。隨即宣布降楚。
弄了半天,還是跟著項董事長的鬧革命,要踏實很多。
至少,不滿地找牙,屁滾尿流嘛。
其實,這位同誌的背叛,對劉邦來說,還不僅僅隻是麵子難看的問題,更有要命的問題是,魏王豹所控製的地區十分重要,從魏國西進可以威脅關中,南下可以截斷漢軍糧道,與楚軍形成對漢軍的夾擊之勢。弄不好,自己就會在西楚霸王和這位背叛者的夾擊下,成為甕中之鱉。
討伐,顯然必須。
那個時候,魏王豹有10萬多人馬,而劉邦滎陽的守軍,收集的殘兵敗將和蕭何送來的關中子弟,加起來也不過10多萬人,這一些人的重要任務,當然要阻攔項羽的進攻。也就是說,要去討伐魏王豹的軍隊,沒有幾多。劉董事長認真看了看,自己的將領,如果要以少勝多,隻有一個人可以勝任,這個人無可爭議地是:韓信。
韓信從滎陽帶出的這支部隊,究竟幾多人?我查過N多資料,的確沒有查到具體的數字,但是,我們比較清楚的是,劉邦的手上,一共就10多萬人,而他必須得守住滎陽成皋一線,不然,他就離玩完不遠。這個時候,項羽已經與齊地和解,又得原來劉邦同夥的投降,大軍壓境,勢必消滅劉邦。
總之,劉邦撥出了一支部隊交與韓信,這支部隊的人數,無論如何計算,都不可能大於魏王豹的部隊。道理非常簡單,劉邦必須得有想當的兵源,保障他的生命線。
其實,就韓信而言,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在人數的多多,而在戰鬥過程中靈活多變與出奇製勝。
這一次,無論韓信部隊人數的多少,擺在他麵前的一個基本上無法戰勝的巨大困難,那就是要飛躍天險——渡江作戰。
這一狀態,又是優劣分明的狀態。在人數上,人家多出他數倍,在地理位置上,人家扼守天險,而且以逸待勞。韓同學還能再建奇功?當然,還有那位識時務者魏王豹,是否真為俊傑?
我中華浩瀚然的曆史,其實就是人才博弈的曆史。
誰勝誰負,誰能笑到最後?
我們拭目以待。
陽謀陰謀
這個時候的韓同學,早已經不是籍籍無名的韓同學,因為暗度陳倉的聲威大震,普天之下除了項董事長還不拿正眼瞧他之外,其他的同誌,其實早已經聞之膽寒。魏王豹聽說韓同學帶隊,當然重視之下還是重視,他派出大將柏直帶領重兵,扼守黃河渡口。
臨晉津,位於今天山西永濟西,是韓信進軍必須經過的一個黃河渡口。當韓信領兵到此的時候,這裏已經早被魏軍大將柏直封鎖,並在東岸的戰略要地鋪板布防重兵,嚴陣以待。其嚴密的程度,就算飛一隻鳥過去,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但韓信卻笑了,是冷笑,更是不屑的笑。他笑的理由其實非常簡單,打仗要靠腦子,單單重視再加嚴防死守,恐怕的確可以不讓一隻鳥飛過,但要在戰爭中獲取勝利,肯定遠遠不夠。
他下令紮營,並在四周插滿軍旗,還弄來一些船隻,讓大隊士兵在黃河邊上大張旗鼓操練,軍號吹戰鼓擂,熱火朝天——動靜搞得非常的大,就生怕對方不知道他要渡河似的。
嗬嗬,恐怕同誌們都在笑了,這小子要使壞。
是的,他要使壞——我們都知道了,隻是柏直不知道。他正在聚精會神地關注,西岸革命將士的渡河演練。卻不曾想,韓同學已經悄悄地幹活,大部隊卻在這個當口,溜至黃河上遊的夏口,以木料和瓦罌(類似大型瓦罐)紮成的木罌,其實就是木排——在夜幕的掩映下,偷偷渡河。
隻留下灌英帶了不到10000人,在黃河邊上呐喊,吹軍號擂戰鼓,就是沒有戰船駛過來。到這裏,就有點兒與暗度陳倉類似矣。因為就在柏直歡歡喜喜等著漢軍渡河,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幹得對方屁滾尿流的時候,他的屁股——安邑,已經落入韓信手中。
這小子的腦袋,大約與榆木無異,章邯就這樣被韓同學幹過一次,他居然沒有任何的警惕,照樣地依葫蘆畫瓢,仍然緊盯著黃河渡口,卻翹了肥豔豔的屁股不設防。韓同學可沒有學會心慈手軟,當然會幹他一個屁股開花。
隨即,韓信進逼魏都平陽,魏王豹慌了手腳,即刻起兵阻截,又急招柏直救援。好了,柏直還在途中,自己就變成了俘虜。更讓人傷心的是,他還成了招降柏直的工具。
囧喲。
俊傑沒幹成,倒幹成了階下囚。
這一戰,我們敬愛的韓同學又在我中華軍事史上添上光輝燦爛的一筆:聲東擊西。
人的命,天注定。我們中華民族的很多同誌,總是有了那麼一滴滴兒的能力,一不留神還做出了一點點兒的成績。即刻便自我膨脹,以為老子就是天下第一。所以,某些老弄不清楚自己姓甚名誰的同誌,一幹上鄉領導,即刻就要將其衙門修建得如同天安門。
殊不知,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你老人家又能坐上幾天?
其實,這魏王豹如果沒有一看相算命的婆娘多嘴,也會自認幹一魏王終老,一定還是非常開心愜意的一生。關鍵的問題是,偏偏那看相算命的老婆娘(世人稱之為許負,古語中,負與婦通),居然指著他的一位名叫薄姬的小妾,信誓旦旦:生的兒子,正好就是皇帝。
魏王豹驚喜:兒子是皇帝,兒子的老子會是什麼?
許婆娘不說,但魏王豹自會推理:當然就是老皇帝嘛。
嗬嗬,連菩薩都笑了,這位老同誌不動腦筋。兒子是皇帝,兒子的老子當然就是老皇帝,關鍵的問題是,魏王豹正好就是這兒子的老子嗎?
未見得。
聽了這話,不動腦子的魏王豹,居然鴻鵠之誌油然騰升。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真是那料?所以,當劉邦彭城之敗後,即刻叛漢聯楚,目的還是希望中立,楚漢相爭,弄個兩敗俱傷,最好頭破血流奄奄一息——哈哈,你們都幹不動了哈,俺來坐收漁利。那皇帝的寶座,離自己就不會太遠。
願望都是非常理想滴,就是離現實太遠。在人家還沒有兩敗俱傷之前,也在小妾還沒有受孕之前,卻先被韓信幹趴下——不僅沒有漁利可收,自己卻變成了階下囚,小妾也被劉邦卿卿笑納。
不好意思,N年後,這位名叫薄姬的小妾,還當真就生了兒子,而且,按照看相婆娘許負的預言,鬼使神差,倒還當真做了皇帝,竟然還是我中華民族著名的英明皇帝——漢文帝。
隻不過,這皇帝,與魏王豹沒有滴滴兒的絲毫關聯。因為他的基因、血緣包括老子,都他奶奶滴——通通變成了劉邦。
囧喲,前有沛縣縣令作嫁衣裳,後有魏王豹步其後塵。
這劉邦,包括劉邦兒子的運氣,當真就是沒蓋滴——這老天掉餡餅,就專往這爺兒的頭上砸。
當然,這是後話。
還別說,這許婆娘的預測功能,還當真準確。
怪不得,我中華大地如此眾多的善男信女,對那看相算命的神漢巫婆,捧若神明,原來的確有如此N多讓人無法解釋的預測案例,縱貫我中華文明史冊。
此時此刻,盡管韓同學一路高歌猛進,可劉董事長卻在艱苦卓越至焦頭爛額——被項羽揍滴!此時的滎陽,其局勢想當險惡。在一年多的時間裏,當項董事長對滎陽成皋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狠打猛衝之後,終於發現了些許門道。這位從沛縣出來混的劉亭長,這麼經打,原來他的軍糧源源不斷!到這個時侯,項董事長明白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打仗,其實就是打經濟,你把糧道給他卡死,看看這劉亭長還能堅守幾多?
調整戰略,專攻糧道。
糧道一斷,劉董事長受不了矣。打過仗的同誌,恐怕都知道,軍隊裏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是不可以沒有糧食。沒有錢,最多不出門瀟灑;沒有新衣,破衣服照樣穿;沒有糧食,不好意思,革命將士一定堅持不了幾天,要麼逃跑,要麼投降,要麼直接造反。
慘乎!
眼瞅著就要斷糧,劉董事長焦急啊,真的就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萬般無奈之下,談判。
有的時候,談判是目的,但更多的時候,談判就是手段。劉董事長的這次談判,究竟是目的,還是手段,我還真不好說,因為談判破裂。
劉邦提出一個建議:以滎陽為界,以西的土地歸漢,以東的土地歸楚。
項董事長斷然拒絕。
因為他有範增。範大叔就“曰”了:現在的劉亭長,就是一熱鍋上的螞蟻,一顆糧食都沒有,他能堅持多久?一旦放虎歸山,待他糧食多多兵源充足的時候,豈不又是一頭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