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如何讓同事覺得你並不“嫩”(1 / 2)

第7章 如何讓同事覺得你並不“嫩”

現在的新職員,對社會接觸比過去早得多,接受新東西也快,社會閱曆較豐富。可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與周圍的環境還沒有磨合好,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不適應,往往麵臨人際關係的危機。要達到做好新工作的目標,就需要和同事配合,不要讓同事覺得你太“嫩”。

“嫩”的現象

現象一:過於稚氣。有一次,小蘇給外地的供應商彙款,兩次把單據填錯,結果彙款都被全數退回,最終還是其他老職員出馬才弄好。看著她慌張的模樣,別人也不好意思責備,可小蘇還是哭得梨花帶雨。對於一說就哭的小蘇,同事背後都在偷偷地笑。

現象二:愛表現。小徐是德語專業畢業的,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德語。由於在公司裏沒有專業的“用武之地”,小徐有些不甘心這樣的狀況。平時和同事交流或者開玩笑的時候,有事沒事小徐總會說幾句德語。如果在場的人聽得懂還好,問題是同事中沒有一個懂德語的。小徐也不顧這樣的表現會讓同事產生什麼樣的反應,幾乎每隔兩三天,她都會在同事麵前打一兩次完全說德語的私人電話。小徐這樣表現自己,每個同事都會覺得未免太過頭了。

現象三:敷衍了事。在漫長的準備階段,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廣告宣傳、招商、租借場地和物品,不斷給參展商打電話確認細節問題。這份工作看似簡單,可整天打電話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小張受不了了,就開始應付差事。每當同事問她或者說她的時候,她才開始打電話。由於小張就像算盤一樣撥一撥就動一動,不撥就不動,公司裏沒有哪個同事喜歡與敷衍了事、工作態度不佳的小張共事。

這些職場現象告訴新職員,凡事都應有個尺度。人在職場,不可能像在家裏或在親屬中那樣,所有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職場規則有成文的也有未成文的,需要新職員自己去摸索,不過做任何事,至少應考慮別人的立場。

認清自身能力,克服弱點

新加入公司的人,要養成善於思考和反省的習慣。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相對於老職員來說,新人智慧不足,少了一些社會曆練和工作能力,常會說錯話,做錯事。現在的新職員嬌生慣養,較為浮躁,做錯了事情還要人哄著。職場中,許多新職員工作的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的品質都不夠。公司畢竟不是幼兒園,一名新職員在上班的地方有脾氣,企業還敢留你嗎?

為什麼會有試用期?企業就是看看新職員是不是像自己所說的那麼好,能不能適應公司的工作以及環境,看看新職員的能力如何。同時,也是給新職員一段時間,體驗一下新的工作環境,看看合不合自己的“口味”和愛好。其實,試用期體現的是公平原則,那就是合則聚,不合則散。

一般剛畢業的學生對自己的實力,對環境的認識都不是很到位。企業會對“新人”要求較嚴格一些,同事也會有一些善意的批評或者建議,這些都是為了讓新職員更快地成長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工作機會是給有工作經驗的人準備的。

有時,新職員認為自己已做得很好,卻得不到同事的認可。這時,新職員一定要反思自我,多關注細節問題,發現自身存在的“小毛病”,克服自身的弱點,虛心、誠懇地接受意見,不要再沒犯類似的小錯誤。同時,新職員一定要積極一點,給同事留下勤奮、努力、有上進心的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