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該承擔的責任才承擔(1 / 2)

第18章 該承擔的責任才承擔

許多職場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做了許多本不需你做的事情,還以為在幫別人的忙,是行俠仗義之事。其實,是費力不討好,因為你給他人造成了威脅。記住:該承擔的責任才承擔。

工作中的“越位”

越位一:小璿長的俊俏,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在跟外商談判中,小璿時常出麵。小璿的上司——部門經理比小璿遜色一些,學曆、水平和能力好像也沒有小璿高。有一次在她倆跟外商談業務的晚會中,小璿得意地跟外商頻頻舉杯,用英語跟外商海闊天空地閑聊,把自己的上司冷落一旁。晚會結束時,小璿搶在上司前麵跟外商道別,令上司滿臉不高興。沒過多久,小璿就被調到外公司裏不太重要的部門。後來才知道是上司跟公司領導說小璿太浮淺,不適合做銷售業務。經朋友點撥,小璿知道自己犯了職場忌諱的“越位”。在新部門,小璿吸取教訓,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對上司恭敬有加。與客戶談判時,小璿在一旁保持沉默,在適當時候為上司“補台”,如上司一個關鍵條款忘記了,小璿及時提“台詞”,而不搶“鏡頭”。在應酬場合,小璿以上司為中心,恰到好處地引用上司的“語錄”,而不喧賓奪主。小璿的謙虛謹慎博得上司的信任和賞識。兩人在一起喝咖啡的時候,上司說小璿當她下屬有點委屈了。後來,這位上司極力推薦小璿任另外一個部門的經理。

越位二:辦公室裏的一位同事請假去讀德語強化班,隨後將出國探親三個月,她走後有五個月職位空缺。其他同事都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此時,方穎站起來說:“不如我先處理職位需負責的工作,以等公司找到合適的人選。”沒過一個月,方穎忙得隻想倒頭大睡幾天。每天,方穎都在日曆上劃框捱日子,等候同事的歸來。領導似乎也忘了招驀臨時人員的事。五個月過去了,傳來的消息是同事準備留在德國,正在申請當地的語言學校,對於國內的這份工作,她隻有說“Sorry”。方穎做兩人的工作拿一份薪水已經五個月了,眼冒金星的她後悔自己當時做事不經大腦。隻得旁擊側敲地暗示領導盡快招聘人來補缺。

工作要主動,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積極”表現。辦公室的微妙人際關係是一麵三棱鏡,你希望出現的形象與他人看到的現象常常是不一致的。所以你要審時度勢,繞開某些“積極”表現的陷阱。

職場禁忌:非份內工作適可而止

在職場中,“越位”現象主要發生在處理同事和領導的關係上。對於同事和主管的工作,主動做一些幫助,有利於職場關係的協調。可如果不懂得適可而止,這種“樂於助人”“積極表現”就是“越位”“越權”了,就成了一種“挑釁”。

在企業中,誰做什麼工作,都是有一定分工的。過多地幹預別人的工作,會破壞別人的工作隱私權。尤其是主管,有些工作本來是他的身份去做或者去決定的,你積極去做,甚至代替他決策,無形中就把自己放到了一個與主管對立或者競爭的位置。在這樣的情況下,別人就會對你的工作熱情有成見,甚至戒心。

作為下屬的小璿一開始沒有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在公眾場合使上司陷入尷尬的處境,上司當然不願意把這樣輕易“越位”的下屬留在手下,勢必會不動聲色地給她“穿小鞋”,小璿打起鋪蓋走人也是早晚的事。方穎在工作中無節製出力,不是份內的事也積極表現,這很容易給別人造成錯覺,以至於累到透支健康,卻得不到一個人的同情。假如方穎因主動請纓而得了雙薪,也不會換來掌聲,因為其他人會覺得方穎侵犯了他們可以收入賬中的一份利益。方穎完全可以像其他同事一樣:靜候上司來平均分派職位空缺者的工作,讓大家責任均沾、利益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