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說話謹慎易安身(1 / 3)

第五章  說話謹慎易安身

一個迷路者向一個過路者問路:“對不起!請問這兒是哪裏?”“你現在正在一條分岔路上,”路人說,“先生,我猜你一定是從事IT行業的。”迷路者回答:“我就是不知道該往哪條岔路走才問你,顯然你給我的答複很技術性,但完全沒有用?”“先生,你一定是做管理的。”路人說,“因為你不知自己在哪?也不知自己應往哪兒走,但你卻希望我幫你解決問題,你現在的處境和先前沒有兩樣,但責任已歸咎在我身上!”迷路者聽得不厭其煩:“我是在向你打聽方向,不是向你彙報我自己,你到底知不知道該怎麼走啊?”路人聽了以後也很氣憤:“一條路走錯了不打緊,人生的路走錯了可就算完了,你認為我向你指明路的方向重要,還是指明人生的方向重要?”……

結果,這位迷路者和過路者說話都不講究嚴謹和慎重,一場本應很輕鬆的問路演變成一場激烈的爭論。所以,在生活中,與同事、領導相處,說什麼,怎麼說,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都應“講究”。

1、學會與上司“推杯換盞”

在一個企業中,隻有老板一個人沒有上司,其他所有人都有上司。有人總有這樣一種看法:隻要我做好自己的工作,處理好自己和老板之間的關係就夠了,至於上司,雖然我服從他的管理,但他卻沒有讓我升職或加薪的權力,所以當我在跟他講話時,就不必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了。殊不知,上司才是你最不應該得罪的人,一旦你在語言上得罪了或冒犯了他,就可能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上司之所以能成為你的上司,說明他無論是在工作能力方麵,還是在人際關係的處理方麵,都有一定的長處。工作方麵長處倒不算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風格,隻要做好了分內的工作就可以了,但如何與上司談話就是一門很高的學問了,有時候,一句話說不好就可能得罪上司。

一個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進入一家公司的策劃部,他的上司是一位名叫性格略帶敏感的女士。一天,這個年輕人回到家以後,才發現自己的鑰匙落在了辦公室,於是趕快回到辦公室去拿。當他走進辦公室以後,才發現上司還在加班,年輕人像平時跟大學同學說話那樣,對上司笑著說了一句:“咦?你怎麼還在啊?”上司聽了以後,以為他的意思是在說“你為什麼不早點走”,因此臉色一下子就變了,對著年輕人吼了一句:“現在我就走!”

年輕人知道上司理解錯了自己的意思,於是趕緊向她解釋:“我這張嘴真笨,本來是怕您太辛苦,想讓您休息一下,但話從嘴裏說出來就變味兒了,真是該打。”上司“嗯”了一聲算是回答,然後自顧自走了,留下了呆呆發愣的年輕人。

令一個人受傷的方法有多少種,在言語上得罪上司的情況就有多少種,上麵的例子隻是其中一個方麵罷了,那個年輕人能夠及時道歉,已經最大程度上消除了上司對他的誤解,如果那位女上司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就會慢慢原諒這個魯莽的年輕人。

但是,有些時候,你得罪上司的原因並非一言一行,而是在長期工作中慢慢形成的,例如:

當上司走到你跟前跟你談話時,你一直都坐在椅子上,從來都沒有想到過自己站起來,讓上司坐下;

當上司詢問你工作情況時,你要麼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要麼是一句簡單的肯定或否定回答;要麼就是編造各種理由為自己的工作上的失誤進行辯解,

在公共場合遇到上司的時候,要麼是熱情過度,顯得亢奮、癲狂,要麼是過於膽怯、猥瑣,甚至裝作沒看見;

當上司出現失誤的時候,你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聲指責他;

當你覺得自己工作辛苦、勤奮,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以非常激動的態度向他提出升職或加薪的要求時;

……

當這些情況發生的時候,你怎能給上司留下好印象呢?如果你不幸遇到了那種喜歡給自己不喜歡的員工穿小鞋、打小報告的上司,那麼,你就要做好迎接一切打擊的準備了。

其實,要想討上司的喜歡也並非難事,重要的是讓他看到你身上的閃光點,比如講禮貌,比如說話委婉有道理,比如不卑不亢地處事作風……

此外,還要盡量學習上司身上的優點,了解上司的性格、習慣、興趣愛好等各方麵的特點,這樣才能夠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恰當地與上司對話,讓上司喜歡而不是討厭自己。

2、別和同事談隱私

隻要是與你工作無關的事情,都可以被稱為隱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這些隱私也許會讓你感到快樂,也許會讓你感到痛苦,你可以向家人傾訴,向朋友的傾訴,甚至向一個陌生人傾訴,但就是不能向同事傾訴——你可以把同事當作朋友來看待,但他不是可以讓你傾吐隱私的那種朋友。

但是,很多人在跟同事交往的時候,往往是幾句“交心”話一說,就在不知不覺中把對方當成了知己,於是,自己的家庭、愛情,甚至是工資收入、與上司的私交、對領導和同事的意見,統統告訴了對方。中國人有句俗話,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放人之心不可無。”因為你們是同事關係,在平時的工作中雖然有合作,但更多的時候還是競爭,遇到一些心術不正的同事,他就會把你的隱私當作攻擊你的利劍,讓你嚐嚐自掘墳墓的滋味。

瑪麗在一家小公司上班,詹妮是她的同事,兩個人平時相處的不錯,所以有什麼話瑪麗也願意向詹妮講。日子過得很平靜,瑪麗戀愛、結婚,詹妮都幫了不少忙,所以當瑪麗到醫院檢查,得知自己就要當媽媽的時候,趕緊在第一時間通知了詹妮。正當詹妮向瑪麗表示祝賀的時候,這家公司倒閉了。

沒有辦法,兩個人隻好開始重新找工作,她們聽說一家公司正在招人,就同時去應聘,負責接待的考官聽說他們是舊同事,臉上頓時現出了奇怪的表情。

不久,瑪麗接到了讓她第二天去上班的通知,她非常高興,又是在第一時間通知了詹妮。但是,等到瑪麗來到這家公司報到時,接待她的又是那位考官。這次,考官直接問道:“你是不是懷孕了。”

瑪麗十分奇怪,考官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考官看出了瑪麗的疑問,於是就向她解釋道:“你那位舊同事詹妮小姐剛才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恕我直言,小姐,如果我不知道這件事也就算了,但既然我知道了,我就不能留下你了,因為我不想有人來公司半年就請產假。”

接著考官又對瑪麗說道:“你們兩個競爭一個工作崗位本身就是一種競爭,我很奇怪,你為什麼要把她當成朋友,並且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告訴她呢?”

直到這時,瑪麗才明白是詹妮在背後捅了自己一刀。

你可以把同事當成普通朋友來相處,但千萬不能把對方當成知己,政治家們都相信一點,那就是“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為了獲得利益,即使你對同事再好、再坦誠,同事也可能會在背後捅你一刀。仔細想想,你把自己的隱私告訴同事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兩個人聊天,聊什麼內容不可以呢,為什麼非要聊自己的隱私呢?在職場中能否生存和發展,並不是由你的同事決定的,而是由你的工作成績、由你的老板來決定的。如果你的隱私被同事告訴了老板,那麼你還有好日子過嗎?

一個女孩兒在剛剛參加的時候,暗戀上了自己的上司,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同辦公室裏的一個“知心姐姐”,結果沒過多久,整個公司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隻要她一出現,大家就會用一種非常奇怪的眼神去看她,結果使她在工作上出現了好幾次錯誤。老板把她找來,隻對她說了一句話:“我招你來是讓你做工作的,不是讓你來談戀愛的。”然後就把她辭退了。這個女孩兒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全都是因為她的隱私傳遍公司以後,給老板留下了非常惡劣的印象。

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把自己的隱私告訴同事,就算你的工作情緒因此受到可很大影響,也必須要克製。

3、及時讓步顯風度

寬容、忍讓是做人的美德,它不光體現在原諒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忍受別人對自己的指責這些方麵,當與人發生爭執的時候,明明是對方錯了,你卻能夠及時讓步,中止爭吵,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大衛到一座小鎮旅遊,住進了一家看起來很幹淨的小旅館,晚上大衛發現房間裏有一隻老鼠,一打開燈,老鼠就跑了;燈一關上,它就又跑出來,就這樣,大衛一夜都沒有睡好。

第二天早上,大衛氣呼呼地向服務員投訴,哪知服務員根本就不承認旅館裏有老鼠,兩個人因此爭論起來,這時很多人都對大衛說:“先生,肯定是你搞錯了,這家旅館剛剛裝修過,根本不會有老鼠。您大概是看錯了吧?”大衛正在氣頭上,見人們不肯相信自己的話,就出門買了一隻老鼠籠子回來,對服務員說:“看著吧,今天晚上我就把老鼠抓給你看看。”

晚上,大衛用一塊牛排做餌,抓到了那隻老鼠,把它關進了一個小籠子裏。他準備第二天早上就把老鼠籠拎到服務台,證明自己並沒有看錯。

半夜,大衛躺在床上,想象著服務員看見老鼠以後會是什麼表情。突然,他覺得自己這樣做很無聊,而且簡直是在自貶身價——如果真的這樣做了,他肯定會被人當成一個器量狹小,毫無風度的人。想到這裏,他打開老鼠,把小老鼠放走了。

第二天,大衛來到服務台,把空的老鼠籠子遞給了她,這時,服務員也對他報以微笑,好像昨天的爭執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有的時候,爭吵是根本沒有意義的,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同時也讓自己窩了一肚子火,如果能夠像大衛一樣,及時做出讓步,就能夠讓本來劍拔弩張的形勢恢複平靜。如果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肯讓步,那麼隻能給彼此之間製造更大的麻煩。很多人都看過“鷸蚌相爭”這個故事,鷸鳥想啄死河蚌,卻被河蚌夾住了尖嘴,雙方誰也不肯讓步,結果都被一個漁翁捉住了。更多的時候,一旦當你與別人產生爭執,隻會自降身份,給別人留下非常惡劣的印象。

湯姆是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但他也有缺點,就是性情急躁,爭強好勝。大學畢業後,他到一家大公司去應聘經理助理的職務。他想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就提前趕到了這家公司,想第一個接受麵試。這時,有個看起來非常粗魯的年輕人約翰走到湯姆麵前,說自己趕時間,想先進去麵試,湯姆當然不肯答應,於是兩個人開始了激烈的爭論,就在兩個人差點打起來的時候,主考官走了出來,微笑這對兩個人說道:“兩位先生先商量著,我要叫別的人先去麵試了。”然後,就把排在湯姆和約翰後麵的求職者叫進了考場。

結果不難想象,兩個人誰都沒能應聘上這個職位。

當你和別人產生爭論以後,就像麵對麵地站在一座獨木橋上,如果想安全過橋,就必須有一方退回去,等一個人先過去,然後自己再過。但是,出於好勝心,又沒有人想退回去,那就隻能互相推搡,其結果必然是雙雙掉進河裏。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跟別人產生爭執,都是由於自己愛生“閑氣”,其實,隻要靜下心來想想,你及時讓步是解決爭端的一個好辦法,不管自己是對還是錯,及時向對方讓步,趕快讓爭論平息,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風度,更重要的是能夠盡量減少自己的麻煩,使自己騰出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4、得了便宜莫賣乖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類人,明明自己得到了好處,卻還要賣弄乖巧,表現出一副無賴、諂媚的嘴臉,人們對這種行為有一種形象的說法——“得了便宜賣乖”,毫無疑問,這種行為是讓人反感的,所以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千萬不能表現出這種態度,否則就會引起別人的記恨,進而給自己惹來麻煩。

瑞德剛剛進入公司的時候,他那風趣的談吐總是能讓大家開懷一笑,所以他很快就被同事接納了。一天,辦公室裏的妮娜晚上宣布要請大家吃飯,因為她馬上就要當新娘了。一頓大吃大喝之後,瑞德對身邊的人說:“今天的火雞味道可不怎麼樣,我簡直都無法下咽。”其實,在吃火雞的人中,就屬瑞德吃得最多。第二天,瑞德的話就傳到了妮娜的耳朵裏,妮娜非常生氣,婚禮那天也沒有請瑞德參加。

不久,大家發現瑞德這種“得了便宜賣乖”的情況越來越多,比如他過生日那天,經理送他一條領帶,他就拿著領帶對同事說:“我家有好幾條這樣的領帶,不過平時不戴而已”;還有一次,瑞德被評為“最令客戶滿意的員工”,當大家都向他表示祝賀的時候,瑞德撇撇嘴說:“我才不稀罕當什麼最令客戶滿意的員工,我倒寧願做個普通人。”

打這以後,大家對瑞德的態度開始變了,如果沒有工作上的事情,誰也不會主動跟瑞德聊天,盡管瑞德在工作上表現不錯,但最終還是某些原因被辭退了——這其中就包括不能搞好同事之間的關係。

當你因為工作出色而受到獎賞時,不管同事是否出自真心地稱讚你,都不應該表現出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更不能把自己受到的獎賞說的一文不值——你幹得出色尚且一文不值,那麼其他同事的工作該如何評價呢?所以,這種得了便宜賣乖的做法實在要不得。

有位偉大的詩人,寫出了很多優秀的詩篇,因此受到了國王的召見,當著國王的麵,他一連寫出了三首讚美國王的詩,而且每首都非常精美,國王十分高興,就留他住在了王宮。國王和王後都非常喜歡文學,因此也經常跟詩人討論詩歌方麵的事情,詩人在詩歌方麵的簡介令國王折服。為了表示對詩人的器重,國王還把自己的佩劍送給了他。詩人也因此變得驕傲起來,有一次,宰相當著國王的麵讚美詩人的詩歌,詩人聽了以後,十分輕蔑地說:“我的詩寫得好,這是國王陛下都知道的事情,還用得著你來稱讚嗎?你有資格跟我談論詩嗎?”宰相非常尷尬,也因此對詩人懷恨在心,沒過多久,他就找了機會向國王說了詩人的壞話,國王正好也對越來越得寸進尺的詩人感到厭煩,就把詩人趕出了王宮。

優秀的人即使一句話都不會說,也會招人嫉妒,如果他還總是“得了便宜賣乖”,就更加令人不滿了。所以,當一個人不管通過何種方式獲得好處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閉緊自己的嘴巴,低調一些,不要裝著一副謙虛的樣子去炫耀自己,以免給自己惹來災禍。

5、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通過讀書和親身經曆,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規律:那些總是炫耀自己如何有能力、如何成功的人,基本上都成不了什麼大氣候,大多數人直到去世都過著一種半饑半飽、挫折困頓的生活;反倒是那些看起來笨笨的、沉默寡言的人,在經曆了一番風風雨雨之後,最終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這句話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意思:即使你在生活中真的有些成績,有些頭腦,也不能過於外露,要學會藏而不露,低調行事。也就是說,在與別人談話、共事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韜光養晦,不要刻意炫耀自己頭腦如何聰明、在工作方麵如何出色。耍小聰明、自命不凡的人既會招人嫉妒,又會讓人生厭,甚至可能像羅西法古說的那樣,給自己帶來仇人和禍害。

洛麗塔是美國一家公司中最受歡迎的女職員,很多同事一提起她的名字,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但就在幾個月以前,洛麗塔還是一個無人願意理睬的可憐蟲。為什麼呢?因為在她剛進公司的幾個月裏,她就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工作能力,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她的銷售業績很快就高居榜首。工作這樣出色,受人妒忌是難免的,但真正令洛麗塔一個朋友都交不到的原因卻並不在於此。真正的原因是——她每到空閑的時間都會在同事的麵前使勁兒吹噓自己是如何的優秀,比如拉來了多少客戶,提高了多少銷售業績,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自認為非常明智的事情。

“我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事實上,我確實對此感到非常驕傲,”洛麗塔回憶當初的情景時說道,“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還顯得很不高興。我從內心裏期待這些人能夠喜歡我,我真的很想讓他們成為我的朋友。後來,我聽取了一位人際關係學教授特意為我提出來的建議,從那時開始,我在跟同事聊天的時候,都刻意少談一些我自己的事情,轉而多聽同事們說話,他們也有很多想吹噓的事情——讓別人聽你吹噓、炫耀自己的成就,比起你聽他們的吹噓和炫耀來,當然是後者更讓他們感到興奮了。現在,隻要我們有時間在一起閑聊的時候,我就讓他們把他們最近又做了什麼得意的事情告訴我,讓我和他們一起分享快樂——除非他們問到我,否則我就絕口不提我自己的成就,即使談到,也會輕描淡寫地掩飾過去。我想,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我身邊會有這麼多朋友的原因吧。”

洛麗塔的經曆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處理人際關係的有益借鑒,在別人麵前,一定要保持低調,不要大張旗鼓的炫耀自己,尤其是在與自己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同事麵前,炫耀自己意味著你在向同事挑釁:“我比你強,你不如我。”盡管你並沒有這樣想,但結果卻是一樣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少說、多聽、多做事,不要讓自己引起別人的注意。

人際關係學大師卡耐基曾經說過:“我們應該謙虛,因為你我都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早晚會去世,百年之後就會被人忘得一幹二淨。生命太短促了,不要在別人麵前大談我們的成就,讓別人感到厭煩,我們要鼓勵別人談談他自己才對。回想起來,你反正也沒有什麼好談的。”

當然,少說並不是不說,如果真的有人向你征詢意見或建議,那麼就應該充分發揮出你的才能,用實際行動來幫助對方——而並非用嘴說說而已。

6、給別人一點回旋的餘地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得理不饒人”的情況,有的發生在別人身上,有點甚至就發生在自己身上。在我們的觀念裏,別人犯了錯誤,就理應受到批評,至於怎麼批評,就完全看批評者的意思了。有的批評者絲毫不顧及被批評者的感受,經常采取一種粗暴、強橫的態度對犯錯誤的人進行批評,但是這種粗暴的批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會激起被批評者的憤怒,乃至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卡耐基曾經告誡過一些年長的朋友——這些人大都是孩子的家長或老師,即便他們所糾正的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錯誤,但由於他們的粗暴態度,卻導致孩子對他們產生了長久的憤怒。

在美國加州的一所學校裏,有個學生把車停錯了位置,從而造成學院的一個入口被堵住。這時,有位教授衝進了教室,以非常凶悍的口吻問道:“誰的車停在了入口處?”當那輛車的主人站起來答話的時候,那位教授大聲吼道:“你馬上出去把它開走,否則我就叫人用鐵鏈把它拖走。”

從道理上講,這位學生確實是做錯了,車子不應該停在那兒。但是那位教授的粗暴批評卻讓這位學生感到憤怒,不光是那位學生,幾乎是全班的學生都跟教授過不去,令他的工作憑空增添了很多麻煩。

假如這位教授能夠態度友善地問一句:“車道上的車是誰的?”然後再提出自己的建議:“如果把它開走,那別的車就可以從入口自由進出了。”這位學生不僅會很愉快地接受這個建議,而且也不會和他的同學一起讓他有生不完的氣了。

事實上,成年人比孩子更加在意自己的麵子,如果有人讓他失去了自尊,那麼他甚至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地來報複那個人。其實,隻要一兩句寬容、體諒的話,就可以減少批評對別人造成的心理傷害,使他的自尊得以維係,也就不會造成什麼惡劣的後果和影響了。在這方麵,約翰的經曆或許能讓我們感到欣慰一些。

約翰是一位職場成功人士,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市場調查員,公司派他用一周的時間對某項產品進行市場調查,但是初出茅廬的約翰由於缺少經驗和一時的大意,直到星期五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忘了統計一項重要的數據。重新進行調查肯定來不及了,而且,下周一開會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這份報告。“當時,我的感覺真是糟糕透頂”,約翰說道,“就好像末日降臨似的,我真想像個女孩兒一樣,躲到一個角落裏偷偷地哭一場。”

到了開會的時候,約翰硬著頭皮向經理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保證自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彌補這一錯誤。

散會以後,經理讓約翰跟著他來到了辦公室,並且讓他坐在了辦公桌對麵的椅子上,“當時,我害怕極了,既擔心經理對我大發雷霆,又擔心他什麼都不說,直接把我辭退。”約翰說道,“但是,經理並沒有像我想的那樣做,他對我所做的工作表示了感謝,並強調在一個新人在剛剛接觸新工作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他說他相信我會把這項工作趕緊完成,而且以後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而我也會對公司作出更大的貢獻。從經理的辦公室出來以後,我下定決心,我決不會再讓他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