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偉大的愛情造就偉大的人生
對女人要仁慈、體貼,不能僅僅隻喜歡她們那迷人的外表,這樣才能贏得真正的愛。
——莎士比亞丈夫必須要有知識、學問;妻子一定要柔和、善良。
——赫伯特如果上帝把女人設計成男人的主人,那麼,男人的腦子裏就不應該有女人;如果上帝把女人當成男人的奴仆,那麼,男人就已經把女人一腳踢了出去;如果上帝認為,女人與男人天生就是平等的,女人是男人的夥伴,那麼,男人就會把女人當作花來養。
——聖奧古斯丁誰能找到道德高尚的婦女呢?那些品性正直、有操守的女人,就像一塊巨大的紅寶石一樣,永遠無價可估、價值連城。活力和貞操是婦女們最為華貴的衣裳,她無時無刻不在盡情地歡樂,充滿了智慧和善良。善良、仁慈和貞節,是高尚女人的代名詞。這些高尚的女人,對自己的丈夫總是體貼、關心,她們也總是勤勞、節儉。這些女人被孩子們尊敬,被丈夫所喜愛。
——所羅門箴言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人生的各個不同階段都深受伴侶、友誼關係的巨大影響。關於母親對自己孩子的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尤其是母親對孩子性格方麵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在前麵已有所涉及。正如一個人要想生活下去,必須要有有形的物質環境一樣,一個人要想健康成長,良好的道德氛圍往往是他們獲取精神食糧的保障,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母親精心營造出來的良好道德氛圍,對於孩子們心靈和精神的發育具有非同一般的影響。作為母親,她們是嬰兒的撫育者,少年的指導者;作為姐姐,她們是弟弟們的人生向導和顧問;作為情人,她們是男人的知己和伴侶。總之,女人的影響,無論其大小如何,無論其好壞如何,都對男人一生的命運有著深刻的影響。
從人們一生下來,大自然就已經對男人和女人各自的社會職責和義務,作了十分明確的規定。造物主創造了男人和女人,並要求他們各自幹自己的工作,各自充當自己的社會角色,誰也不能侵占對方的位置,誰也無法取代對方的社會角色。不僅如此,因為男女雙方各自的才能、素質千差萬別,因此,他們各自的職業也有著迥然不同的區別。男人和女人既有分工,又有協作。一方麵,女人靠自己的力量來生存、發展;男人也靠自己的力量來生存、發展。另一方麵,男女之間又有著無法分割的內在的、親密的關係,男人離不開女人,女人也離不開男人。因此,為了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為了人類自身的種種需要、目的和意義,男人和女人同時撐起了半邊天,為社會進步、繁衍後代作著不可替代的貢獻。
從一般的意義上講,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人、平等的伴侶關係,但從各自的能力來講,他們又是不平等的,男人往往更強壯、更剛毅,脾氣較為粗暴;女人則較為柔順、敏感,情緒往往不穩定、易波動;男人往往智力出眾,女人往往品性非凡。男人和女人就像維持一個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各個器官,他們之間互不替代,而且要協調運作。盡管頭腦能統治世界、主宰一切,但心靈卻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大腦和心髒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若是把女人的分內之事硬性地強加給男人,或者把男人的分內工作硬性地強加給女人,都是極為荒謬,而且貽笑大方的事。當然,社會上確實有一些女性化的男人,也有個別男性化的女人,但這畢竟隻是個別、特殊的現象,不具有普遍性。
男人是頭腦,女人是心髒,這僅僅是說男人往往具有智慧、知識,而女人則具有溫情和柔順,但這並不是說男人們就可以忽視心靈、精神方麵的修養,女人們則可以不加強對知識的學習。一個沒有心肝、殘酷無情的男子,與現代文明社會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同樣,一個愚昧無知、愚不可及的婦女,也無法在文明社會中立足。培養具有良好道德修養和豐富知識的人,才是文明社會的必然要求,也隻有這樣的男人或女人才是思想穩健、頭腦清醒的人,沒有同情體恤之心的男人,隻是一些卑鄙、卑劣、貪婪自私、頭腦發達的動物而已;沒有知識、才能和修養的漂亮女人,也隻不過是衣著華麗的玩物而已。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過去人們所堅持的一種觀點,人們認為那些懦弱、沒有主見、依賴性強的女人,才會討人喜愛;而那些富有主見、聰明、獨立性強的女人,往往使人畏懼和討厭。據此,英國散文家、評論家斯梯爾說:“男人們要顯得尊貴,就應該具有智慧和勇氣,這是任何具有男子漢氣概的人不可或缺的條件。同樣,女人要顯得舉止得體、溫順可愛,就要學會順從、忍耐、溫柔、膽小,並且具有依附性。總之,若是非要將男人和女人區別開來,那麼女人的優美品德便是溫良、謙順,正是女人這種溫順、謙和、依附性以及她們天生的自卑感,才使得她們可愛、招人喜歡。”因此,女人要柔和,而不能具有力量;女人要謙恭,而不應該充滿智慧。其實,女人本來就是軟弱、膽怯、沒有個性、眼淚汪汪的下等人,因而女人並不需要有什麼主見,她隻要能接受男人們的發號施令就可以了。男人們一定要注意,要時刻注意將女人培養成自己裝飾性的附屬物,而千萬不可將她們培養成獨立自主的人,一定要將她們訓練成完美的妻子、合格的母親、傾訴衷腸的知己、不離不棄的朋友,而絕對不能讓她們成為剛毅果斷的家庭掌門人、獨立自主的商人、乾坤獨斷的政治家。
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蒲柏,在他的一篇《道德散文》中斷言:“大多數女人根本不存在什麼個性。正如那些形形色色的鬱金香一樣,女人之所以顯得嬌貴可人,是因為她們嬌羞、軟弱。”
蒲柏的女管家馬沙·伯蘭特,曾極為殘暴專橫地控製過蒲柏,而且蒲柏本人曾一度拜倒在這位夫人的石榴裙下,後來卻被瑪麗·沃特雷夫人輕蔑地拒絕了。但是,讓人感到驚奇的是,蒲柏在寫給伯蘭特的親密信件中,曾心懷惡意地嘲笑沃特雷,可見蒲柏自己並不是一位能對女人作出公正判斷的仲裁人,同時,他也不是一位能對男人作出明智而寬容、客觀而公正的評判的人。
我們在上麵所談到的一些對女人錯誤認識的觀點,至今仍有不少地方繼續實行。在他們眼中,一個真正優秀的女人,應該要有柔弱的性格,而且不能具有力量和勇氣。女人應該嫵媚動人,令人感興趣、招人喜歡和稀罕,而不應該具有自立、自強的品質;女人隻能為其他人活著,包括言談舉止和生存之道;女人應該無條件地讚同、歸順男人。同時,女人的穿著打扮要吸引人,她必須無條件地接受各種社會交往的規矩,以使自己顯得賢淑高貴。女人也應該柔弱如風,依附於人。這些成文的或不成文的禮儀習俗,讓許許多多的女人毫無自由可言,她們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處在“男子霸權主義”的社會裏,女人正應了一句印度諺語:“女人如此的恭順、善良、乖巧、出色,以至於她們處處無用、沒有價值,她們隻是男人的依附品,隻是男人行走社會的工具。”
不但如此,有些民族要求女子具有善良、溫順的品格,而且要求男人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他們總是鼓勵男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闖世界,而要求女孩子完全依附於他人;他們要求男孩子凡事自作主張,而要求女孩子凡事都聽從他人的意見;他們鼓勵男孩子自立、自強,卻要求女孩子百依百順;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種做法導致的結果往往十分明顯,在過分強調對男孩子的智能、思維方式、膽識膽量的培養的同時,卻忽視了對他們的愛心、善良等道德方麵的教育;同樣在過分突出對女孩子的謙讓、溫順等品德培養的同時,卻根本沒有顧及到對她們進行智能、才能、素質的培養。
女人是造物者創造出來的人類保姆。女人身上最為優秀、最為高貴的品德,正是通過她們與其他人的交往表現出來的。女人總是會發自內心地出於道義地救助一些無助的人,女人也總是會心甘情願地精心撫育她們所愛著的人。女人們是家庭的靈魂工程師,她們天生就是一位傑出的家庭管理天才。女人們善於營造寧靜、安詳、舒適的家庭氣氛,她們喜歡在這種家的氣氛中生育、撫養自己的兒女。女人們也常常富於同情心,富於自我犧牲精神,雖然她們柔弱如水,但卻耐心驚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講,耐心是女人的一種天性,她們的內心充滿盈盈愛意,希望的火花總在她們的心中跳躍,她們富於信任感和責任感,她們明亮的眼睛裏總會流露出仁慈和幸福的光芒,而這種溫柔、同情的眼光常常使寒冷變溫暖,使痛苦得到緩解,使悲傷化為愉快和歡樂。有首詩歌便謳歌了女人的德行:“女人就像潔淨如水的月光,緩緩流出,當痛苦來臨的時候,她們那溫柔的話語,直滲入你的心頭。這恰恰是一份溫柔,是一口清澈的清泉,總是讓人感到香甜、可口,而且不含一絲塵物。”
許多最富有女性特色的品性,都是與同情心和仁慈心聯係在一起,但是盡管如此,女人作為社會上獨立的人,她們有絕對的權利通過有意識地培養自我獨立、自我控製、自我發展的品質,從而使自己更具有力量和更富有個性,如此一來,無疑會有益於女人們自己的幸福。在社會生活中,人為地關閉女性心靈的通道,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足取的。人類的同情心決不會與自立意識勢不兩立,它們總是相互扶持、相互影響,那種認為增強女人的自立意識,就會削減她們的同情心的說法,在現實生活中,在文明社會裏,也決不會站住腳。
當然,自立意識也必須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基礎之上。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的道德素養是否完善。一旦自立意識與充沛的精力、道德訓練結合起來,並具有良好的智力、知識作為基礎,就會使女人們更加幸福,從而對社會、對人類的貢獻也會越來越大。在此基礎之上的女人們,也會更加聰明地改造人類的生活,從而更好地享受幸福的生活。所有這些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的幸福,都取決於男女之間的互相信任和相互扶持。
整個社會要保持較高的道德標準,那麼,男女兩性的文化、道德修養水平應該和諧一致。一位道德高尚的女人,一定要有一位道德高尚的男人來陪伴;同樣,那些道德高尚的男人,必須要與那些道德高尚的女人結為伉儷。男人的道德標準應該和女人的道德標準一樣,換句話說,男人和女人應該適用於同一個道德標準,而萬萬不能搞雙重標準。如果有人仍然堅持因男女雙方性別的差異性,男人可以肆無忌憚地蔑視一切道德規範,可以不檢點、不道德,而且也將免除道德的懲罰;而同樣不道德、不檢點的行為,一旦發生在女人身上,整個社會便群起而攻之,認為她們有辱人格、玷汙貞潔、道德敗壞,那麼,整個社會的道德基石就會垮掉,不僅不能約束男人,而且也不能約束女人,最後荒淫無度、混亂不堪。
一個道德風氣良好的社會,勢必要求這個社會中的男人和女人,都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規範,做一個純潔而高尚的人。因此,男人和女人都要自覺地避開種種玷汙心靈、名聲和道德良心的不良行為,就像避開毒藥一樣避開它們。任何人一旦染上了不良行為,就像身體裏中了毒一樣,很難完全清除,因而內心便會滋生或多或少的痛苦,從而影響到將來的幸福。
男女兩性問題,一直是一個非常棘手的話題。盡管兩性問題是一個十分普遍而又讓人感興趣的話題,但是人們卻視而不見、避而不談。這個話題,會使得道德家們敬而遠之;教育家們避之惟恐不及;父母親更是視之為禁忌。人們幾乎一致地認為,公開談論男女之間的愛情,是一種粗野、不文雅的行為。然而,由於好奇心的驅使,眾多年輕讀者隻好到那些流動書攤上,尋找許多殘破不全的有關愛情的書籍,並從中得出許多光怪陸離、似是而非的結論。造物主有意將這種強烈和極富吸引力的感情賦予女人,因此,許多感情往往影響了女人一生,並自始至終地貫穿於她們的一生。對男人而言,愛情隻是漫長人生曆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他們往往順其自然、不加控製,然而,在許多女人的生活當中,這種感情也是順其自然,未予任何約束和控製,也少有人給她們以關心和指導。因此,男人們總是對性愛趨之若鶩,而女人們總是懵懵懂懂、含苞待放。
在戀愛過程中,男女之間的生理需要,往往會戰勝任何合乎禮儀習俗的規則。但是盡管如此,我們也應該讓年輕人知道,如何甄別真正的愛情與虛偽的愛情,也應該使年輕人養成尊重高尚品德、遵守禮儀規範的道德準則。因為一旦人們沒有了高尚的品德,任何愛情都隻會是一場痛苦的、愚蠢的悲劇,婚姻也如同兒戲、灰飛煙滅。作為父母,我們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教會年輕人明智地追求愛情,但是,我們十分有必要告訴自己的兒女,千萬要警惕許多盜用愛情的名義進行感情欺詐、行齷齪之事的卑鄙小人。有位先賢就曾說道:“從普遍的意義上來講,追求愛情,是一件愚蠢至極的事。但是,從愛情的純潔性、崇高性和無私性這些方麵來講,愛情不僅僅是結果,而且是對青年男女本身優秀品德的考驗。愛情能夠使得男女雙方互相傾慕,彼此都對自己的行為、道德格外敏感和重視,而且在互相傾慕中,男女雙方都忘卻了自我,從而關心他人、在乎他人,這一切都表明了戀愛中的男女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追求愛情,能幫助人們摒棄人性中自私的惡習,從而養成尊重他人、愛護他人的好品質。”
愛情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激情,也正是這份激情,使得整個世界永遠年輕、永遠充滿青春的活力。愛情是一首美妙而永恒的歌,它與人類曆史形影不離、不離不棄。愛情常常使得年輕人光輝燦爛,更加生機勃勃;愛情使人們眼前的一切都披上了金色的陽光;愛情使將來的一切更加值得憧憬、美好燦爛。愛情是男女雙方在互相尊重、互相羨慕、互相欽佩的基礎上,共同結出的豐碩之果,因此,愛情總是使人們的心靈更加純潔;使人們的道德更加高尚;使人們的精神更加崇高。愛情常常是一團跳動著的自由之火,它把人們從自我奴役、自我壓抑中解放出來,而一切鎖鏈、束縛和抑製,也將在這烈火般的愛情裏被熔化、被消滅。
斤斤計較、唯利是圖與高尚的愛情是水火不容的,真正的愛情如同高山白雪、冬日臘梅,其風骨和清香非同一般。愛情使人溫良、謙和;愛情使人互相信任、勇氣倍增,真正的愛情,必定使人更加熱愛和追求知識、崇尚智慧;真正的愛情也勢必將與美德和知識形影不離、永不分離。詩人勃朗寧說:“所有的愛情,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產生智慧。”最富有天才的人,永遠是最誠實的戀人。一切真正的快樂,都能因為愛情而得到升華,變得愈加神聖。愛情也能使得崇高的精神更加偉大,人們若是擁有了高尚的愛情,那些潛藏在他們身上的卑鄙、淫蕩、反複無常等惡劣的品質,也終將被尊重、友善等良知所取代;高尚的愛情能使人們胸懷大誌、目光遠大、胸襟開闊,並能促進智力的開發。斯梯爾在談及伊麗莎白·哈斯廷斯夫人時,說過一句對婦女們最美好的讚美詞。他說:“愛,應該是開明而大方的教育。因此,據‘要為師先為人’的觀點,婦女們應該是最高意義上的教育者,因為,作為一個教育者,她首先要滿懷愛心,才能最為人道、最為鍾情地從事教育。”
人們一直認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他們的仁愛之心沒有與世界聯係起來,那麼,他們的生活就不能說是完美無缺的。因為,不懂得什麼是愛的女人,就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女人,同樣,不懂得什麼是愛的男人,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男人。男人和女人都是對方的有機組成部分,單個的男人或者單個的女人都是不完全的人,因此,男人是女人的一半,女人也是男人的一半。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曾說:“情侶們總是在對方的身上,尋找與自己相似的地方,因為愛情的緣故,常常能使得本來分開的人們,又重新結合成了一個整體。”關於這一點,柏拉圖的觀點也許有失偏頗,因為能使得人們彼此之間聯係在一起的因素,除了愛情之外,還有慈愛、父愛、母愛、手足之愛等等。但是,即便柏拉圖的觀點有失偏頗,他卻談到了愛情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
真正的婚姻必須建立在男女雙方互相尊重、互相友愛的基礎之上,真正的婚姻也必須是男女雙方心靈相通的完美結合,如若不然,婚姻也隻能是愛情的墳墓,從而葬送了彼此之間純潔而美好的愛情。費希特就曾說:“如果婚姻不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敬重的基礎之上,那麼,男女雙方就不會存在真正而持久的愛情。男女雙方也隻會從這種失敗的婚姻中,品嚐到遺憾的苦果,而且,這種婚姻與任何崇高的人類精神,都是背道而馳、水火不相容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去愛一個道德敗壞的人,而總是去愛那些受人尊重、令人羨慕的人。總之,真正的婚姻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個人道德基礎之上,而且,這種優秀的個人品德應該既表現在家庭生活中,又表現在社會生活中。
當然,男女之間的愛情和婚姻,絕不僅僅在於男女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敬重,它們的存在,還具有更深刻、更微妙的感情,而這種感情並不存在於男人與男人之間或者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情感交往中。美國小說家霍桑說:“談到慈愛之情,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感情與慈愛之情還有著天壤的差別。一個男人從來不會或者絕不會緊緊地抓住另一個男人的手,更不會緊緊地將對方摟在懷中。因此,男人從來不能從那些兄弟般的夥計身上,得到任何親密的幫助和精神上的慰藉,而隻能從女人身上得到這些最為真摯的情感。這些女人除了他的妻子,還包括他的母親、姐妹,甚至女兒。”
跨過愛情這道門檻,人們就會進入一個充滿快樂、同情和樂趣的新世界。這個新世界,與他以前所在的小家庭和童年時期生活過的家庭完全不同,在這個新世界裏,人們每天都能得到新的快樂、新的幸福和新的歡笑。從此,人們便步入了一個充滿種種新的考驗和磨煉的世界,在這個新的生活空間裏,人們得一點一滴地注重自我修養、學會待人接物,遵守紀律等等。法國文學評論家聖伯夫說:“家庭生活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憂慮和煩惱,卻也是豐富多彩的,並且極富成果。在家庭生活裏,人們的憂慮與歡樂、煩惱與歡笑,總是難舍難分地結合在一起。然而,在這無窮的歡樂與痛苦、歡笑與憂傷之中,卻又有著夫妻生活的情趣,這也讓其他任何情感感到望塵莫及。如果一個家庭,在很長的時間裏仍然沒有新的生命誕生,這個家就缺少了許多本來該具有的歡樂和希望。這個家庭的歡樂和笑聲,就會漸漸稀少,而且總是充滿了愚蠢的行動,充斥著種種道德敗壞的行為。”
整天忙於生意而不顧家的人,便會不自覺地變得心胸狹窄、滿腹疑慮,乃至麻木不仁、冷酷無情。因為他們整天忙於與生意人打交道,時時刻刻要算計、提防別人,每時每刻都要考慮自己的利益。長此以往,人們就會漸漸陷入利益的漩渦,不能自拔,他們總是思考著下一步的進攻和防守,形成了計較利益得失的思維定式,便會扼殺掉原本溫情和善良的本性,滋生猜疑、卑鄙、下流、無恥、醃臢等等不良惡習。那麼,這樣的人該怎麼挽救呢?治療這種病的良藥,就是想法讓他們回到家庭生活中來,通過歡樂和充滿希望的家庭生活,將他們從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商人生活中解救出來。一旦解救出來後,他們便會沉浸在妻子溫情的撫愛中,在意孩子們天真無邪的一舉一動,得到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快樂和幸福,他們自己的精神也就會真正地爽快和健康起來。家庭是心靈的避風港,人們隻有在家裏,才能真正做到什麼都想或者什麼都不想,才能從精神上完全歸屬於自己。
因此,泰勒說:“再溫暖、再真切的社會歡樂,也不敵家中的一縷燈光。整天泡在生意場上的人,會變得感情麻木、心胸狹窄,感情通道也日漸萎縮。隻有婚姻、家庭才能鎮守人類精神的港灣,人們真正的歡笑和幸福隻有在這裏才能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不管一個人的抱負如何遠大,生意如何興隆,如果這個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溫情,對受苦受難的人們沒有半點同情之心,對自己的妻子兒女沒有無限的眷戀之意,那麼,在外人看來,他也許是春風得意、富甲天下,但是,他卻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真正的成功,也永遠隻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阿瑟·荷爾普斯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中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能看到有些人一天又一天地富了起來,有些人一天一個台階地向上爬,有些人在自己所從事的專業領域裏名氣越來越大。因此,有的人便認為自己‘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認為這些人才是命運和上帝的寵兒,隻有他們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但是,如果這些人的家庭生活是一塌糊塗、亂七八糟,或者殘缺不全;他們的家庭沒有溫情、沒有關愛、沒有歡樂和幸福;他們以前的仆人認為和他們待在一起簡直倒黴透頂;他們的親人認為他們滿嘴虛假仁義,內心卻殘酷無情,那麼,像這類所謂的‘成功者’,卻是實實在在的失敗者。不管這種人的財富、仕途、名氣多麼令人歎為觀止,也不管這類人的命運或運氣是多麼令人眼饞,我認為他們總是缺少一件最重要的東西,那便是無法安放自己漂泊而孤寂的心靈。這些人本身所具有的善良、仁慈之心,無法找到真正的歸宿,就像一艘行駛在大海中的漁船,勢必要在大風大浪中闖蕩,最後也要找到一處燈塔拋錨靠岸,同樣,人活一輩子,有許多許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追求,但是人們的心靈總要找到家庭這個溫馨的港灣來停靠,其實,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家,卻是所有善良和正直的人們安放心靈的歸宿,同時也是所有愛的基地。”
隻有在家庭生活中,一個人內在的性格、品德才會更真實、更直接地顯露出來。一個人真正承受普通生活的能力,也隻有通過家庭生活才能真正展示出來。許多人善於處理公共事務或生意場上的事,但在這種社會生活中,往往壓抑著自己的內心衝突,而屈從於現實生活中的壓力,但是,一旦他們到了家庭生活中,由於失去了這種來自社會的壓力,往往被一些日常生活的麻煩事所困擾,反而日益被動。這些人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生意上麵,如果生拉硬拽地要他們尋回真正的幸福,他們也能將全部的心思搬回到家庭生活中來。當他們回歸到家庭生活中後,他們本身所具有的真正的誠實、坦率,以及心中之愛、同情之心、體恤之心、正直之心,才能不加掩飾地顯露出來。他們的品性,如同山澗的一股清泉,涓涓注入家庭生活中去。然而,如果一個家庭缺乏慈愛之心,這個家庭裏裏外外都顯得寒冷如冰,並且這個家庭勢必非常專製、冷漠,沒有絲毫樂趣可言。同樣,如果一個家庭缺乏正義,家庭成員之間也就不會有真正的愛,不會有真正的信任,不會有真正的互敬互愛。在家庭生活中,隻有那些愛意融融、充滿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家庭裏,家庭成員才會有享受不盡的快樂和幸福。
伊拉斯謨這樣稱讚托馬斯·莫爾的家:“莫爾的家充滿了溫馨,到處洋溢著基督教的精神,在這個家裏,從來沒有爭吵和打架,甚至連惡言惡語的話也幾乎聽不到。這個家裏的每一個人,都愉快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而且勤奮努力,家裏到處充滿著祥和愉快的氣氛。”莫爾本人十分謙恭、溫和,總是和和氣氣,與人為善,他的這種美好的品德,感染了家中的每一個人。因此,在這個家庭裏,每位家庭成員都嚴格地要求自己,就是一些芝麻綠豆大的麻煩,他們也能心平氣和地解決。於是,他們這個家庭裏,總是充滿了禮讓、溫良、謙和的氣氛。莫爾自己也曾說道:“在家庭生活中,人們隻有不斷地與家人交流、談心,彼此之間的心才會貼得更緊,才會互相關心和愛護。”在莫爾本人看來,家庭成員之間的這種經常性的情感交流,比任何嚴肅而重大的社會交往都顯得重要。因為這些看似細微的交流和談話,卻如同演員出演一部戲裏戲份最多而且最重要的角色,同樣,這些細微之處在家庭生活中也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
一個人心中的仁慈、善良、體恤之情,一旦被家庭生活所激活,就不會僅僅囿於家庭這個狹小的範圍之內,他的愛心就會由家庭擴展到整個社會、乃至全世界。愛默生說:“愛,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往往通過家庭這個媒介物點燃一個人的激情、熱情和仁愛之心,然後又將這份愛心向周圍輻射,直至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越來越多的男人和女人,都會沉浸在這人間的愛河之中,每個人的心中都跳動著一團仁愛之火。無數團仁愛之火,又交織成愛的火海,從而使得整個世界都輝映著愛的光輝,每個人都聽到了愛神的呼喚。”
家庭生活是滋生溫和、慈愛之情的溫床。婦女們是這個家庭王國裏的主人,她們總是以其慈愛、善良、溫柔、和婉來統籌安排家中一切大小事務,而且以道德靈魂作為家庭生活的主要思想,對每一個家庭成員貫徹落實下去。在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比女性的柔情婉語,更能撫平一個人心中的煩惱,驅除一個人心中的苦悶,使得一個人重新點燃起生活的希望。男人若是娶到一個情操高尚、寬宏大量的妻子,就沒有擺脫不掉的苦悶和煩惱,同時,在妻子的影響下,他們便會時時感到輕鬆、舒適和幸福。有了這樣的妻子後,男人便知道何謂身心俱爽,何謂愛的真諦,同時,男人也會拿妻子當成最可信賴的顧問和參謀,凡事都谘詢聽取妻子們的合理化建議。當男人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時,妻子的直覺往往一點即破,使他猛然醒悟。
誠實、可靠的妻子,往往是丈夫精神的支柱,男人們也會慢慢發覺,在人生的驚濤駭浪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風風雨雨之中,隻有忠實而可靠的妻子,才是自己唯一可靠的依靠者、安慰者、同行者。每當大難來臨、風雲突變的時候,妻子的目光仍是那樣的溫良、平和,也隻有妻子的心才是跟著自己的心一起跳動,同時,堅定、勇敢、智慧、善良的妻子,即使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恐怖中,也會毫不動搖地給予丈夫平和、溫良而堅定的目光,從而使得丈夫能臨危不亂、化險為夷。作為丈夫最忠實的妻子,也隻有她才能在血雨腥風的危難時刻,給予丈夫家庭的溫暖和心靈的慰藉,並讓丈夫重獲新的希望,煥發起新的鬥誌。
人生就如在大海上航行的一隻小小帆船,時常遭到不測之風雲,而這個時候的大海,隨時都有可能掀起驚濤駭浪。每當丈夫遇到旦夕禍福的時候,忠誠可靠的妻子總是以自己不盡的溫情,慰藉隨時都有可能墮落和消沉的丈夫。年輕的時候,妻子是與丈夫結伴而行的窈窕少女;中年的時候,妻子是與丈夫共度風雨的人生伴侶;夕陽西下,殘陽漸息的時候,妻子不但能與丈夫“老來相伴”,且又是一壇醞釀了多年的香醇。
每當伯克談起自己的家時,總是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常常說:“每次我回到自己的家中後,從外麵帶回來的所有煩惱和憂愁,便都能輕鬆地拋到九霄雲外。”路德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每當談到自己的妻子時,他總是說:“我寧可與自己的妻子安於貧苦,也不願意為了換取富貴和榮華,而失去賢惠的妻子。”在談到婚姻時,路德評論道:“男人們最大的幸福,便是碰到一位善良而賢惠的妻子。男人們和這樣的妻子生活一輩子,才可以說是真正享受到了人世間最為美好的幸福。同時,男人們與這樣的妻子生活在一起,他們才會享受到真正的寧靜和平和,才能將心裏憋著的苦楚對妻子推心置腹,無話不談。男人們甚至可以將自己擁有的全部財產像這樣的妻子吐露,更為甚者,男人們也可以將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給這樣的妻子。”
一個人要在婚姻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在家中得到心靈的憩息,就必須要擁有一個心心相印的伴侶。這樣的伴侶,並非隻是丈夫本人灰色的複製品,也就是說,妻子的言行舉止、性格等等,並非要和丈夫保持完全一致。任何男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一個具有男子漢氣概的婦女,同樣,任何婦女也絕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一個柔弱如水的男人。女人最可貴、最令人喜愛的地方,並不在於她的才智而在於她的溫情。女人要想使得自己的丈夫心神爽快、去除疲勞、忘卻煩惱和憂傷,靠的不是自己淵博的知識,而靠的是她豐富的情感以及同情心。
美國醫生、幽默作家霍姆斯曾說過:“那些頭腦發達的女人,總不如那些心地善良的女人使人感興趣。我們所做的一切,並非要使婦女們變成人們所要求的那樣。比方說,一個人火熱的心靈,總是將各種本能、直覺、衝動傳送給一片空白的大腦,大腦對此作出分析,使種種衝動漸漸平息,爾後又複歸於一片空白。這個道理再淺顯不過了,也就是說,女人是流水,流水的快樂就是自由自在地向前流淌,如果我們人為地加以阻隔、限製,則會有悖於自然發展的規律。對女人而言,我們橫加阻隔,就是有悖於人性,有悖於造物主的本意。女人們往往具有善良、冷靜、敏感、細致、文雅、耐心的天性,而且男人無法預料到女人如何變化,因為女人總是隨著心的變化而變化,她們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是通過心而不是通過大腦來進行的。正因為這樣,女人才顯得可愛,令人追求。而那些判斷力強、頭腦發達的女人,絕不會像這種用心思考處理問題的女人那樣令人神魂顛倒,茶飯不思。這也就是白色的玫瑰,總不及紅色的玫瑰那樣迷人的原因。”
男人們往往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厭煩,他們總是對那些與自己生活不同的人產生興趣,比如他們的生活情趣、愛好、性格。荷爾普斯先生在其所著的《戰爭與普遍的修養》一書中,這樣寫道:“如果有人要我列舉上帝的美德和仁慈,那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上帝的美德和仁慈,就在於他創造了男人的同時,也創造了與男人相對應的另一半,即女人。男人和女人在聲音、性格、智力、愛好等各個方麵的微妙差異,使男女雙方互相吸引,互相補充,這種吸引和補充是如此的奧妙無窮、魅力四射,使人從生到死都回味無窮,這便是上帝最為偉大的地方。’男女雙方可以在性格上存在差異性,但雙方的精神和情操必須是一致的,即男女雙方都要有一顆仁愛、寬容的心,彼此都要道德高尚,心地純潔。
“盡管人們並不會因女人具有過人的判斷能力而愛她,但並不能因此而認為女人沒有必要去培育自己的才智。據此,人們往往喜愛那些修養較好的女性,而不大欣賞那些卓有成就的女人。有人甚至認為,男人們所追求的知識和文學修養,對於隻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的婦女而言,沒有任何意義。這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容易持有的一種常見的錯誤觀點。其實,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有教養、有知識的女人,她們都對家庭事務十分熱心,而且總是盡職盡責地照料著家庭生活。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知識和修養是一個社會人自力更生的根據,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若是缺乏知識和良好的修養,就不可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應有的地位。”
當兩個相親相愛的人終於走到了一起,他們彼此心挨著心,共同麵對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致力於追求自由和美好的生活。這個時候,他們的戀愛便結成了正果,也就昭示著他們此後要進入婚姻生活。
愛情和婚姻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關於婚姻這個話題,泰勒在談到幸福的婚姻能對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產生巨大的影響時,他用其充滿智慧並富有詩意的話語,說道:“一位真正的好妻子,應該具有賢淑、溫良的品質,而且應該讓家庭生活充滿無限的快樂。她們要使自己的丈夫能在家中得到真正的放鬆與休息,使得這個家庭成為丈夫心靈的歸宿。女人能不能使家庭充滿寧靜祥和與令人愉悅的氣氛,能不能使自己的丈夫在家中享受到真正的安寧和休息,這是判斷一個妻子有沒有真正履行義務的重要標準。為此,女人應該善持家務,應該精心地照料自己的孩子,應該使家中的一切都井井有條,從而使丈夫免除不必要的家庭瑣事的糾纏和各種不必要的煩惱。作為一個賢妻,她應該善於理財,應該善於精打細算、不亂花錢,從而使丈夫免於債務的糾纏。”
泰勒接著說道:“在家庭生活中,女人應該讓自己的丈夫感到愉快,讓丈夫從心裏感到高興,女人也應該極力去符合丈夫的口味,用女人溫婉柔情的情趣牢牢地抓住丈夫的心。女人們所做的這些,是每一個男人都十分憧憬和向往的,也是男人考慮將心放在家的港灣裏的動力之一。人生充滿著無盡的煩惱、苦悶和各種各樣的騷擾,家永遠是男人們心境平靜、修身養性的最佳處所。但是,一個沒有愛的家,絕對不可能成為男人歸心和留戀的地方,因為在沒有愛的家庭中,男人的心情會更加煩悶,他的內心會更加騷動不安。沒有融融愛意,沒有妻子的款款溫情的家,本身就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家,在這個家裏,男人不但得不到休憩和樂趣,而且會平添更多的痛苦和煩惱。”
有什麼樣的妻子就有什麼樣的家。對於男人而言,他們選擇了適合於自己的事業,成功也才是“八”字劃了一撇,而男人在選對事業的同時,選擇了一個適合於自己的妻子,才能真正地享受到幸福的生活。因此,男人找到一位什麼樣的妻子,對今後大半生的生活幸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那麼,男人到底應該尋找一位什麼樣的妻子呢?男人應該尋找一個具有敏銳判斷力、反應敏捷、心靈手巧、令人愉快的女人,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而不應該過於注重女人的外表;男人應該注重女人溫柔的性格,而不應該過於注重女人身上那火一般的激情。一般而言,性情溫和的女性,是男人首要選擇的伴侶。對於一個身心疲憊的男人而言,才智過人的女子,往往使人感到厭煩;激情似火的女人,也往往讓人心生不快。隻有那些性情溫和的女性,才是男人首要選擇的幸福伴侶。
愛不應該過於纏綿,也不應該過於冷淡;愛也不能有損於積極的事業,應該是永葆青春活力的源頭。當源頭枯竭了,愛就會自然而然地死去。善良、仁厚、寬恕、風度、魅力,會使愛永遠年輕、魅力四射,快樂總是產生快樂,悲傷總是產生悲傷,融融的愛意和沁人心脾的歡笑,總是會洗去遠行者的疲憊。隻有這樣,男人煩亂的心才會漸漸平息下來,才不再饑腸轆轆,才不再口幹舌燥。男人在女人那裏獲得的愛,應該是既解渴又適度。下麵這首詩歌,便蘊含了女人適度的愛,對男人產生的影響。我的遠行者啊,
請你停下來歇歇。
在這清爽宜人的林蔭道下,百花爭奇鬥豔、開得正歡。
我的遠行者啊,
當你走進鮮花叢中後,便不會再感到困惑,不會再感到束縛和壓抑。
我的遠行者啊,
當你經過短暫的歇息之後,你便又可以輕裝簡從、愉快地前行。
我的遠行者啊,
去迎接你的崇高使命吧!
我的遠行者啊,
請你記住,
這裏永遠是你停泊的港灣。有些男人之所以總為婚姻而苦惱,是因為他們常常將婚姻想象得過於完美,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許多男人的婚姻之所以不幸,是因為他們沒有與妻子共同享受愉快和歡樂。他們總是隻顧自己的歡樂、享受,根本就不在乎妻子的存在;他們隻要求妻子奉獻,卻不懂得自己也應該奉獻;他們總是高高在上、趾高氣揚,而不懂得溫和、體貼和尊重;他們常常缺乏克製和忍耐,而認為妻子就是丈夫的出氣筒、下飯菜。試想,一個不善於關心、體貼他人的人,怎麼可能得到他人的關心、體貼?一個不善於克製、忍耐的人,怎麼可能贏得自己妻子或丈夫的愛?因此,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學會尊重他人、關心他人、體貼他人、寬容他人。
有些人常常將婚姻生活想象得跟天堂一般美好,然而,一旦他們回到現實生活中,麵對無窮的苦惱和憂愁,他們總是大夢初醒、不知所措,從而引起無限的失望和痛苦。有些人在選擇自己的伴侶時,總是把她們想象得近乎完美無瑕,一旦發現她們身上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時,難免大失所望。人們往往忘記或忽視了這樣一句話,即“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因此也就沒有人能擁有完美無缺的道德。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完善、不完美的人,人們才需要具有忍耐、寬容和同情等美德。如果一個人對什麼事情都求全責備,對什麼人都要求十全十美,那麼,他便是一個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人。要知道,最甜美的婚姻無不是與寬容、慈愛、克製等美德緊緊聯係在一起的。
在婚姻生活中,“忍耐、克製、寬容”是一條金科玉律。雖然婚姻隻涉及兩個人,但是如果兩個人都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動輒惡語傷人、動手動腳,那麼,這樣的婚姻便會蒙上重重陰影。然而,夫妻之間如果能做到互敬互諒、彼此尊重,都寬容大度、忍耐、克製,兩個人的心才會越貼越緊,家庭生活也才能寧靜,充滿祥和與歡笑。任何一個和諧的政府,都是各種互相對立的社會力量互相妥協的產物,同樣,美滿的婚姻,也是男女雙方相互妥協的產物。在婚姻中,作為家庭頂梁柱的男人們,一定要善於寬容、體諒妻子,萬萬不可圖口舌之快、逞意氣之強。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夫妻之間說話,切莫“夾槍帶炮”。切莫吹毛求疵,說挑剔的話;切莫冷嘲熱譏,說諷刺的話;切莫小肚雞腸,說不體貼的話;切莫不屑一顧,說風涼話。
此外,在婚姻生活中,男女雙方都要講求一個“讓”字,要善於克製、忍讓,那麼,最大的怒氣、麻煩、衝突都能心平氣和地解決。如果夫妻之間動不動意氣用事、拳腳相加,凡事互不忍讓,而是非要爭個輸贏,那就會引發家庭戰爭,最終幸福的婚姻生活也會成為泡影。一個人不可能無視或不在乎對方的缺點和弱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待對方的缺點時,要能做到善意地寬容、真誠地忍讓,這樣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從而皆大歡喜、夫妻恩愛。在婚姻生活中,隻有真正做到“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那麼,這樣的夫妻才會恩愛到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