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甚至十分高興地提到塞萬提斯所遭遇的貧困,他們認為要是塞萬提斯沒有遭遇到貧困,他的偉大作品也就不可能創作出來。當托萊多地區的大主教前去拜訪馬德裏的法國大使時,法國使館的紳士們說他們非常欽佩《堂吉訶德》作者的作品,並渴望結識給他們如此多快樂的作者。後來,這些紳士們從大使口中得知塞萬提斯一直辛勤地為西班牙服務,加上年事已高,生活極度貧苦。一位法國紳士驚奇地喊道:“什麼?塞萬提斯先生現在的處境不佳?那他為什麼不依靠《堂吉訶德》這一公共財富而發家致富呢?”“老天爺不允許!”大主教回答道,“正是因為他貧困,才更加激發了他寫作的激情;也正是因為他貧困,他才竭力創作出精神文化使得世界更加富裕。所以,老天爺是絕對不會允許他擺脫貧困的。”
鑄就人類擁有堅強毅力和健康性格的途徑,與其說是順境,不如說是逆境;與其說是富裕,不如說是貧困。正是因為遭遇逆境,才喚醒了人們的活力,並健全了人們的品格。伯克這樣評價自己道:“困難和挫折,根本就動搖不了我,束縛不了我。然而,順境和富裕,也不可能使我變成紈絝子弟。”因此,人們隻有在極其困難的關頭,才能更好地展現其品格和天才的力量,同時,征服困難往往是人們取得更大進步的直接動力。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假如人們隻經曆勝利的話,那是不合乎實際的,人們往往是在屢遭失敗的情況下,才取得了成功。因此,人們正是在應對各種事務、各種不可忘卻的、刻骨銘心的失敗,才獲得了最為豐富的社會經驗。這些失敗,能促使聰明睿智的人更好地自控,變得機智、老練,以免將來遭到失敗時,變得措手不及。如果你向外交家討教經驗,他定會說,他是在屢遭挫折、失敗、阻撓和圍攻後,才逐漸掌握了外交藝術,而這些經驗遠比從成功中掌握的外交藝術要多出數倍。要真正體會生活,駕馭生活,就不能僅僅隻從格言、學習建議和榜樣那裏得到啟發,隻有經曆了苦難的磨礪,失敗的考驗,人們才能真正深刻地體悟到生活的奧秘。在社會生活中,失敗常常能教給人們許多成功的經驗,教給人們做什麼、不做什麼,教會人們有所為,有所不為。
凡欲有所成就的人,必須有勇氣麵對成功之前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如果他們有勇氣,那麼,失敗就會激發他們的勇氣,鼓勵他們重新努力奮鬥。塔爾馬是最偉大的演員之一,在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時,卻被觀眾的噓聲轟下台。現代最偉大的演講家之一拉科達爾,也是在曆經無數次失敗後,才獲得了自己傑出的名聲。蒙塔雷伯曾談到拉科達爾第一次在聖·羅奇教堂做公開演說時的情景,他說:“他的這次演說完全失敗了,人們紛紛議論他,戳他的脊梁骨,甚至有人認為:雖然他可能是一個天才人物,但他絕對成不了一個真正的演說家。”拉科達爾在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終於功成名就。在他首次公開露麵演講遭到失敗後的第二年,拉科達爾便開始在巴黎聖母院向聽眾演說,要知道自從波蘇哀和馬西隆時代以來,便鮮有法國著名的演說家在巴黎聖母院作過演說。
科布登先生第一次以演說者的身份,出現在曼徹斯特的公共集會上時,他的演說完全失敗了,以致會議主席不得不為他糟透了的演講向聽眾道歉。詹姆斯·格雷漢姆先生和迪士累利先生開始演講時也遭到了失敗,並被人嘲笑,後來,他們經過了極為刻苦的演說訓練,並在經過許多次失敗後,才成為著名的演說家。有一次,陷入絕望中的詹姆斯·格雷漢姆,甚至打算放棄公開演說,於是,他便對好友弗朗西斯·巴林說:“我嚐試過每一種方法,以提高我的即興演講水平,並把這些方法牢記在心。但是,我仍然不能很從容自如地演講。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結果,隻怕我永遠也不能成功地演說,我也將永遠成不了一位成功的演說家。”但是,由於長期不懈的努力,格雷漢姆也像迪士累利一樣,成為了最有影響的議會演說家。
某一方麵的失敗,有時可以使得那些富有遠見的人另辟蹊徑。普裏多競選德文郡馬格伯羅教區執事失敗後,便轉而潛心學習,最終成功地晉升為伍斯特地區的主教。受過法律教育的布瓦洛律師,為他的第一宗案件進行辯護時,便遭遇失敗,而且遭到人們的嘲笑。接著,他嚐試過教士職務,也遭到了失敗。最後,他嚐試當一名詩人,並最終取得了成功。馮特烈爾和伏爾泰在律師界,都曾遭到過失敗。考珀因為膽怯和靦腆,在他為第一宗案件辯護時,也遭到了致命的失敗。但是,他卻憑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最終奠定了英格蘭的詩歌藝術。孟德斯鳩和邊沁,都不是成功的律師,因而都離開了律師崗位,轉而開始對相同事業的追求,並且邊沁為後人留下了一部立法程序的著作。戈德史密斯報考外科醫生失敗後,卻寫出了《無人居住的村莊》和《韋克菲爾德教區的牧師》。艾迪生發現自己屢次演說不成功後,便另辟蹊徑地成功寫出了《羅·德·科弗利先生》,並且在《觀察家》雜誌上發表了許多著名的論文。
有些人重要感覺器官存在缺陷,卻也無法阻擋這些勇士奮勇地搏擊人生。彌爾頓在雙目失明後,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和絕望,反而更加奮勇向前,與命運作著殊死搏鬥。彌爾頓在最為痛苦的“黑暗時期”,加上貧病交加和年老力衰,而且還橫遭誹謗和迫害,最後他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成為英國著名的詩人和政論家。
一些偉人的人生就是在堅持不懈地與困難、與各種明顯的失敗,作著頑強而艱苦卓絕的鬥爭。但丁在赤貧和遭到放逐時期,創作出了他最為偉大的作品。當時,但丁遭到了地方集團的放逐,在他被驅逐出他所生活的城市後,他的住宅也遭到了洗劫,並且因為他的缺席,他被判處火刑。這時,他的一位朋友告訴他,如果他同意請求寬恕和赦免,他便可以自由地返回佛羅倫薩。但丁卻嚴詞拒絕道:“不!我絕不會請求反對勢力的寬恕和赦免。相反,我認為這並非一條能導致我返回故鄉的途徑。如果你或任何其他人能幫我開辟一條不敗壞和不玷汙名譽的途徑,我很樂意返回自己的故鄉。但是,如果沒有這樣一條可以進入佛羅倫薩的途徑,那我將絕不會返回佛羅倫薩。”終究,因為敵人不肯饒恕但丁,在遭受了20年的流放之後,但丁客死他鄉。但丁死後,他的敵人們仍不肯放過他,於是,羅馬教皇拉蓋特下令將他的著作《論君主政體》在波倫亞當眾焚毀。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詩人米開朗琪羅,在其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裏,經常受到粗俗的貴族、教士以及各個階層卑鄙小人的迫害和打擊,這些嫉妒者既不同情他,也不理解他的天才。當保羅四世指責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最後的審判》時,這位藝術家說道:“教皇若是能專心糾正那些給世界丟臉的粗鄙言語和下流行為,要比他對藝術信口開河、吹毛求疵好上一千倍。”
意大利詩人、文藝複興運動晚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塔索,也是個不斷遭受迫害和誹謗的受害者。在瘋人院裏呆了7年以後,塔索成了意大利的流浪漢。在塔索臨死時,他說:“我不會抱怨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同時,對於那些將我拖入乞丐墳墓的忘恩負義的人,我也沒有絲毫的怨恨。相反,我還要感激他們,因為正是他們的打擊和迫害,才使我在詩歌領域能一展身手。”
時間能證明一切,時間也能澄清一切冤屈,同時,時間也能改變一切。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迫害者和被迫害者往往互換角色,在這中間,那些被迫害者就變得偉大和高尚,而那些迫害者則變得聲名狼藉、臭名昭著。有些迫害者,如果不是與被迫害者聯係在一起,那麼,他們的名字早已被曆史的洪流衝得無影無蹤。如果不是因為關押了塔索,誰還能記得阿爾方索的費拉拉公爵?如果不是因為迫害了席勒,誰還會記得氣量狹小的伍騰堡大公?
科學的發展,同樣也需要殉道者,正因為這些殉道者經受了無數的困難、迫害和痛苦,他們才為自己開辟了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在第五章裏,我們就詳細地談到了布魯諾、伽利略等科學家,因他們的觀點被認為是異端邪說而遭致迫害的事情,在此不再贅述。在無數的科學家當中,除了他們,還有其他一些不幸者,他們的天才總是引得敵對者和嫉妒者暴跳如雷,同時對他們大肆迫害。曾擔任過巴黎市長的著名法國天文學家貝利和法國偉大的化學家拉瓦錫,在第一次法國大革命中就被雙雙送上了斷頭台。特別是拉瓦錫,當他被國民議會判處死刑後,他唯一的要求便是請求法庭能再寬限幾天,好讓他驗證一下自己在監禁期間所做的一些試驗的結果,結果法庭對他的請求置若罔聞,當即將他押送到斷頭台。在拉瓦錫被押走的時候,這位法官咆哮道:“法蘭西共和國不需要所謂的學者!”在拉瓦錫被執行死刑時,在英國的現代化學之父普裏斯特利博士,他的房屋被敵對者燒毀,所在的圖書館也被砸了個稀巴爛。最後,在敵對者“不要學者”的叫囂聲中,他逃離了自己的祖國,最終客死異國他鄉。
許多偉大的發現,總是在它們的主人遭受迫害、困境和苦難時,隨之“應運而生”。當哥倫布把新大陸作為遺產交給舊世界時,他的一生便在被迫害、被誹謗、被掠奪中度過。馬戈·帕克在發現非洲河之後,還沒來得及描述它,就被迫葬身在這條河中。克拉普頓發現非洲大陸中心的一條大河,自己卻不幸死於“猩紅熱”,後來這條大河被其他的冒險家重新發現,並加以描述。富蘭克林解決了長期懸而未決的西北通道問題之後,同時自己也葬身於冰海。諸如此類的科學家遭受磨難的事例,可謂舉不勝舉,但是這一切,無不顯示了在所有創業史上,偉大人物都有著令人傷感的辛酸史這一事實。
海洋探險家弗蘭德斯,在法國的一個小島上被監禁了6年,飽受苦難的折磨。1801年,弗蘭德斯乘坐“探索號”輪船從英國出發,開始了一次以發現和考察為目的的航行。盡管當時的英國和法國正處於戰爭時期,然而,英國政府給他提供了一本法國護照,要求所有法國管理人員以神聖的科學名義,保護弗蘭德斯並給予他幫助。在航海過程中,弗蘭德斯考察了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萬迪蒙斯島及其附近的島嶼。這時,人們發現“探索號”輪船漏水並且朽壞,已經不堪使用。於是,弗蘭德斯隻好作為一名旅客搭乘“海豚號”輪船,然而在回國途中,“海豚號”在南部海域觸礁失事,弗蘭德斯和部分海員隻得換乘一隻小木船,劃向了距離失事地點約莫1 200千米的傑克遜港口。成功抵達傑克遜港口之後,他們便找到了“坎伯蘭”小雙桅縱帆船,接著便返回到出事地點,去營救那些還困在礁石上的船員。此後,他們便繼續揚帆駛向英國,但是在航行中,“坎伯蘭”小帆船的一塊木板被暗礁撞壞,小船也即將沉沒,於是,他們不得不向法國的一個小島靠攏。等到他們登岸後,便成了囚徒,被送進了陰森森的監獄。弗蘭德斯見到監獄長後,拿出法國護照解釋,但是監獄當局根本不買賬,反而變相地對他實施各種殘忍粗暴的重刑。弗蘭德斯百般周旋,仍舊不得救後,他便想到了在這個島上的法國海洋探險家布豐,他們曾經在澳大利亞海岸考察時有過一麵之緣。然而,布豐卻將弗蘭德斯的成果據為己有,並啟程前往歐洲大陸,向世人公布弗蘭德斯所發現的價值。勞動成果被竊取後,正如弗蘭德斯所料,他仍被監禁在法國這個孤島上,而且布豐利用他的新發現,成功出版了地圖集,並將弗蘭德斯和前輩們命名的地點全部抹掉,繼而重新命名。經過了長達六年的監獄生活之後,弗蘭德斯終於被釋放了,他也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英國,並將自己經過三年辛勤探險發現的成果,交給了英國海軍部。回到國內後,弗蘭德斯的健康狀況已經完全惡化,但是他仍然繼續對地圖進行修訂,並且最終寫出了這些地圖的詳細說明文字。同時,就在他的著作出版的當天,他便溘然長逝了。
那些有勇氣的人,總是利用強製性的孤立辦法來迫使自己完成非常重要的工作。正是在孤立的狀況中,人們追求精神完美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守護自己。往往隻有當一個人處於精力極為集中的孤立狀態時,他們的心靈才會與自我進行對話。但是,一個人能否在孤立狀態中有所收獲,主要取決於個人的性情、所接受的訓練和品格。對於一個氣度恢弘的人來說,孤立狀況會使他純潔的心靈更為純潔,而對於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來說,孤立狀況隻會使他冷酷的心靈更加冷酷無情。因為,孤立狀態不但能成為崇高精神的守護神,而且也能給那些氣量狹小的人帶來巨大的精神折磨。
在監獄裏,波伊休寫出了《哲學的安慰》,同樣是在監獄裏,格勞秀斯寫成了《評聖徒馬太》。布坎南被關在一所葡萄牙修道院的單人牢房時,創造出了悅耳動聽的《讚美詩片斷》。康帕內拉是一位具有愛國心的意大利修道士,由於他被懷疑犯有叛逆罪,被監禁在那不勒斯的地牢裏,長達27年。在這期間,他被剝奪了享受陽光的權利,但是他卻尋求了更高層次的光明,他利用在地牢裏長足的“休閑時間”創作了《太陽城》,後來,這本書一再重印並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羅利在塔樓上被關押了13年,在此期間,他寫成了《世界曆史》。路德被關押在瓦特堡城堡時,他堅持翻譯《聖經》,並寫出了在德國廣為流傳的戰略策略。
班揚之所以寫出了被麥考萊稱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寓言”的作品,或許要歸因於他漫長的監獄生活。約翰·班揚被關押在貝德福德監獄長達12年,在身陷囹圄期間,他被逼無奈地隻能通過冥思苦想來發泄自己的激情,於是他寫成了《天路曆程》、《天恩無處不在》和《聖戰》。然而事實上,在班揚獲得了行動自由之後,他的寫作生涯也就最終結束了。
有一次,一位貴格會教徒來拜訪班揚,並且給他帶來了“上帝的口信”。當班揚得知這位教徒為了找到自己,遍訪了英國半數的監獄,於是,班揚回答道:“上帝知道我已經在貝德福德監獄度過了整整7個春秋,因此,如果你真是上帝派來的,那麼你找我就不用這麼費勁了。”
在班揚生活的那個時代,任何一個政黨都有權利將異己分子送進監獄。班揚是在查爾斯二世統治時期,被關進監獄的,但是,在查爾斯一世統治時期,像班揚這樣傑出的囚犯,難以用數字來衡量。這其中,便有我們前麵提到過的約翰·艾略特勳爵、漢普登、普林。普林不僅被戴上頸手枷示眾,而且被割掉了耳朵。普林先後被關押於倫敦塔、蒙特奧格爾、鄧斯特爾城堡、唐頓城堡和佩頓尼斯城堡。後來,普林因滿懷激情地為複辟王朝辯護,而被查爾斯二世任命為檔案記錄員。有人統計,普林從成年到去世這段時期,他每天創作、彙編和出版的著作不計其數,可謂是當時最為多產的“獄中作家”。而且,普林的著作非常有價值,他的著作總是被人盜用,然後獲取豐厚的暴利。埃利奧特在倫敦塔受到了嚴格的監控,但是他卻創作出了《人類的君主政體》的巨著。詩人喬治·威瑟爾,是查爾斯一世時期的囚犯,在他被關押在馬夏爾西監獄時期,寫出了著名的《對國王的諷刺》。並且在複辟時期,他再一次被關入新興門監獄,爾後又被轉入倫敦塔,他卻筆耕不輟,創作了許多有價值的作品。
共和政體時期,也關押了一些著作頗豐的作家。威廉·達文蘭德勳爵因其對君主的忠誠,曾一度被關押在考斯城堡,然而,他卻在獄中寫成了膾炙人口的詩篇《龔迪伯特》。後來,在彌爾頓的周旋下,達文蘭德才得以保全性命。達文蘭德在有生之年,便還清了彌爾頓的人情債,即在查爾斯得以再次掌權時,他也拚死救出了彌爾頓。保王黨成員、詩人洛夫萊斯,被光頭黨人關進了監獄,在交納了數目巨大的保釋金後,他才得以從牢房中釋放出來。盡管洛夫萊斯為了斯圖亞特王朝曆盡了苦難和喪失了一切,但是在王朝複辟時期,他卻完全被人遺忘了,最後在極度的貧困中死去。
除了威瑟爾和班揚以外,查爾斯二世還關押了巴克斯特、哈靈頓、潘恩等人。這些被關在獄中的人,無一例外地都以寫作來聊以自慰。在高等法院的監獄裏,巴克斯特完成了他的名作《生活與時代》的部分手稿。潘恩在被關押在倫敦塔時期,創作了《沒有荊棘就沒有王冠》。在女王安娜統治時期,馬修·普賴爾因被人捏造叛逆罪而被監禁了兩年,在這期間,他寫出了《阿爾瑪和靈魂的進步》。
笛福曾經三次被戴上頸手枷示眾,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獄中度過的。在獄中,他創作了《魯濱孫漂流記》和其他許多有名的政治性小冊子。除此之外,他還寫了《被頸手枷者的讚美詩》,修改並出版了許多大部頭著作。與此同時,他還推出了《觀察》雜誌,為雜誌領域的開辟作出了先驅性的貢獻。此後,在《觀察》的引領下,先後湧現了《閑談》、《向導》和《探索》等等雜誌。笛福在從事其他各種著述的同時,一個人寫成了102期的《觀察》雜誌,總共有四開本九大卷。斯莫利特因誹謗罪被捕入獄後,在獄中他創作了《蘭斯洛特·格列威斯勳爵》。詹姆斯·蒙哥馬利被關押在約克城堡時,創作了第一本詩集。立憲主義者托馬斯·庫珀,在被關押在斯達福德監獄時,創作了《自殺者的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