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以沒有讓旁人驚羨的姿色,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銀”的日子,一旦沒有善良,人生就會擱淺和褪色。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謙讓,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才能讓生活充滿美好的陽光。
寬容的心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美德,一個人如果像眼睛那樣容不得灰塵,容不得朋友有一些小小的過錯,那麼你永遠也交不上真正的朋友,“人至察則無徒”就是這個道理。在生活中,當有人磕碰到你的時候,如果能微笑著寬容對方,或許彼此之間就不會產生矛盾。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你也寬容地伸出援助之手,分人一滴水,即為甘甜雨露。
說到寬容,中國古代有個很經典的故事——鄭伯克段於鄢。春秋時期,鄭國國君武公娶了申國的公主為妻,名叫武薑。後來就生下了莊公和公叔段。莊公一生下來就很醜陋,母親武薑很討厭他,卻疼愛幼子公叔段,還請求丈夫立公叔段為太子。莊公當上國君後,公叔段得到了很豐富的分封,但後來武薑卻支持他反叛。舉事失敗後,公叔段逃往他國,莊公非常痛恨自己的母親,將武薑安置在離宮,避而不見,並發誓說:“不到地下黃泉,永遠不再見麵。”不久,他念起母子之情,開始後悔自己的誓言。於是,他自黃土下挖掘隧道,直至見到水,與母親在隧道裏見麵,以實現了自己的誓約,母子又重歸於好。
這個故事不僅說的是孝敬,還有寬容的美德,莊公從小受到母親的歧視,卻沒有記恨在心,當母親要求公叔段當一國儲君的時候,他沒有反對,最後,母親與公叔段共謀反叛,他依然用自己寬厚的心來消除親人的怨恨。這才是寬容,才是人間的美德。
在人際交往中,應該用包容的態度對待萬物,認真聆聽別人的建議,對於別人的錯誤應該寬宏諒解,朋友無心的言語不應耿耿於懷。對待任何人和事,都應該抱著寬容的態度,用坦誠的心接納別人。當別人試圖激怒你時,可以自我暗示:“我是一個豁達的人,一個胸如大海的人。”
商家有句老話:和氣生財。兩個商家賣同樣的東西,一家拉長著臉,不給人好臉色,一家滿臉和氣,顯然後者的生意好得多。在顧客看來,買一件商品,外搭一份和氣,遠比搭一張長臉合算得多。可見,和氣也是有含金量的。待人和氣、寬容,是一種境界。這使得我們心胸開闊,甚至能包容這個世界。如果我們自覺脾氣不好,不要緊,試著從現在就開始改變,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真誠的問候,甚至一個禮節性的注目禮,都能使別人感到溫暖,能使自己的心更加放鬆、更加開闊,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原本的生活也都得到了改善。
春秋時,齊國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為了王位而同室操戈。鮑叔牙助小白,管仲則助公子糾,還曾以暗箭射傷了小白。後來小白做了齊國國君,史稱齊桓公,鮑叔牙也成為他的相國。但鮑叔牙是位心胸寬厚的智者,反而把管仲推薦給桓公,他說:“我有五個方麵不能與管仲相比:寬惠安民,讓百姓聽從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國家,能確保國家的根本權益,我不如他;講究忠信,團結好百姓,我趕不上他;製作禮儀,使四方都來效法,我不如他;指揮戰爭,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聽了鮑叔牙的勸說,齊桓公終於不記一箭之仇,拜管仲為相國,並在管仲的輔佐下進行改革,使齊國實力大增,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
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而比海洋還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就是人的胸懷。所以,我們應該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朋友,而廣闊的人脈總能獲得多彩的人生。
寬容還有諒解和鼓勵的作用。蘇藿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來自寬容的震撼力要比對立強大。用寬容的心對待他人,就是給對方一個台階下,讓對方知錯改錯,給人一片自由的空間。如果在交往中能夠寬容他人,就能得到別人的愛戴和尊重,更能促進彼此的和諧相處。
寬容可以很好的維持一段感情,而人們總是願意跟有寬容之心的人交往。這是人際交往紐帶,可以幫助人們之間建立美好又持久的友誼。
因此,寬容是人的一種品質,一種美德,不應該用以怨抱怨的心態對待別人。隻知道以惡製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非但不能解決矛盾,反而會使矛盾越來越大,最後損人損己。
在這裏我想到了2009年4月3日發生在美國的致使14人死亡4人受傷的槍殺案件,越南籍美國男子由於對他人嘲笑自己的英語不佳,以及工作受挫對他人、對社會產生了仇恨,最終化為極為血腥暴戾令人發指的殘暴行為,讓人深思的,還有德國3·11校園槍擊案和2007年美國最大校園槍擊案——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
冤冤相報何時了,以怨報怨隻能讓矛盾無窮盡也,所以這些以牙還牙的態度是極其荒謬的。如果能夠換一種思路,用寬容的心來化解矛盾,這不僅能感化別人,也使自己的損失最小化。
溝通是人類生存的技能之一,良好的溝通需要寬容的心做橋梁,心胸不寬闊,不願意接受刺耳的話,如何溝通呢?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一顆寬容的心,那麼你的生活也會單調而無意義。
有一位婦人在過50歲生日的時候,向在場的所有來賓述說了自己幸福一生的秘密。她說:“結婚的當天,我就準備列出丈夫的10條缺點,為了我們婚姻的幸福,我向自己承諾,每當他犯了這10條錯誤中的任何一項的時候,我都會微笑著原諒他。”有人問那10條缺點到底是什麼呢?她回答說:“老實告訴你們吧,這五十年來,我一直沒有把10條缺點列出來,每當他做錯了事情,我都非常生氣,而我立刻提醒自己:算他走運,他所犯的錯誤是這十條中的其中一條。”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會一直都晴空萬裏、鮮花似錦,同樣也會出現陰天、暴風。如果麵對生活中的矛盾能夠向這位女士那樣寬容對方,你就會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美。寬容實際上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互相寬容的朋友能百年同舟,互相寬容的夫妻一定千年共枕,互相寬容才能贏得世界的和平和美麗。
欺騙隻是一種掩藏
欺騙就是把真假顛倒,一旦被人發現,就會引起彼此間的衝突。就是關於假與真的顛倒,肯定也關係著人與人之間的某種衝突。從我們生活的周圍來看,欺騙無處不在,感情可以欺騙,利益可以引發欺騙。也許欺騙人不會感受到欺騙所給被欺騙者帶來的痛苦和損失,甚至有時還會牽及別人的生命。我們從小就學過《狼來了》這篇課文,當我們朗誦這篇課文時,卻不一定能真正領會欺騙的嚴重性。欺騙,說小了是一個人的品德缺失,嚴重了是一個人人生的汙點。
如果生活欺騙了你,請不要悲觀泄氣。因為人生的路上到處都有荊棘,都有難過的坎。哪怕滔天巨浪迎麵而來,也不要害怕,要有一顆迎接困難的勇敢之心,因為托起人生的天平是公平的。挫折與困難隻是一塊塊磨刀石,不必用其與高山大海比。它隻是高山上的一塊小小的絆腳石,雖然它會把你一時絆倒,但隻要你立刻爬起,邁起更堅定的步伐,勇敢地邁過它,絆腳石便成了你的墊腳石;它隻是大海中一個小小的風浪,即使它外表看來凶猛、可怕,若你義無反顧地駕駛著小舟,向它發起挑戰,最終,它也隻是把你身上的汙垢衝去,使你比先前更加幹淨,更覺輕鬆了。其實,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在困難麵前站不起來,整日過著消極悲觀的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美好,讓自己沉浸在難以呼吸的氣氛裏。
說謊通常被認為是不誠實不道德的表現。大人從小就教育孩子不要說謊。其實,欺騙有時也可以是善意,當然,這種善意的欺騙是需要很大的代價的,其間也充滿了人心深深疑問。世界上沒有誰不說謊的,而差別就在於說謊的程度、性質和頻率。據我國學者的一項調查顯示,3歲兒童中已經有50%以上開始在家裏說謊了。據美國心理學家邁克爾·路易斯的統計,全美國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歲前就學會了說謊話,而到了7歲,98%的孩子都已說過謊。這似乎是一個奇怪的悖論:一方麵,我們拚命的強調不要說謊,甚至不惜以童話恐嚇孩子;而另一方麵,我們都在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