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跳出自卑的泥潭(1 / 3)

第十二章 跳出自卑的泥潭

從自卑的陰影中走出來

一個人不可能在很多方麵都很優秀,每個人都有很多方麵的不足和欠缺。那些偉人也不例外,拿破侖身材矮小、貝多芬失明失聰、林肯的醜陋、羅斯福的小兒麻痹、丘吉爾的臃腫,這樣的缺陷都可以讓一個人痛不欲生,可是他們的人生比其他人都要光彩,都要輝煌。

生活中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相比,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區別,那就是自信、活力。自信使成功者眉頭舒展,腰板挺直,事業有成,仿佛時時刻刻都沐浴在幸福的陽光裏;而失敗者則不然,哪怕這樣的人很有錢、有權,但是在其內心卻有很多灰暗的陰影。

自卑的感情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不好品性,對一個人的人生發展有著破壞性的影響,是人類個體對自己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感。不同的是,出色的人能克服這種自卑感,使自己活得坦然自在。而一個失敗的人總會過分地關注自己的不足,這樣的人隻要陷入自卑之中,就隻顧著埋頭苦幹,任勞任怨,人雲亦雲,一輩子都可能麻木地度過。

生活中有很多愚笨的人,這些人對自卑總有很多解釋和借口:我要是像比爾·蓋茨那樣有錢就可以了,要是有奧尼爾的強壯或姚明的身高,或者擁有愛因斯坦的智慧……這種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優勢,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信心,甚至悲觀失望,破罐破摔。倘若一個人陷入自卑的深淵,那麼他就很可能會因此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也得不到發揮,所以自卑也是邁向成功的絆腳石。即使是一個聰明的人,也會有這種自卑的念頭,但是,在生命中,他們敢於冒風險,會竭盡全力的克服自身的缺陷,從而邁上人生的頂峰,成就一番事業。

很多人都能記得球王貝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以前是個自卑的膽小鬼。當他得知自己入選巴西最有名氣的桑托斯足球隊時,竟緊張得一夜未眠。因為他對自己缺乏自信,一種前所未有的懷疑和恐懼使貝利寢食不安。他既緊張又興奮地到了桑托斯足球隊。在開始練球的時候,他緊張得幾乎要尿褲子了。他就是這樣走進一支著名球隊的。第一次比賽教練就讓他上場,並讓他踢主力中鋒。心在怦怦地跳,兩條腿就像不是自己的,每當球滾到自己身邊的時候,他覺得就像別人的拳頭擊來。每次上場都是被教練逼著,在球場上他眼中隻有足球,隻有瘋狂地在球場上跑來跑去,這樣才能慢慢的回複自己的正常水平。

貝利對那些出了名的球星們很是畏懼、敬仰,但是,那些球星卻從來沒有看不起他的意思,對他非常友善,如果貝利自信心稍微強一點,也不至於受那麼多的精神煎熬。貝利的緊張和自卑,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太重了。貝利打小就有很強的自尊心,還自視清高,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他一心關注的是別人如何看自己,所以就導致了他怯懦、自卑的心理。

再強的人也有自己的軟弱之處,甚至還有更大的軟弱方麵,但是,強者之所以是強者,就是因為他能戰勝自己的軟弱。球王貝利戰勝自卑心理的過程告訴我們,不要杞人憂天,不要一味地理會那些使你認為不能成功的疑慮,隻有勇往直前,結局不一定難堪。每個人都有過人的能力和稟賦,都能成為出色的人才,而關鍵就要看自己是否有自信。

從性格方麵來分析,有心裏自卑的人都會內向、懦弱、意誌力薄弱,讓人感覺軟綿綿的。自卑的人對於別人的印象總是習慣於妥協、沉默、忍受,他們並非不具有堅強的性格,隻是不喜歡把自己的堅韌性表現出來。內心堅強的人也許不熱情奔放,但有主見,不強詞奪理但堅持正確意見,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培養堅強的性格,去除自卑與軟弱。

每個人在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當然,我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做到完美遠投,而且完美主義者更容易產生自卑的情緒。一般來說,產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有人喜歡用過高的標準作為自己的目標,結果使自己永遠處於達不到要求的失敗地位,導致自卑感的產生;有人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對於別人的貶低往往產生自卑的心理;有人錯誤地把別人對自己的誇獎當作譏諷,那麼他們感受到的信息就帶有自我否定的傾向性,他們會越發地感到卑微、低下;有人對於家庭或自己的經濟收入以及地位感到不滿,對於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攀比也會產生自卑的心理;也有人由於身體的缺陷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而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自卑的人不能積極、理性地麵對自己的缺陷,對自己的評價總是偏向消極的方麵。自卑的心理,往往並非認識上的不同,而是感覺上帶來的不準確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用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如“我應該如此這般”、“我應該像某人一樣”等。這樣的向往,一般都是不切實際的,隻能在心裏種下苦惱的種子,也會變得自卑、抑鬱。自卑是人生失敗的催化劑。自古以來,很多人因為自卑而苦惱一生,很多人一生忙碌在尋找克服自卑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