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跳出自卑的泥潭(3 / 3)

如今的時代是個急劇變化的年代,人生就像一片大海,隨時都有翻船的危險。作為一個現代人,從踏入社會的那一刻就應具有迎接失敗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成功的機遇,也充滿了失敗的可能。所以要不斷提高自我應付挫折與幹擾的能力,調整自己,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敗之後都能有所領悟,把每一次失敗當做成功的前奏,那麼就能化消極為積極,變自卑為自信。

自卑通向失敗,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至少有大部分的可能。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一個自卑的人往往過低評價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質,總是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處比,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別人麵前自慚形穢,從而喪失自信,悲觀失望,不思進取,甚至就此沉淪。一旦抱著這種思想不放手,想要超越自卑就變得很難了,一切言論的高度性就很微小了。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沒有擺脫自卑的信心了,其實,人有時有種得過且過的惰性,隻要不威脅到自己的生命,怎麼樣都行,這是人的通病。隻有從自卑的枷鎖裏解脫出來,不斷奮鬥直到成功,才能證實生命存在的意義!

要戰勝自卑,首先要正確了解自己。你不妨將自己的興趣、嗜好、能力和特長等個性特征全部列出來,哪怕是很細微的方麵也不要忽略。你會發現你有很多優點,並且對自己的弱項和遭到失敗的地方持理智和客觀的態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至於片麵誇大,而是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現實,這樣自卑便失去了溫床。

轉移注意力,把自己的眼光放在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美好的生命不是要我們老關注自己的弱項和失敗,而應將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自己最感興趣、也最擅長的事情上去,從中獲得的樂趣與成就感將強化你的自信,驅散自卑的陰影,從而緩解你的心理壓力和緊張。

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如果想看一個人有沒有價值,根本用不著進行什麼深奧的思考,也用不著問別人,有人需要你,你就有價值,你能做事,你就有價值。因此,你可以先選擇一件自己最有把握也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後,再去找一個目標。這樣,每一次成功都將強化你的自信心,弱化你的自卑感,一連串的成功則會使你的自信心趨於鞏固。

從另一個方麵彌補自己的弱點,每個人都有多方麵的才能,社會的需要和分工更是萬象紛呈。一個人某一方麵有缺陷,可以向另一方麵謀求發展。隻要有了積極心態,就可以揚長避短,把自己的缺陷轉化為自強不息的動力,也許你的缺陷不但不會阻礙你成功,反而會成為你成功的“激素”。因為它促使你更加專心地關注自己選擇的發展方向,促成你獲得超出常人的發展,最終成為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

從前,夏威夷有一對雙胞胎王子,一天,大王想給大王子選一名妻子,就問他:“你喜歡什麼樣的女孩子?”大王子說:“身材瘦高的女孩。”

這個消息傳遍了整個島嶼,於是,島上的所有年輕女孩都開始減肥,都想成為枝頭上的鳳凰。不知不覺,島上幾乎沒有胖的女性了。於是,隻要女孩子們一見麵就會互相比誰最瘦,甚至還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現象。這時,又出現了一個意外的情況。大王子因為得到疾病去世了,大王就決定讓二王子繼承王位。

於是國王又想為小王子娶媳婦,大王問一個跟大王子同樣的問題。二王子說:“現在島上的女孩都太瘦了,我喜歡那種豐滿的女孩子。”島上的女孩子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便開始大吃大喝,互相競爭,看誰比誰胖。於是島上的糧食越來越少了,甚至儲備的糧食都被吃光了。最後,王子選擇了一位不胖不瘦的女孩,他認為,這樣的身體才是最健康而美麗的。

不要為了自身的缺點而感到自卑,審美的觀點因人而異。對於美的判斷,各有各的理由,甲認為某個人美麗,而乙有可能就會認為醜陋至極。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審美觀並不相同,太看重別人的評價或因為自己一點的缺陷就自卑,這是極其不必要的,有時還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一個人很容易從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中確立自己的形象,一旦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時,那麼自卑感就是困擾你的時候。所以你要理性地看待這一切。不要沉溺於對失敗經曆的回憶,把失敗的殘跡從你腦海中剔除,要知道失敗絕不是你的主要方麵,而是你偶然存在的消極麵,是你心智不集中時開的小差。你應該多強調自己具有成功潛力的一麵,這些貫穿起來就構成一個成功者形象,會向你潛移默化地暗示你的人生還會出現更多的成功機會,以激發你的激情,幫助你時時保持以一種光彩照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