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善用幽默打動聽眾
幽默是實現人際順利溝通的潤滑劑。演講者通過“演”和“講”與台下的聽眾進行交流,適當的幽默往往會起到景上添花的作用。
如果你希望受到聽眾的注目,希望演講獲得成功,那麼你就應該學會和聽眾來點幽默,在笑聲中增進溝通。幽默像春風一樣,表達著你的真誠和溫情。幽默宛如一座橋梁,是溝通人心靈的橋梁。幽默者最有人情味,聽這樣的人演講,每個人都會感到快樂。
深受人民愛戴的林肯總統的容貌很難看,這是討人喜歡的一個障礙。他認識到這一點,但並沒有回避它,反而利用它拉近了與人們的距離。一次,他的論敵說他是兩麵派。林肯平和地說:“現在,讓聽眾來評評看,要是我有另一副麵孔的話,您認為我會戴這副難看的麵孔嗎!”幽默,顯示了林肯對自己的達觀態度,體現了他的真誠,贏得了人們的理解與尊重。
幽默是人際溝通的潤滑劑
幽默能使激化的矛盾變得緩和,能使人從尷尬的局麵中解脫出來。
一位女青年本想在自已的訂婚宴會上給未婚夫和親友留下一個好印象,但由於心情緊張,碰倒了燈架,燈架又碰倒了小桌,她也跌跌撞撞地摔倒在小桌旁,弄了個四腳朝天,臊了個大紅臉。站在一旁的未婚夫見她未受傷,便插了一句俏皮話:“親愛的,沒關係,原來你也會玩多米諾骨牌!”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都笑了起來。
本來這是一件令未婚夫很尷尬的事情,在這時如果置之不理或埋怨都會令人不快,不光是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也包括這位女青年。而未婚夫的一句幽默之言,不僅緩和了使人難堪的場麵,而且給未婚妻留下了一個有幽默感的好印象。演講者憑借幽默的力量,打碎自己的外殼,主動地與聽眾溝通,觸摸一顆顆隔膜的心,通過幽默人們往往能感受到你的坦白、誠懇與善意。
演講時,如果過於嚴肅往往給人一種戴著假麵具的感覺,也似乎隻能讓人了解你的外表,卻無法探知你的內心,這樣的交流是極難深入下去的。因而沒有心靈溝通的演講,不能算成功的演講。幽默能夠讓人們看到你的另一麵,本真的、人性的、純樸的一麵。
有一次,英國首相、陸軍總司令丘吉爾去一個部隊視察。天剛下過雨,他在臨時搭起的台子上演講完畢下台階的時候,由於路滑不小心摔了一個跟頭。士兵們從未見過自己的總司令摔過跟頭,都哈哈大笑起來,陪同的軍官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丘吉爾微微一笑說:“這比剛才的一番演說更能鼓舞士兵的鬥誌”。效果的確如丘吉爾所戲言的,士兵們對總司令的親切感、認同感油然而升,必定會更堅定地聽從總司令的命令,去英勇作戰。這便是幽默的極大魅力。
幽默也是一種能力
演講時,幽默口才就如同金子一樣在閃閃發光。那幽默話語是怎樣形成?它的產生靠哪些條件呢?
第一,要有高尚的情趣和樂觀的信念。一位偉人曾說過:“幽默是表明人們對自己事業具有信心並且表明自己占著優勢的標誌。”幽默的談吐是建立在說話者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的基礎上的。它對人提出善意的批評和規勸,它必須要求批評者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高的涵養性。一個心地狹窄,思想頹唐的人是不會幽默的。幽默永遠屬於那些熱心腸的人,屬於那些生活的強者。幽默者品德要高尚,要心寬氣朗,對人充滿熱情。
第二,要有較高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幽默的談吐具有反應迅速的特點,這就要求說話者思維敏捷、能言善辯,而這些又來自於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對事物的認真觀察。隻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才能使你的演講更富幽默。
第三,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幽默的談吐是人的聰明才智的標誌,它要求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一個人語言修養高、文化知識豐富,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再加上詞彙豐富,語言表達方式靈活、多樣,這樣他平時講起話來就會得心應口,自然就容易活潑、生動、有趣。
幽默的魅力神奇無比,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不喜歡風趣幽默的語言。對演講者來說,它更是必不可少的致勝法寶。
記住,幽默隻是手段,並不是目的,隻有運用的好,才會令你的演講熠熠生輝,征服台下所有的聽眾。
7必須丟開勉強的幽默
一個初次登台演講的人,總以為他應該像一個演講家那樣把幽默展現給聽眾。也許在平時他的言行莊嚴得像本百科全書,但是,當他麵對聽眾要講話的時候,便好像將幽默大師的精神傳給了他一樣,一開始就很想講一則幽默故事,尤其是在飯後舉行演講更易發生這種情形。結果,他自以為十分得意的作品,竟會使聽眾感覺好像讀字典一樣的乏味,像這樣的演講,怎麼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呢?
在整個演講中,沒有比引起聽眾高興得發笑更為困難的事了。幽默是一種十分微妙的東西,和一個人的個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的人生來就有這種天分,但有的人卻沒有。一個沒有幽默天分的人,如想勉強裝得幽默,正如一個藍眼睛的人想把他的眼睛改成黑色一般不可能。
你要記住,一個故事的趣味不在於故事本身,而是要看講故事的人是怎樣說的。沒有誰是靠模仿別人而取得成功的。林肯當年在伊裏諾州第八司法區的旅館中講了幾則故事,人們跑了幾英裏來聽,坐了一整夜而不倦,據目擊者說,時常有人笑著從椅子上倒下來。但是這裏有一篇故事,就是當年林肯常常講的,而且每次都要博得不少的喝彩,你不妨暗地裏獨自試讀一遍,看看能不能使你自己大笑起來:“有一個旅客,要想經過十分泥濘難行的伊裏諾州的草原回到家裏去,中途忽然遇到了暴風雨。天黑如墨,大雨傾盆,好像天上的河堤決了口一樣;隆隆的雷聲從笨重的烏雲中發出,宛如火藥庫的爆發,接二連三地閃電照耀著草原,露出許多被驟雨摧折了的樹木。雷聲愈來愈響,震耳欲聾,最後,他突然被一個巨大而更可怕的雷聲嚇得跪倒在地。他平常是不祈禱的,然而在這時候,他卻喘息著說:‘啊!主啊!如果雷聲和閃電對你來說是一樣的,那麼,請你多給我一些光亮和閃電,少給我一些可怕的雷聲吧!’”
如果你對自已的幽默天分毫不懷疑,那麼你就應該努力培養你的這份天分,使你無論到什麼地方去,都會受到聽眾的歡迎。但是,如果你的天分不屬於這方麵,你硬要去求幽默,不但不會為演講添彩,反而弄巧成拙,成為別人的笑料。先天的不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認清自己究竟屬於這兩種中的哪一種。沒有天分,後天努力也可以練就,但你連自己有沒有幽默天分都不清楚就去幽默,你的演講注定是要失敗的。
如果你讀過林肯的演講的話,你一定將對他們所講的那些故事,尤其是他們在演講開始所講的幾句妙語,驚奇讚歎。我的一位演講家朋友告訴我,他從不曾為了隻想幽默而講過一則故事。許多的幽默演講家都為自己定下一個戒條,在開始演講後的3分鍾內絕不講述故事。這個誡條,已成為眾多演說者的信條。
如此這般,那演講的開頭,是不是就應該嚴肅得像一隻巨象一樣的呆笨呢?絕不是這樣,如果你能夠,不妨在開頭先引用幾句其他演講家說過的話,或是談一些涉及當時情景的事使大家發笑,或是故意誇大地去批評一些矛盾的故事,這樣,比起引用平常那些引人發笑的故事,往往更容易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眾所周知,林肯在做總統之前是個很出名的律師,一次他替一位婦人辯護,為她爭取撫恤金,林肯結束了這段雄辯後,聽審的人中有的竟流出眼淚來了,大家一致主張萬萬不能讓人剝削那老婦的撫恤金。林肯不但代他做了保人,代她付清旅館房租,以及回家的車費,並且代付了她的訴訟費。
幾天之後,林肯的律師同伴在地上拾得一張破紙,就是那次雄辯的草稿,他讀了以後不禁大笑。
那紙上寫的是:“沒有合同——不該索取手續費——無理的勒索——被告霸占款項不給原告——美國革命戰爭——描述鍛鐵穀的慘狀——原告的丈夫——怒斥被告——結論。”這就是幽默的力量,運用得好,真有出奇製勝的功效。
一定要牢記,人的才能是不一樣的,有的會幽默,有的不會幽默。不會幽默的,則不必強求,要是故作幽默,隻會弄巧成拙,引來嘲笑。丟開勉強的幽默吧!用真誠的話語去感染每一位聽眾。
8說服性演講
一次,有一群人發現自己竟置身於風暴的通路上。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風暴,但用“風暴”一詞形容也並不為過。說的再明白些,這風暴是個名叫毛裏斯·高柏萊的人。其中的一位做了如下描述:
在芝加哥的一家餐廳,我們圍坐在一張午餐桌旁。我們素聞此人的大名,說他是個雷霆萬鈞的演說者。他平靜地開始說對我們的邀請表示感謝。他說,他想談一件嚴肅的事,如果打擾了我們,還望見諒。
接著,便有一股“龍卷風“向我們襲來。他傾身向前,雙眼將我們死死地盯住。他並未提高聲音,但我卻似乎覺得有一隻銅鑼在桌旁轟然爆裂。
“請各位四處張望一下,”他說,“彼此相互看一下。你們可知道,現在坐在這房間裏的人,有多少人將死於癌症?55歲以上的人4人中就有一個,4人中就有一個!我絕不是在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他停下,臉上驟然有了光澤。“這是件平常卻嚴酷的事實,不過卻不必長久。”他說,“我們可以想出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研究它的肇因,找出進步的治療方法。”
他顯得更加嚴肅了,眼光繞著桌子逐一移動。“你們願意協助朝向進步努力吧?”在我們腦海中,這時除了“願意!”之外,還能有別的回答嗎?“願意!”我想。事後我發覺其他人也是如此。
不超過60秒,毛裏斯·高柏萊就贏得了我們的心。他已經把我們每個人都拉進他的話題裏,他已經令我們投入到他為人類福利而進行的運動中。
遵循以下原則可以使你的說服性演講無往而不勝:
以真誠贏得信心
如果我們的談話是以說服為目的,那尤其需要以發諸真誠篤信的內在光輝來宣述自己的意念。我們自己隻有先被說服,然後才能設法說服別人。
獲取讚同的反應
哈裏·奧弗斯維教授曾詳細分析過保持聽眾讚同心理的重要性,他說:“有技巧的演說者,一開始獲得許多讚同反應。他遂借此為聽眾設下心理的過程,令他們朝向讚同的方向前進。它如同撞球戲裏的彈子那般移動,將它在一方向推動後,想使它偏斜,便須費些力量,欲將它推回相反的方向,則須費更大的力量。”
心理的形態在這方麵表現得尤其明顯。當一個人說“不”,而且真心如此時,他所做的恐怕不僅僅是這一個字而已。他整個身體——腺體、神經、肌肉——把自己收攏起來進入一個抗拒的狀態。一般情況下,他會有微小程度的身體上的撤退,或撤退的準備,有時明顯得還可以看出來。簡言之,整個神經、肌肉係統都戒備起來要抗拒接受。可是,相反的,一個人說“是”時,就沒有撤退的行為發生,整個身體在一種前進、接納、開敞的態度中。因而,從一開始我們能誘發越多的“是”,便越有可能成功地握住聽眾的注意力,為我們最終建議的實現掃清障礙。
演說人和聽眾爭辯,隻會引發他們的固執,他們會拚命防守,他們根本不會改變思想。一開口就說,“我要證明這樣這樣”是否明智?聽眾是否會認為這是一種挑釁而無聲地說:“不要得意,好戲還在後頭呢!”
一開始就強調一些所有聽眾和你都相信的事情,然後再舉出一個恰當的問題,讓聽眾願意再聽下去,這樣是不是會有利得多?接著再帶著聽眾一起去熱烈地追尋答案。在追尋答案的途中,將你所見得十分清楚的事實擺在他們的麵前,他們就會被你所引領,進而接受你的結論。對於這種他們自己所發現的事實,他們會有更多的信心。“看似一聲解說的議論,不失為上上之佳論。”
以感染性的熱情來講述
演說者在陳述自己的意念時,如果以感情和感染性的熱情來表述,聽眾一般不會產生不同的意念。我所說的“感染性的熱情”,它會將一切否定的相反意念擯棄於一邊。你的目標如在說服,請不要忘記動之以情較諸發之以思想效果更大。記住,要激起聽眾的情感,必須先使自已表現得真摯、熱烈。不管一個人能夠編造多精微的詞句,不管他能搜集多少例證,不管他的語氣多麼諧調,手勢多麼優雅,倘使不能真誠地講述,這些都隻是空洞耀眼的裝飾罷了。要使聽眾印象深刻,先得自己印象深刻,你的精神經由你的雙眼而閃亮發光,經由你的聲音而四向輻射;並經由你的態度而自我抒發,它自然會使得與聽眾溝通的渠道暢通,引發共鳴。
以友善的方式開始
卓·威爾森曾經說:“如果你走過來,並對我說:‘我們坐下來商量一番吧。假使我們意見有分歧,讓我們了解彼此為什麼有分歧,究竟在哪裏出現了問題?’我們馬上便會發覺彼此的想法相距不遠,發覺我們不合之點很少,而相合之點卻非常多;並發覺我們隻要有耐心、有誠意,並有著彼此聚合的欲望,我們就會相聚在一起,謀合在一起。”
9即席演說
在緊急情形之下,能夠集中自己的思想並發表談話,可以肯定地說,這要比經長時間努力準備之後才能演說,更為重要。現在的商業需要以及現代口頭溝通所必須的自在隨意,使得這種即席發言的能力必不可缺少。我們要能迅速調動思維並流暢地遣詞造句。許多影響到今日工業和政府的決定,都不是出於一人,而是在會議桌上商定,個人仍可有獨自發言的權利,在這群策群議的討論會議上發生影響。如此看來生動突出的即席演說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練習即席演說
任何智慧正常、且自製力超強的人,都能發表一場讓人易於接受,甚至於常常還是很精彩的即席演說——說的簡單些,就是不經準備的當眾講話。當你被臨場邀請說幾句時,一定很想流暢地表達自已,至於方法,不止一種,但最有效的就是采用某些著名演員曾經使用的方法——站著思考。另外,你還必須熟練掌握一些即席發言的聯結技巧。
要有即席演說的心理準備
在你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人們請你發言,多半是期望你對某一個你能發表權威言論的題目提出一些意見。這時最關鍵的問題是,要能麵對即席講話的情況,並決定在自己能支配的短時間裏確定要談論些什麼。你要想使自已從容自如地應付此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心理上對這些情況先有準備。在開會當中,不時地問自己,如若現在被叫起來講話,到底要講些什麼。這一次最適合講述自己題材裏的哪個方麵?對於會上剛討論的那些建議,怎樣措辭以表示讚同或反對?因此,我的第一個忠告是:要時刻準備著在各種場合做即席演說。
立刻進行舉例
為什麼要這樣?理由如下:
第一,你可以從苦苦思索下一句的需要中解脫出來。因為依據經驗的複述很容易,即使是要做即席演說,情況也還是這樣的。
第二,你會一步步進入演講的狀態。初有的緊張也會慢慢消逝無蹤,令你有機會給自己的題材逐漸加溫。
第三,你可以馬上獲得聽眾的注意。因為,事件——實例是立刻獲取注意力最保險、最有效的方法。
聽眾對你那富於人情趣味的實例最感興趣,這可使你在最迫切需要時——演說開始後的極短時間裏,對自己的能力會更加自信。溝通是一種雙方麵的行為。能獲得注意的人對此不會有絲毫的懷疑。當他注意到那種接納的力量,並感覺到那發自聽眾間的如電流般的期盼的目光時,他就感受到有種挑戰,要他盡最大能力去做回應,並始終向前。演說者和聽眾間建立的和諧關係,是一切成功演說的關鍵所在——沒有它,就不可能達成真正意義上的溝通。這便是我力勸你以實例展開演說的原因,尤其是在人家請你講幾句話時,沒有什麼比舉例更管用了。
采取適時適地的原則
假如你事先毫無準備,突然有人請你說幾句,這時切忌慌張,要保持平靜。你可以先說上兩句表示感謝之類的話,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然後便要發表與聽眾有密切關係的言論了。聽眾隻對自己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感興趣,以下來源可供你擷取意念,作為即席演講之用。
一是緊緊抓住聽眾。談論自己的聽眾,說說他們是誰,正在做什麼,尤其要突出他們對社會和人類做了什麼貢獻。最好舉以實例加以證明。
二是依據場合而定。當然也可以講講造成這次聚會的情況原因,是周年紀念日?是表彰大會?是年度聚會?還是愛國集會?不管怎樣,要突出你要表述的觀點。
最後,假如你曾注意地聽講,不妨對自己之前另一位演說人所談及的某一特殊事物特別感興趣,然後將它擴大詳述一番。最成功的即席演說,就是真正的當場演說。它們表達的是演說者對聽眾和場合的感想,它們適時適地,就像手和手套般的密切相合。它們是為了這個場合,並且是專為了這個場合而量身定做的。它們的成功也就在於此:它們在特殊的時刻裏綻放,如罕開的玫瑰,不多時便又凋謝不見了;可是聽眾所享受到的愉快卻在綿延。在你還未想到之前,在他們眼裏,你早已成為即席演說專家了。
要做即席演說,切莫即席亂說
如果光是不著邊際地瞎扯一番,毫無邏輯地把不相關的事串聯在一塊,那是人所反感甚至厭惡的。你必須圍著一個中心思想,把自己的意念合理歸納。而這個中心思想,極有可能就是你要說明的。你所舉的事例要與這個中心思想相一致。若能抱著摯誠來演講,你必然會發現自己當場所說,精力充沛且又效力無窮,即使是有準備的演說家也難以達到這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