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書蒲永升畫後(2 / 2)

【譯文】從古到今,畫家畫水大多數把水麵畫成平靜深遠的細密皺紋,其中畫得好的也不過能夠畫出起伏的波頭,使看畫的人到了要用手去摸它,認為畫麵上會有高低不平的地方,這就是畫得最好的了。但是這種畫的品得格調,如果同印板水紙的精粗比較,也不過隻有細微的差別罷了。

唐代廣明年間,東越處士、會稽山人孫位,在畫水創出新意,他畫奔騰湍急的巨浪,和彎曲回旋的山石河道,依隨著這山石河道的曲折起伏變化,寫出水流的不同形態。由於他畫盡了流水的各種各樣的形態變化,人們稱讚他畫的水有種飄逸自然的神韻。在孫位以後,五代後蜀畫家黃筌,宋代畫家孫知微都學到了孫位的筆法。起初,孫知微打算在成都的大慈寺壽寧院的四堵牆壁上畫上湖灘水石壁畫,但他構思準備了一年,始終不肯動手畫。有一天,隻見他匆匆忙忙地跑進大慈寺,叫人趕快把筆墨拿來,揮舞著手臂,使衣像在風裏飄動一樣,隻花了很短的時間,四幅壁畫便完成了。畫上的水流那奔騰、傾瀉、跳蕩、湍急的勢頭,洶湧澎湃好像要把房子衝倒。孫知微去世後,這種筆法中斷不見了有五十多年的時間。

近年來,成都人蒲永升,喜歡喝酒,自由放蕩不受拘束,他的秉性非常適合畫畫,他一開始畫活水,就學習揣摹到了孫位、孫知微畫活水的筆法真意,就是開創畫活水畫的前輩黃筌的兒子黃居寀、黃居實和李懷袞這些畫家都趕不上他。那些達官貴人紳商富豪憑著權勢來要他畫畫,永升就嘻嘻哈哈地掉頭就走,遇到他自己想畫畫的時候,他就不分求畫的人的地位高低,馬上就給人家畫好。他曾經給我臨摹壽守院壁上,孫知微畫的那四幅畫水的壁畫,畫了二十四幅,每當暑熱夏天,把這些畫掛在高大的廳堂那光光的牆壁上,就會感到一種陰涼的風吹來,使你的頭發和周身汗毛都豎起來。現在永升已經上了歲數,他的畫也很難求到了,但世上真正的能夠欣賞永升的畫的人也很少。如在南唐和北宋當過宮廷畫家的董羽,以及當前常州的戚文秀、戚化元等人畫的水,人們都把它作為值得傳繼的寶貝。其實,像董羽、戚氏這類畫家畫的水,可以叫作死水,根本不能夠同永升畫的水相提並論。元豐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黃州臨皋西齋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