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舉重運動概述(2 / 3)

隨著男子舉重的發展,女子舉重也於20世紀40年代起,逐漸盛行於歐洲、美洲,1984年美國受國際舉聯的委托,組織了第一屆女子舉重通訊比賽,有12個國家參加。同年,國際舉聯在洛杉礬代表大會上審定並通過了新的國際舉重規則,將女子舉重正式列入比賽項目,同時製定了女子舉重比賽的9個體重級別標準。1987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美國德托納比奇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女子舉重錦標賽。有22個國家和地區的99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比賽冠軍的成績被公布為女子舉重世界紀錄。

隨後,1988年12月又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了第二屆世界女子舉重錦標賽,1989年11月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行了第三屆世界女子舉重錦標賽。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女子舉重運動。

國際舉重聯合協會建立於1920年,簡稱“IWF”。它是領導國際舉重比賽的最高權力機構,到目前為止,已有一百二十個會員國。國際舉聯的最高權力組織是全體代表大會,代表大會每年在奧運會或世界舉行錦標賽期間舉行。該會設有主席一人,副主席五人和委員八人,它還設有技術委員會、科學研究委員會、和醫學委員會。上述委員會又分設有主席一人,委員八至十人以及稽核員三人。國際舉聯的正式語言是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德語,工作語言為英語和法語。

殘疾人舉重比賽

參加殘奧會力舉比賽的運動員,一般是脊髓損傷、腦癱和肢體殘疾的傷殘者。

這一項目最早出現在1964年日本東京殘奧會上,當時被稱作“臥舉”,僅有脊髓損傷的男運動員參加。2000年悉尼殘奧會上首次增加了女子比賽。目前,全世界共有109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這項運動。參加力舉比賽的運動員,以下肢殘疾為主,必須達到截肢、腦癱及其餘肢體殘疾的最低分級標準,才具備參賽資格。力舉運動員按體重劃分為男、女各10個級別,每個級別的比賽都直接進入決賽。每位選手有3次試舉機會,允許第四次試舉,但隻作為紀錄,不計入最後成績。每次試舉所增加的重量必須為25公斤的倍數,在試圖破紀錄的情況下必須是05公斤的倍數。運動員參加比賽的動作必須采用國際殘奧會承認的方式,運動員平躺在長凳上,雙手握杠,虎口相對,將杠鈴從支架上推起,兩臂伸直,保持靜止,當裁判發出“開始”口令後將杠鈴降至胸部,並有明顯停頓,然後雙臂同時用力將杠鈴舉至兩臂完全伸直,保持靜止穩定狀態,在裁判發出“下”口令後,將杠鈴平穩地放回到支架上。

力舉比賽的器材裝備由力舉凳、支架及支架調節設備等組成。其中長凳必須堅固結實,為運動員提供最大的穩定性保障。長度為2100毫米,寬度為610毫米,但靠近運動員頭部一端705毫米的地方寬度為305毫米。支架的高度不得低於770毫米、不得高於1000毫米,兩個支架間距離為1100毫米。

殘疾人力舉還有一些特殊規定:

1稱量體重時截肢運動員須附加體重。

2運動員平躺在力舉凳上進行比賽。

3比賽時,橫杠須觸及運動員胸部並有明顯停頓後,方能進行上舉。

4在試舉過程中,運動員頭部、肩部、臀部、足部不能離開凳麵。

5兩臂伸展不均,上推過程中橫杠有下降,或試舉過程中杠鈴觸及支架,均視為犯規。

6在試舉過程中,兩手在橫杠上側向移動,即改變握距,也視為犯規。

7橫杠觸及胸部後,利用杠鈴下沉或借助胸部反彈完成動作視為犯規動作。

舉重的趣聞軼事

1獲世界冠軍次數最多的運動員。包括奧運會在內,個人獲世界冠軍次數最多的紀錄為8次。先後有三人獲此殊榮。

其一是由約翰·亨利·戴維斯(美國人,1921~1984)於1938年至1952年創造的。

其二是由湯米·科諾(美國人,出生於1930年6月27日)於1952年至1959年創造的。

第三位是瓦西裏·阿曆克山耶夫(前蘇聯人,出生於1942年1月7日,於1970年至1977年間獲8次世界冠軍。

2獲美國冠軍次數最多的運動員。獲美國全國舉重冠軍次數最多的紀錄為13次,是由安東尼·特拉佐(1911~1966)創造的。他奪得冠軍的時間和級別為:1932年和1936年62公斤級,1933年、1935年、1937年至1945年67公斤級。

3最年輕的世界紀錄創造者。奈·蘇萊曼諾古(原保加利亞人,出生於1967年11月23日)1983年10月23日在前蘇聯莫斯科創造56公斤級抓舉和總成績世界紀錄時,他年僅15歲零334天。

4舉起超過自身體重的紀錄。在挺舉比賽中,舉起自身體重3倍的第一位運動員是保加利亞的斯蒂芬·托普洛夫。1983年10月24日他在前蘇聯莫斯科舉行的挺舉比賽中創造了這一紀錄。抓舉起自身體重25倍的第一位運動員是土耳其運動員奈·蘇萊曼諾古,1988年4月27日,他在英國南格拉摩根郡加約夫抓舉的成績為150公斤。在挺舉中,舉起自身體重2倍的第一位女運動員是中國的陳金珍,1988年12月她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的世界女子舉重錦標賽上挺舉的重量為90公斤。

5舉壇中的女中豪傑。世界女子舉重錦標賽每年舉行一次,首屆於1987年10月在美國德托納比奇舉行。女子舉重世界紀錄是在這一錦標賽中創造的最好成績。在女子舉重比賽的9個級別中,舉起重量最重的是中國女運動員韓長美,1989年11月在英國的曼徹斯特825公斤以上級的比賽中,她挺舉的重量為1375公斤。

6獲奧運會獎牌最多的運動員。美國的諾伯特·謝曼斯基是獲奧運會獎牌最多的運動員之一,他獲得了創紀錄的4枚奧運會舉重獎牌:1948年獲重量級銀牌,1952年獲次重量級金牌,1960年和1964年獲重量級銅牌。

另外,美國的湯米·科諾是唯一一位在4個級別中都創造了世界紀錄的運動員。

724小時的舉重紀錄。24小時內雙手硬舉的重量紀錄為2503705公斤,是由英國倫敦旺茲沃恩的漢普郡團監獄,10人組成的舉重隊於1990年5月26日至27日創造的。24小時內雙手硬舉的個人重量紀錄為367700公斤,是由保多·古多爾於1989年12月2日至3日在英國德久普利第斯“五月花”娛樂中心創造的。

24小時屈體單臂推舉3869011公斤的紀錄是由倫敦奇齊克霍加恩·巴貝爾俱樂部的9人舉重隊於1987年7月18日至19日創造的。

24小時深蹲舉2168625公斤的紀錄是由聖奧爾本斯的英國強力舉重俱樂部和少年舉重俱樂部的10人舉重隊於1986年7月20日至21日在英國哈福德郡創造的。

1989年8月4日至5日,英特利姆健美俱樂部的9人代表隊在英國漢普郡戈斯波特,使用3個重量為22公斤的舉重 棒和啞鈴,在24小時內創造了連續屈臂133380次的紀錄。

81小時的舉重紀錄。1989年4月17日,邁克爾·威廉斯在英國漢普郡戈斯波特的唐·斯泰爾體育館,1小時內連續1438次推舉起自身的體重,他當時的體重為67公斤。

藏族的舉重運動

“朵加”意即抱石頭。“角乎”意指舉皮袋。兩者均屬舉重一類,是藏族人民獨有的一種體育活動。在這裏不妨把它叫做藏族舉重。

藏族人民非常崇拜大力士。縱觀曆史,有關這方麵的記載比比皆是。

藏書《賢者喜晏》記載:吐番讚部赤都鬆時,有大力士將一頭牛舉起。

七世紀第三十四代茫鬆茫讚藏王時期,國王和臣民從四麵八方彙集在一起,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角力大會。在這次大會中,比賽產生了七名大力士。有把鹿皮囊(內裝砂子同現在藏舉皮袋)舉過頭頂的歸一強;舉起五百斤左右犛牛的努朗堪;努讓納拉保抬起了重千斤左右的大象;還有拉轉奔跑的野牛使之改變了方向的交奧張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