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舉重運動損傷
運動損傷的原因
創傷不像其它運動項目那樣多見。其發生原因有的是由於訓練或技術水平不夠,有的則由於訓練中違犯紀律,粗枝大葉,也有一些創傷是日積月累逐漸出現的,例如肘關節鷹嘴部骨質增生,肘關節的骨關節病等,這些變化久之也破壞了運動機能。舉重運動員最常見的損傷部位是腕、肘、肩、腰及膝。
舉重運動無論是抓舉、挺舉,在提鈴或翻腕時,手腕的屈肌及腰部的伸肌,都要有很大的收縮力量,因此,時常引起肱骨內踝部的肌腱撕裂或撕脫骨折,腰部伸肌的捩傷及手腕部的韌帶捩傷。當抓舉時,由於肩肘及腰部的突然過度背伸,常常引起肩袖損傷,前鋸肌傷,脊椎棘突骨膜炎(脊椎的棘突互相衝撞所致),椎板骨折,及肘的創傷性滑膜炎及骨關節病。推舉塌腰最易引起椎板疲勞骨折,此項自己取消。
膝關節以半月板損傷,髕骨軟骨病及伸膝腱膜炎較多見,多係突然下蹲或起立時,膝不當的內收扭轉(並膝)所致。
個別情況,可因舉起時站立不穩,暈厥或鈴片失脫而發生嚴重砸傷;如脛腓骨骨折、脊椎骨折等。
急性腰扭傷的原因及防治
急性腰扭傷是由於扭腰、彎腰和過伸腰時,以及提舉重物等活動時,所造成腰部肌肉、聲速呼關節的過度牽拉,扭轉而引起的損傷。此病發好於腰部。傷後立即出現腰背劇痛,腰肌緊張和痙攣,腰椎各方向活動有明顯限製,有時局部壓痛明顯,若在早期獲得積極而合理的治療,一般多能治愈但若處理不當,可演變為長期慢性腰痛。預防腰扭傷要注意保擴腰部的生理功能,腰部活動時動作應協調、姿勢要正確,如抬杠重物時,盡量讓胸、腰部挺直,髖、膝部屈曲,起身時應以下肢用力為主,站穩後再邁步;搬、提重物時,應取半蹲位,使物體盡量靠近身體,避免提起過重物體。在搬重物時,注意力要集中,以防因腰部活動範圍過大,而使腰部肌肉用力失調,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在一個固定體位和強迫姿勢中過久的工作。平時,就加強體育鍛煉,在急性能腰扭傷後,應臥硬板床休息,至少在1周以上。可減輕肌肉痙攣和產痛。對急性腰部韌帶或關節扭傷,應需臥床休息3~4周,嚴重者,可行骨盆牽引,並配合輔助治療。可作理療、推拿、熱敷及閉封療法等,當急性疼痛減輕後,誚逐漸鍛煉腰部肌肉,能促進組織的修複和愈合。防止粘連和肌肉萎縮。
腰部功能鍛煉方法
1仰臥位背伸肌鍛煉。
(1)五點支撐法:取仰臥位,雙側屈肘、屈膝,以頭、雙足、雙肘五點作支撐,用力將腰拱起(亦可用雙手掌托腰拱起),反複練習。
(2)三點支撐法:經五點支撐鍛煉後,腰部肌肉較好者可把雙臂置於胸前,以頭及雙足三點作支撐,用力作拱腰鍛煉,反複多次。
(3)四點支撐法:即在前者的基礎上,以雙手、雙足四點支撐作拱橋式鍛煉,反複多次。
2俯臥位鍛煉。
(1)抬頭插胸伸臂俯臥,兩上肢緊貼於軀幹兩側伸直,作抬頭挺胸,反複操練。
(2)伸直抬雙腿:基本姿勢同前,將抬頭挺胸改為伸直抬雙腿,反複操練。
(3)抬頭挺胸抬腿(又稱飛燕式):結合前兩者,以腹部著床,頭、手胸及兩下肢一起上抬,反複多次。
3腰部回旋運動。雙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叉腰,腰部作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交替旋轉,旋轉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反複進行。
半月板損傷的原因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