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在舉重運動中極為常見。
半月板撕裂後,最常見的症狀是行走或運動時的疼痛,疼痛部位可以在關節的一側,或者後方,也可以是關節伸屈活動到某一位置上時出現。許多患者可出現上下蹲或行走時關節內“喀嗒喀嗒”的聲音,往往在比較固定的角度出現。有時還會出現關節突然卡住不能活動或關節突然無力的情況,影響了生活質量。更為嚴重的是,撕裂的半月板還會在關節活動中牽扯關節滑膜組織,磨損關節軟骨,造成極難治愈的慢性滑膜炎,並加速關節退變,使關節炎提早出現。因此,對半月板撕裂必須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由於半月板在X光片中不顯影,用X光檢查並不能發現半月板的損傷,特別在撕裂的急性期,關節的腫脹和疼痛更是影響了醫生的體檢和診斷,使半月板撕裂經常被漏診,喪失了治療時機,更延誤了病情。現代醫學的發展使我們可以運用磁共振對半月板撕裂進行早期診斷,我院擁有的關節專用磁共振更是為患者減少了經濟上的負擔。對於一些難以確診的病例,還可以用關節鏡技術進行微創檢查,進一步提高了診斷半月板撕裂的準確性。
半月板撕裂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和非手術兩類,對於範圍小、部位在血管區的撕裂,可以用石膏、膝托等外固定製動進行治療。而除此而外的各種撕裂均需要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引起症狀的半月板撕裂大多是需要手術治療的。以往在發現半月板撕裂後,往往將其全部切除,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是喪失了半月板保護的關節在短短幾年內就會發展為關節炎。因此,目前的手術都采用半月板部分切除或者半月板縫合等技術,盡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的半月板組織,減少對關節功能的影響。而關節鏡技術的應用更是把手術的創傷降到了最低的限度,使患者的恢複達到了最快的程度。
半月板損傷的預防方法
在專門的場地進行訓練,杠鈴的杠軸要擦亮,兩端的金屬片要牢牢固定。負荷量應逐漸增加,注意訓練的係統性和循序漸進原則。初學時,在杠鈴的兩端要有人保護。為了防止腕關節損傷(捩傷或扭傷),除應加強腕部力量外,練習時腕部應以繃帶或皮製的護腕保護。在練習或競賽前應做好準備活動。為了使手在抓杠鈴時不致滑脫,應使用鎂粉。此外,應穿專用無彈性的舉重鞋,鞋底應塗鬆香粉,以防滑倒。
舉重運動員在進行太強度、高負荷的訓練和比賽時,難勉會受傷。其受傷的性質多為拉傷、挫傷,除此之外,他們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勞損、炎症、全身酸痛和其它令人煩惱的病痛。運動員一旦受傷,一方麵要接受醫生、專家的治療,另一方麵有可能要停止專項訓練,中斷全部或部分訓練計劃,這時提高專項成績顯然是不利的,尤其是在賽季,對運動員水平發揮有極大的影響,一些專家的研究表明,女,果在訓練後的48~96小時之內沒有再進行力量訓練,肌肉的體積就會開始縮小並失去力量。更為嚴重的是,肌肉力量失去的比例在頭幾個星期中速度最快。因此,從各自的傷情實際出發,對受傷舉重運動員,選擇不同的練習動作和練習方法以進行適當的訓練,這時保持訓練水平,顯然是十分重要的。當然必須要調整訓練計劃,這裏主要是針對那些傷情還不很嚴重的運動員而言。如果運動員傷情很嚴重,則要在治療已有明顯好轉並征得醫生、專家的同意之後,再進行恢複性訓練。
恢複性訓練的方法
1減輕負荷。受傷運動員要想繼續進行訓練,首先應降低運動負荷。這是最容易、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如一名舉重運動員以正常的訓練負荷做窄硬拉練習時弄傷了腰部肌肉,那麼減;輕訓練的重量可減少對他腰部肌肉的壓力,運動員在完成練習後就不會感覺到疼痛。但重量的降低程度則應根據運動員的傷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