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健恢複執業律師身份的頭一年,A市仲裁委員會給他安排了不少的仲裁案件,數量竟然多於常健的律師業務件數,讓其感覺良好。常健覺得:法院訴訟程序複雜、工序多,還有許多人為的因素,不如仲裁的效率高。
原仲裁委的小張臨時調到上級主管部門“法製辦”協助工作,她參與搞籌備成立G省仲裁協會有關事宜,還特意給常健一個“發起人”的名額。
小張在電話中說:“常仲裁員,我們準備成立仲裁協會,手續上要有一、二十個發起人,你算一個怎麼樣?”
常健回答:“沒有問題,需要我做什麼?”
“目前不需要你做什麼,你就把你的身份證傳真給我就行。”
“好的。”常健說完、辦好,就估計到還會有事。
半個多月後,一天上午,小張通知常健以“發起人”身份去辦理仲裁協會的相關手續,說隻是去簽個名字就OK。
在仲裁委“發展部”的辦公室,常健見到小張,還有陳副秘書長、寧部長陪同;她們打過招呼,就讓常健移步一個攤有三份表冊的桌子前落座、簽字。
“發起人”欄目上已經有一人簽名,是第三律師事務所的鄧主任;常健發現自己的身份證號打印錯誤、無緣無故“被年輕”六歲多了,便風趣地說:“我怎麼變年青了?而且這組號碼沒有幾個對得上我呀!”
陳副秘書長馬上說:“小張,趕快打電話給鄧主任,他可能還在樓下,讓他回來重新簽名;小寧,你再核對表格一次。”
小張、寧部長手忙腳亂一陣子……
鄧主任回到辦公室就問:“還有什麼好事?”
陳副秘書長說:“鄧主任,你看你的身份證號碼對不對?”
常健插話:“我本來比你大三歲,現在比你小三歲了!”
鄧主任說:“不要緊吧!那麼認真幹嗎?”
陳副秘書長一本正經:“要認真,要認真。”
鄧主任和常健隻好再看一遍表冊,陳副秘書長繼續說:“不好意思,我們工作沒做好,幸好是你們先到,常律師及時發現問題,而鄧主任又沒有走遠。我們重新打印簽名那一頁,你們簽好再走……”
常健翻到“擬發展會員”欄目,又發現自己的年齡變成“57歲”了,忍不住說:“我怎麼又大幾歲啦?這與剛才那個號碼也不符嘛!”
陳副秘書長沒有原先那麼緊張了,可領導架子還是有的:“這一頁不需要你們簽字,待會我們再改。小張,你是怎麼回事?以後可要認真點……哎!小寧,你這桌麵怎麼這樣亂七八糟!你們這些女孩、還是女孩嗎?”
常健連忙打哈哈:“小張好象是第一次犯錯誤吧!比我年輕時強多啦!”
不過也奇怪!鄧主任在表冊上竟然沒有一處錯誤。
常健的職業生涯有過幾次潮起潮落:他十七歲參加工作不久、就被“組織上”看中,十八歲“以工代幹”進機關當辦事員,辛苦幾年便獲轉為國家幹部,然後逐步入黨、提拔、脫產深造拿到文憑;春風得意之際,他第一次遭遇頓挫、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