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數民族食俗
滿族食俗
滿族人口大約984萬(1990),主要聚居在遼寧東部和北部的新賓、風城、岫岩等滿族自治縣,此外,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省區也有分布。
滿族人的日常飲食為一日三餐,個別山區也有一日兩餐的習慣。主食根據季節的變化而有不同,夏季一般用秫米(黏高粱米)或小米做水飯(粥),配鹹鴨蛋或鹽豆冬季用高粱米或小米做幹飯,配熬菜。農村地區喜歡用黃豆自製大醬,是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滿族有用鮮嫩的蔬菜蘸醬生食的習慣,如春天用小蔥、小白菜、菠菜、小水蘿卜夏天用生菜、大蔥、黃瓜秋天用蔥白、蘿卜冬天用白菜心、酸菜等。酸菜是用新鮮的大白菜醃製的冬菜,可以熬、燉、汆、炒,用酸菜汆白肉、做砂鍋菜、下火鍋等,都是滿族民間喜食的佳肴。
滿族人好客、好酒,民間諺語說:“平常要勤儉,來客要豐滿。”宴客時,先將客人讓到南炕上,然後由主人敬煙,獻茶,再敬酒。與漢族不同,滿族人喝酒沒有幹杯的習慣,客人喝酒時必須留點底兒,俗稱“福底”。吃飯用小碗,而且隻盛多半碗,年輕媳婦在旁隨時添加米飯。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
朝鮮族食俗
朝鮮族人口約192萬(1990),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地區,其中60%居住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另有30%多居住在黑龍江和遼寧。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擅長燜製米飯和製作風味獨特的泡菜。主食除米飯外,還有打糕、冷麵等。肉食主要有牛肉、雞肉、狗肉、魚肉等,豬肉的消費量相對較少。朝鮮族的飲食口味以鹹辣為主,其傳統泡菜微酸、味辣、不太鹹,品種豐富,色香味俱全。烹調方法以燜、烤、燒、煮、煎、炒等為主。口味比較清淡,不喜歡過油太多的菜。
朝鮮族十分尊敬老人,又有“敬老民族”的美譽。“酒為長者飲”是朝鮮族的敬老格言。平時吃飯,就是父子同席,兒子沒有得到老人允許,也不能抽煙、喝酒。即使得到允許,也不能狂飲暴食,而是要先敬老人,再溫文爾雅地喝。如果晚輩在老人麵前飲酒失態,會被人恥笑為沒有教養。
自古以來。朝鮮族就有自釀各種健身酒的習俗。除人們熟知的米酒外,還有“歲酒”、“聰耳酒”等。
“歲酒”也叫“歲首酒”。因為朝鮮族把春節叫“歲首節”,而這種酒又是在春節時飲的,所以,叫“歲酒”。“歲酒”的釀製很講究,以優質大米為主料,再配以桔梗、防風、山椒、肉桂等中藥材,精心製作而成。過去,凡是有條件的朝鮮族人家都要在春節以前自釀“歲酒”,以備節日期間家人自飲和招待賓客,現在,多改為飲白酒、果酒、清酒(米酒中最上麵的一層佳釀)、黃酒或米酒。宮廷禦膳糕點
朝鮮族還有在上元節(元宵節)飲“聰耳酒”的習俗。這種酒是根據傳統方法,加入多味中藥材釀製而成的。民間傳說:在上元節喝了聰耳酒的人,一年當中不僅會耳聰目明,而且聽到的都將是喜訊。所以,每到上元節,朝鮮族家家產屍、男女老少都要喝“聰耳酒”,以圖個吉利。此外,這天人們還要吃“五穀飯”、“藥飯”和肉菜餡大餃子。五穀飯是用糯米、大黃米、大米、小米和飯豆做成的,意味著五穀豐登。藥飯用多種原料做成,不僅色澤豔麗,而且營養豐富。做法是在糯米中放上紅棗、栗子,再拌上白糖、蜂蜜和香油燜製而成,吃時還要拌上鬆仁粉和桂皮粉。
朝鮮族是中國少數不喜歡飲茶的民族之一,傳統習俗把清涼的山泉水和井水作為飲料。現在,由於時代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變化,居住在城市中的朝鮮族也開始飲茶。
蒙古族食俗
蒙古族人口約480萬(1990),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曆史上蒙古族是以牧業和狩獵業為主的遊牧民族,所以傳統飲食以乳食和肉食為主。自清代中葉以後,由於清政府實施了“移民實邊”的政策,在內蒙古東部科爾沁草原和西部土默川及河套地區,種植業和農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因此在以糧為主的農業區和半農半牧區,蒙古族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
牧區的日常飲食以奶食和肉食為主。蒙古族稱奶食為“查幹伊德”,意思是“白食”。吃法是將鮮奶煮開加糖。也有用煮開的奶泡炒米吃或者直接用鮮奶拌飯。其他奶製品還有奶油、奶幹(奶豆腐)、奶糕、奶酪等。炒米也是一種普遍食用的食品,蒙語稱“敖特巴達”(適於遊牧的糧食)。肉製品中,以“手把羊肉”最有名,一年四季都可食用,但以夏季的羊肉為最好。奶茶是蒙古族人喜歡喝的飲料,是用磚茶加奶煮成的。茶在宋代時就以茶馬互市的形式(宋朝用茶來換取北方遊牧民族的家畜和畜產品)傳到了北方,從此以後,產於南方的茶也就成了北方少數民族不可或缺的飲料。
農區和半農半牧區的飲食習俗與當地漢族大體相似,日常飲食以玉米麵、小米為主,冬季多吃用蕎麥做的麵條、麵片或餃子。手把肉、奶製品等也是農區蒙古族人喜愛的食品。
蒙古族是個豪飲的民族,把酒看作是奶和糧食的精華,認為酒是“飲食之至尊”。在他們的生活中,無論是節日、婚慶、祭祀儀禮,還是日常生活、款待賓客,可說是處處離不開酒。蒙古族喜愛自己釀製美酒,根據製作原料的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種叫“布達幹艾日和”,意思是“糧食白酒”,用糜子米、高粱、小米糠等雜糧釀成。另一種蒙古語叫做“薩林艾日和”,意思是“奶酒”。其中牛奶酒、羊奶酒、混合奶酒(用馬奶、牛奶、羊奶混合而成)多為日常飲品,而馬奶酒則是蒙古族人最喜歡飲用的酒,每逢節日、喜慶、集會、出征時都少不了這種酒。蒙古族人釀製馬奶酒有著悠久的傳統。元朝時,馬奶酒是宮廷盛宴上的珍品。當時的禦用馬奶酒,色如白玉,被譽為“玉漿”、“瓊漿”。至今,在草原上居住的蒙古族牧民仍喜愛喝自釀的馬奶酒,而居住在城鎮中的蒙古族人的飲酒習俗已發生了變化。各種類型的酒——無論是白酒、啤酒、果露酒還是國產酒、進口酒,他們都喜歡喝。幹燒魚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