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義犬與金馬 (2 / 3)

七走八走,郝春生還真的找回了那晚他露宿的那個片草灘。土坎在荒草灘中間,那裏地勢比較低窪,所以郝春生一直走到跟前,才看到了他的那條狗。狗就爬在土坎下,一動不動,好像睡著了一般,郝春生驚喜非常,邊叫邊俯下身去抱他的老狗。

一抱之下郝春生的心裏時就涼了——老狗的身子已經僵硬了。

然後郝春生發現了老狗身下的東西——那正是他丟失的錢袋子。

郝春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老狗發現他遺落了錢袋子,那天就叫他回去,可是他沒有理解它的意思,反倒踢了它一腳。老狗沒有抱怨,而是留下來替主人看守著錢袋子,一步都沒有離開過,生生給餓死了……

郝春生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這隻狗是跟他從家鄉過來的唯一親人,唯一的伴兒,可是現在為了主人卻生生餓死在野地裏,郝春生就像失去最親的人一般淚流滿麵,心都是疼的。

蹲在地上,撫摸著瘦成一把骨頭架子的老狗哭了一陣,郝春生覺得無論如何不能讓這隻忠實的動物就這樣暴屍荒野。好在錢找到了,郝春生來到郭家屯街上,在胡家木匠鋪訂做了一口簡單的小木棺,一打聽那片荒灘正好是沒主的,他就把老狗裝殮起來埋葬在了那個土坎下。

一來覺得郭家屯這地方挺好的,二來老狗就埋在這裏,還有當初那個夢裏,金臉關公不是說“有鍋才好吃飯”嗎,那個“鍋”應該就是這個“郭”吧?郝春生決定不走了,於是他就在郭家屯留了下來。

郝春生在街上一家店鋪當上了小夥計。自己安頓下來之後,他覺得也該給那個金臉關公找個安身之處了。於是郝春生就在九神廟附近沒主的南澇窪子那裏選了個高崗,臨時搭了個小草棚把那個金臉關公給供了起來。後來領了工錢,郝春生又給那個金臉關公正式蓋了座磚瓦小廟。八成是初來乍到找不準方向,也可能是不懂,別的廟都是坐北朝南,而這座小廟卻是坐南朝北,很是特別。

卻說郝春生幹了半年多,因為老板刻薄,他就離開了那家店鋪,來到西南溝給一大戶人家放牲口。郝春生從小就給別人當過小牛倌,幹活內行又實在,還愛惜牲口,把東家的牛馬放得驃肥體壯的。但是不久之後,郝春生卻發現了一樁怪事。

東家有牛有馬,那陣子牛都賣了,隻剩下了九十九匹馬,放上一陣子也是要賣的,有個老客都給了定金。放馬的那條溝叫金馬溝,是東家的山場,裏麵也沒有地,郝春生早晨趕去看著點別讓馬過梁就行,晚上再趕回來。活計不累,但郝春生還是很認真,於是他很快就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馬本來是九十九匹,可是有一天郝春生無意間數了一下,卻多出一匹。他以為數錯了,可再數一遍,還是一百匹。畢竟是在山上,八成還是沒數準,這天回來路過小河飲馬時,郝春生特意又數了一遍,九十九匹沒錯,郝春生這才踏實了。不過第二天把馬趕進溝,郝春生就有意無意又數了一遍,沒想到還是整整一百匹。後來他終於找出了門道——隻要是在溝裏數,馬就是一百匹,而一出溝,馬就會少一匹,成了九十九匹。再後來郝春生找到了多出的那匹馬——那是一匹隻有半歲大的小馬駒子,它不但通體金黃,而且渾身還散發出一種特別的光彩,郝春生還從沒見過這麼好看的馬,他也想不出這匹馬是從哪裏來的——如果說是打別處跑來的,那為什麼不跟著馬群回來呢?再說附近也沒有別家有馬群啊,又沒見誰家找過馬,也沒聽說誰家丟過馬。

越想越納悶兒,這天晚上郝春生終於跟東家說了這件事。東家一聽呼啦就來了精神,他問郝春生有沒有看錯,郝春生肯定地說,數了多少回,看了多少回,沒錯。東家一拍大腿說,那匹小黃馬肯定是個金馬駒子啊!聽東家這樣一說,郝春生也恍然大悟——對啊,金馬溝金馬溝啊,郝春生一來就聽說那條溝裏藏著金馬,溝門那的半山崖上還有個窟窿,據說那就是金馬進出的金馬洞。郝春生原本對這些說道隻當笑話聽,從沒有當過真,沒想到還真有這回事,而且還讓自個兒給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