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成大事者,大都以智慧的頭腦,嫻熟運用辦事的技巧在社會大環境中遊刃有餘。針對不同的人,麵對不同的事情,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一個人,倘若會辦事,就會事半功倍;若不會辦事,則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
不可太露鋒芒
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第六十九章》
不敢做天下第一。
“不敢為天下先”是老子的人生三寶之一。因為這句話,老子不知挨了多少罵。不敢為天下先,不是“得縮頭時且縮頭”的“烏龜哲學”,更不是反對時代進步、固步自封的“奴隸主貴族的沒落哲學”,而是“大智若愚”的人生哲理。
當代著名曆史學家張豈之教授正確地解釋了這句話:“不敢為天下先指不要事事認為我的看法比別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認為一切我都看的很準。”人人都有優點,有的時候你的優點比較突出,切不可因此就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老子處處天下第一”,那就危險了。第一會做錯事,第二要得罪人。實際上,真的天下第一的人,往往會在自己最擅長的方麵表現出謙虛。因為確信自己真的有實力,所以才不會為了別人的某一個看法某一句話而爭得麵紅耳赤。相反,隻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人,才會四處與人爭強好勝,通過一點點“阿Q”式的勝利來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
處處與人爭先,就要處處吃虧,向所有的人挑戰,就會被所有的人反對。你喜歡踢足球,但球技欠佳,就老老實實多傳兩腳球,甘當配角,非要自己一個人猛帶,隻能證明你的愚蠢,大家也就不願意和你一塊踢了。有些同學家庭經濟情況和別人有差距,就不要與人比吃穿住行用,把別人用來逛街的時間用來踏踏實實學習,把成績搞好了,自然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從另一方麵來講,在某些方麵有了過人之處,自然會受到眾人的關注,但在這些關注的目光中,既有敬佩也有嫉妒,更多的則是疑惑。
如果你表現出驕傲自大,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別人,就傷了別人的自尊,等於為各種謠言的傳播提供機會;相反,如果你表現得謙虛謹慎,你的成就擺在那裏,大家都看得見,不會因為你沒有自我吹噓就沒人知道,將成就和謙虛的品德結合起來,將會讓你產生巨大的魅力。
你也許覺得奇怪,不要我們去奪第一,這不是叫我們失去進取之心嗎?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應該人人去爭“第一”才是呀!不錯!是得人人去爭!但問題是“第一”隻有一個,而且爭“第一”時還得看爭的代價,爭得不好,恐怕連什麼都保不住,也別說做第二了!
有一位工商界的老板,他從事電腦業。這位老板給自己的企業定位就另有一論——采取“第二戰略”。因為他認為,當“第一”不容易,不論是產品的研究開發、行銷,還是人員、設備等,都要比別人強,為了怕被別的公司趕超,又得不斷地擴充、投資;換句話說,做了“第一”以後要花很多的內力來維持“第一”的地位。因為提到某一行業,人人都會拿“第一”去作對手,並拚命趕超。這樣未免太辛苦了,而且一不小心,不但第一當不成,甚至連想當第二都不可能了。
這位老板的想法並不科學合理,並不一定當“第一”就一定會很辛苦,當第二或第三就輕輕鬆鬆了。這隻是他個人的一種觀念而已。但結合現實細想一下,其中也不乏事實,我們不妨可以借鑒。當“第一”者確實要費很多的力氣來保住自己的地位!大至一個企業,小至一個人,都可能有這個問題。
一個企業要想位居第一,其所冒的風險也應該是最大的。產品的研製開發、資金的投入、設備的引進、人員的錄用、產品的銷售與服務等等,都比別人要多要大要好。好不容易排到了“第一”,又一下子成了眾人的“眼中釘”,都想超過你,甚至弄垮你!對於上班拿工資的人來講也是如此,一位主管可以說是該部門的“第一”,為了保住這第一,他不但要好好帶領手下,也要和自己的上司處好關係,以免位子不保;如果有功時,主管當然功勞第一,但有過時,主管當然也是首當其衝。如果是一位副主管恐怕就好一點,表麵上看來他不如主管風光,但因為上有主管遮風蔽雨,可省下很多辛苦,減輕很多責任,所以很多人寧可當副手而不願當“一把手”。當然,我們這裏絕非教你別當第一!
如果你有當第一的本事,也有當第一的興趣和機會,那麼就去當吧!如果你自認能力有限,個性懶散,那麼就算有機會,也不要去當第一,因為當得好則好,當不好一下子就變成了老三老四,這樣不但對自己是個打擊,而且在現實社會中更會招致這樣的批評:“某某人不行”、“某人下台了,聽說很慘”……這些批評對你都是不利的。中國人一向扶旺不扶衰,當你從第一的位子上摔下來時,落井下石的有,打落水狗的也有,於是本來還可當第二的,卻連當老三老四都有問題了。因此,現實生活中並非人人非得爭個第一,位居第二的確也有好處,例如:
(1)可以靜觀“第一”者如何構築、鞏固、維持其地位,他的成功與失敗,都可作為你的經驗和警戒。
(2)可趁此機會培養自己實力,以迎接當“第一”的機會。如果你想當“第一”的話,一旦你覺得自己具備了這方麵的實力,就可以趁機攀升。
(3)由於你誌不在“第一”,所以做事就不會過於急切,不會得失心太重,也不會勉強自己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這樣反而能保全自己,降低失敗的幾率。
因此,不管做什麼,從第二、第三做起都沒關係,並不一定非得想著去做第一!如能穩穩當當地做個第二,一旦主客觀條件形成,自然也就成為第一了,這時候的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
不敢為天下先,學會尊重別人的長處,善於守拙,既不會影響你優勢的發揮,還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何樂而不為?況且現實生活中並非人人非得爭個第一,位居第二的確也有好處。
要學會韜光養晦
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調和其光輝,混同於塵垢,挫掉其鋒芒,消解其紛亂。
據《史記》中記載,孔曾經拜訪過老子,向他請教禮。老子告誡孔子說:“一個聰明而富於洞察力的人身上經常隱藏著危險,那是因為他喜歡批評別人。雄辯而學識淵博的人也會遭遇相同的命運,那是因為他暴露了別人的缺點。因此,一個人還是節製為好,不可處處占上風,而應采取謹慎的態度。”
老子還告誡孔子說:“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這裏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話的意思是,那些才華橫溢的人,外表上看上去與愚蠢笨拙的普通人毫無差別。此外,據《莊子》的記載,當楊子去請教老子時,老子也諄諄告誡他不要太盛氣淩人,而是要謹言慎行。老子還告誡世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這句話的大意是,一個人不自我表現,反而顯得與眾不同;一個人不自以為是,會超出眾人;一個人不自誇,會贏得成功;一個人不自負,會不斷進步。相反,老子告誡世人:“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誇者不長。”
唐代杜審言是杜甫的祖父,他為人恃才自傲。唐中宗時他做修文館學士,為人恃才自傲,曾對人說:“我的文章那麼好,應該讓屈原、宋玉來做我的衙役,我的字足以讓王羲之北麵朝拜。”杜審言有些太自不量力了,所以被後世的人們所嘲笑。這樣驕傲自誇隻能是顯出了他的見識的短淺,並沒有人認為他的才能真的有那麼大。驕矜的結果隻能是貽笑大方。因此如果一個人鋒芒畢露,一定會遭到別人的嫉恨和非議,甚至會引來殺身之禍。
曆史上和現實生活中的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做人應該有銳氣,但銳氣不代表鋒芒。銳氣可以展現自我的內心,但鋒芒卻給別人壓力。想要在事業上一展才華,可以用一點“心機”巧妙展露,要記得時機沒有成熟之前,千萬別鋒芒太露。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可見人不知我,心裏老大不高興,這是人之常情。
尤其是年輕人,總是希望在最短時期內使人家知道你是個不平凡的人。想讓全世界都知道,當然不可能,使全國人都知道,還是不可能,使一個地方的人都知道,也仍然不可能,那麼至少要使一個團體的人都知道吧!要使人知道自己,當然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隻有從言語行動方麵著手,於是便容易露出鋒芒。
鋒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若他細看看周圍的同事,那些有經驗的,他們卻與你完全相反。他們都像老子說的那樣“和光同塵”,毫無棱角,言語如此,行動亦然,個個深藏不露,好像他們都是庸才,其實他們的才能遠在你之上,好像個個都無大誌,其實頗有雄才大略而願久居人下者,但是他們卻不肯在言語上,在行動上露鋒芒,這是什麼道理?因為他們有所顧忌,一露鋒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了的人便成為他的阻力,成為他的破壞者。四周都是阻力或破壞者,在這種情形下,自己的立足點都沒有了,哪裏還能實現揚名立身的目的?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不僅要戰勝盲目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更要養成讓人的美德。
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嬌豔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是衰敗的開始。人生也是這樣,當你誌得意滿時,且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樣你不被別人當靶子打才怪呢!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但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似的,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夾起你的尾巴,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某先生在年輕時代以兼有三種特長而自負,筆頭寫得過人,舌頭說得過人,拳頭打得過人。在學校讀書時,已是一員狠將,不怕同學,不怕師長,以為誰都比不上他。初人社會,還是這樣的驕傲自負,結果得罪了許多人,不過他覺悟很快,一經好友提醒,便連忙負荊請罪,倒是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無心之過仍然難免,結果終究還是遭受了挫折。俗語說久病成良醫,他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訓後,才知道做人鋒芒太露,就是自己為自己前途安排荊棘,自己把自己的成功路堵死。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采用辦法不是永遠不會被人知道嗎?其實隻要一有表現本領的機會,你把握這個機會,做出過人的成績來,大家自然就會知道。這種表現本領的機會不怕沒有,隻怕把握不牢,隻怕做的成績不能使人特別滿意。你已有真實的本領,就要留意表現的機會,沒有真實的本領,就要趕快從事預備,《易經》上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無此器最難,有此器不患無此時。
鋒芒對於一個人,隻有害處,不會有益處,額上生角,必觸傷別人,自己不把角磨平,別人必將用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傷害之多,自不言待。
避開與強者的正麵相爭
揣而銳之,不可長葆。——《道德經?第九章》
錘鍛得尖銳鋒利,不能長久保全。
老子認為逞強的人沒有好下場,主張“守弱”以全身。在強者麵前示弱是尋求自我保全的大學問。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人不得此中精義,喜歡與強者爭風吃醋,到頭來隻能是自討苦吃。
聰明是一筆財富,關鍵在於怎麼使用。真正聰明的、有智慧的人會使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他們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時不會輕易使用,貌似平常,讓他人不眼紅。一味地耍小聰明,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適不合適,時時處處顯露精明,不僅無益於成功,還往往招來禍根。
“小聰明,大糊塗”更是萬萬要不得的,而韓非恰恰是犯了這個錯誤才作了冤死鬼。戰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李斯是秦王謀劃國事的重臣,他建議對現存的其他六國進行各個擊破的方針,深得秦王讚同。他分析了各國形勢,認為韓國最弱,且為秦之近鄰,應以此為突破口,“先取韓以恐他國”。秦王讚同李斯的主張,並讓他具體謀劃滅韓之策。
正當李斯躊躇滿誌的時候,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這個人就是韓非。韓非為韓國貴族,早年曾與李斯同就學於荀子。但兩人選擇的道路卻截然不同:李斯擇地而處;韓非卻眷戀故國,情係家園,學成歸國,渴望力挽狂瀾,扶社稷於即傾,振興韓國。韓非一向學習勤奮,研究法家之學深得要領,能吸取法家的法、術、勢三派之長兼收並蓄,融為一體,取長而用。並以此理論為基礎,製定了一係列法家政策,如加強君主集權,削弱私門勢力,選拔“法術之士”,以法為教,厲行賞罰,獎勵耕織,謀求國家富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