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楗”,指人的內心清靜自守,不為外物所困的-種狀態。在內揵術的運用中,“內”主要是遊說對方,能夠與對方說上話、搭上腔,側重於言辭技巧;“捷”是要迎合對方的心意,側重遊說的效果。從“內揵”的根本來看,最關鍵的是要摸透對方心意去說服、控製對方的思路變化,從而使對方有種心心相印、興趣相投的感覺,接著便可靈活多變地采用遊說之法。使自己進退自如。本篇論述在內楗的前提下,上下級之閽維持正常關係的目標與原則。該篇首先指出。君臣上下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如表麵上很親近的,內心卻很疏遠;表麵上很疏遠的,內心卻很親近。“內楗”之法,要求人臣善於揣摩君主的一心思,與其維持一種進退自如的關係。在現代的犬際關係中,亦可借鑒內楗之法,創造出一種和諧的委作環境。
與領導同事和睦相處
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用其意,欲人則人,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蚨母之從其子也,出無間,人無朕,獨往獨來,莫之能止。
西漢後期,漢成帝執政以後,起用自己以前的親信,尤其重用自己以前的老師張禹。並封他為安昌侯。但張禹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實際上貪婪淫奢,位高權重之後,他對奢侈生活的追求更是登峰造極。人民都對他深惡痛絕。
朱雲是當朝的一位官吏,是個敢怒敢言的硬漢子,他的這種名氣朝中上下已是眾所周知。他查實了張禹的種種罪行之後,立即上書求見皇帝。朱雲當著滿朝公卿的麵慷慨陳詞:“現在朝廷有些大臣,隻圖一己之利,上不能輔佐君主,下不能益於百姓,惹得民怨沸騰,微臣請陛下殺一儆百,斬一奸佞之人,以平民怨,以儆效尤!”
成帝好奇地問:“哦?竟有此等事!不知你要斬的奸佞之臣是何人?”
朱雲上前一步,毫不猶豫地說:“恕臣大膽,就是安昌侯張禹!他……”
正當朱雲打算一一陳述張禹的罪狀時,成帝大聲喝斷,頓時龍顏大怒:“你這個逆臣,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以下犯上,公然在朝堂上侮辱我的老師!罪在不赦!來人,拿下!”
兩邊的侍衛立即奉命捉拿,朱雲一路掙紮,被拉至金鑾寶殿前,朱雲死死地抓住欄杆不放,不料竟將欄杆折斷。他大聲呼叫道:“我能到九泉之下與已故的忠臣為友,也沒有任何的遺憾!現在陛下任惡人大行其道,日後還能以聖明自居嗎?”
漢成帝怒火正旺,聽得叫聲更煩,又下令道:“拉出去,斬首!”在一旁幾次欲言又止的左將軍辛慶忌摘去官帽,解下將軍的大印,雙膝跪地,對皇上說:“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朱雲這個人素來狂放不羈,說話做事喜歡直來直去,相信您也有所耳聞。今日他進諫也是為民著想,並無惡意。如果他所言屬實,那豈不是殺錯了;如果他是信口雌黃,也罪不該死!陛下何不查明真相後再做判決呢?今日我願以死相救!”
說罷,連連叩頭,磕破了額頭,染紅了地麵。漢成帝想想覺得有理。平息了怒氣,收回了成令,並派人查證張禹之事,不再追究朱雲。
後來,有人提議把折斷的欄杆修整翻新,漢成帝連忙阻止:“欄杆勿修了。把那些壞的部分收拾一下就行了。我要讓來來去去的大臣都知道朱雲和辛慶忌不計自己得失而直言進諫的事跡。這種人是我一直都需要的啊!我差點犯下一個不可挽回的錯誤!”
內揵中有“或結以道德”之交,朱雲的勸諫就屬於以臣子的赤膽忠心之德感動了成帝。雖然勸諫的技巧性運用不多,但卻是道德、仁義、忠信的具體表現。采用直諫的方法,最好知道君主是個聖賢明君,如果是個平庸無能的昏君,那很可能會招來殺身殺身之禍。隻有忠臣明君,才能做到以德相交。
從德行來看:對朱雲而言,不計個人得失的正直和誠實永遠不會過時:對於漢成帝而言,能夠及時轉變觀念,吸取教訓,控製自己,虛心納諫,並下令欄杆勿修,以示警戒,難能可貴。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個大臣建議,不滿18歲的男子,隻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詔書卻被魏征扣住不發。唐太宗催了幾次,魏征還是扣住不發。唐太宗大發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說:“我聽說,把湖水弄幹捉魚,雖能得到魚,但是到明年湖中就無魚可撈了;把樹林燒光捉野獸,也會捉到野獸,但是到明年就無獸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強力壯、不到18歲的男子都征來當兵,以後還從哪裏征兵呢?國家的租稅雜役,又由誰來負擔呢?”良久,唐太宗說道:“我的過錯很大啊!”於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詔書,免征不到18歲的男子。
一次,唐太宗從長安到洛陽,中途在昭仁宮(現在的河南省壽安縣)休息,因為對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發脾氣。魏征當麵批評唐太宗說:“隋煬帝就是因為常常責怪百姓不獻食物,或者嫌進獻的食物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對,滅亡了。陛下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如能知足,今天這樣的食物陛下就應該滿足了,如果貪得無厭,即使食物好一萬倍,也不會滿足。”唐太宗聽後不覺一驚,說:“若不是你,我就聽不到這樣中肯的話了。”
魏征為人耿直,有才幹,是個忠臣,李世民不記前仇,任用他為諫議大夫。魏征不斷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議,使李世民對他十分佩服,經常將魏征請入居室。詢問得失,魏征越來越被重用,先後被李世民提升為秘書監、侍中、宰相,並封他為魏國公。
李世民曾說:“我好比山中的一塊礦石,礦石在深山是一塊廢物,但經過匠人的鍛煉。就成了寶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後。李世民痛哭流涕地說:“用銅製成的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鏡子,可以參照政治的興衰;用人作為的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績與過錯。我經常保持著這三麵鏡子,現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麵鏡子呀。”
“或結以黨友”指以同道朋友相結於君王。縱觀古今中外曆史,君臣之間能以良師益友般的感情相交的莫過於魏征與唐太宗了。唐太宗把魏征喻為明鏡來體察得失,把自己比作礦石,把魏征比作匠人,足見其與魏征的“黨友”之交。
裴延齡是唐德宗時掌管財政的大臣,雖然他對財政一竅不通,可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幹,就任之初,他便上書皇帝說:“我通過清賬查庫,發現有20萬貫的錢沒有人賬,請將這筆錢放在另外一個錢庫中貯存起來,以供陛下隨時取用,永無匱乏。”不久他又上書皇帝說:“朝廷倉庫收藏的錢物多有失落,最近我在廢品中收得銀錢13萬兩,絲綢及其他物品又有100多萬。這些錢物也都沒有入賬。應當算作節餘,也該轉移到別的倉庫收藏,以供陛下支用。”
唐德宗本來貪財,當他得知裴延齡意外發現了這麼多錢物,奢侈的欲望便迅速膨脹起來,今日修這個,明日建那個,都伸手朝裴延齡要錢。其實,裴延齡所說的那些意外之財,全都是子虛烏有,隻不過是為了炫耀自己能幹、討好皇帝而瞎編出來的。可麵對著皇帝越來越多的索取,他又不敢暴露真情,隻好加緊對百姓的勒索和巧取豪奪。
有一次,德宗要建造一所寺廟,需用一根長50尺的鬆木,卻無處可得。裴延齡說:
“我最近在同州發現一座山穀長滿樹木,大約有數千株,長度都在80尺左右。”
德宗聽了十分驚異,說:“聽說開元、天寶年間,在附近連五六十尺長的樹木都尋找不到,不得不到遠方采購。如今怎麼能出現這麼多的大樹呢?”
裴延齡回答道:“我聽說賢材、珍寶、異物,隻有在國君聖明時才會出現。如今這批樹木生長在京師附近,也是因為陛下聖明啊!開元、天寶時候怎麼會有呢?”
其實根本沒有這些大樹,全都是他信口雌黃瞎編出來的,隻不過是用來欺騙皇帝、討好皇帝罷了。當時就有人指責他愚弄朝廷,欺騙君主,雖然後來唐德宗也知道了他的荒誕虛妄,可是畢竟他的謊言很受用。他後來就不斷地給他加官晉爵,隻不過裴延齡不到50歲就死去了,否則就能當上宰相了!
內揵中有“或結以財貨”之交,而裴延齡正是利用了唐德宗貪圖財利、愛慕虛榮的性格,以花言巧語來投其所好,得以使自己青雲直上,官至顯位。
人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讚揚,從而增加自尊心和虛榮心,自己即使在惡劣的情況下也能生存。唐德宗清楚,卻並未識破,反以之為重臣,其深得此道,裴延齡的宦途生涯也因此而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