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經濟學與經商做生意息息相關,經商過程中的許多難題需要用經濟學原理來尋求規律進行解決,商家定價的學問、新老客戶的成本分析、競爭的策略、遞減理論的應用等等,隻要你進行經濟活動,就離不開經濟學。

資源的稀缺性

稀缺性,又稱稀少性、缺乏,在經濟學中特指相對於人類欲望的無限性而言,經濟物品或者生產這些物品所需要的資源等的相對有限性。即代表“人類擁有無窮的欲望,但隻擁有有限的資源”的意思,而資源的有限性促使了競爭及選擇的出現。

近幾年來,中國現當代藝術尤其是油畫,在全球拍賣台上連創高價,最突出的例子是徐悲鴻的作品:2005年秋拍《珍妮小姐畫像》在北京保利2200萬元成交;2006年春拍《愚公移山》在北京翰海3300萬元成交;2006年秋拍《奴隸與獅》在香港佳士得5388萬港元成交;2007年春拍《放下你的鞭子》在香港蘇富比7200萬港元成交。不到兩年拍賣紀錄漲了兩倍,真可謂一季一個價,價格節節高。為什麼徐悲鴻的作品會連續拍得如此天價這正是資源的稀缺性所導致。

人類在這個地球上不是孤獨的,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必定要與特定的資源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係。離開了資源,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無從談起。小至個人,大到民族、國家,都是如此。人類從太陽和地球那裏可以得到滿足個體生存以及種族維持的足夠的,甚至可以說過剩的能量。但是,人的需求是無限的,相對於人的需求來說,任何資源都可能是稀缺的。可以說資源的稀缺性是人類需求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世界人口的增加,到了現代,經濟資源的有限性或短缺性日益凸現,已經成為製約各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地球上像《聖經》裏描述的隻有亞當和夏娃、資源十分豐裕的伊甸園那樣的地方,在現時代是難以找到了。

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的前提之一。稀缺性對社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稀缺性。

首先,稀缺性導致了競爭和選擇。也就是說,稀缺性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想象一下,如果資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極大富足的,那麼世界會完全變樣。自然界中不會有優勝劣汰,不會有廝殺,每個生物都可以得到滿足。人們不用工作,不用考慮買房子了,因為土地是富足的,不用考慮衣食住行,一切資源都是富足的。那這樣的世界就沒有任何活力,就會變成死水一潭,最終毀滅。

其次,資源的稀缺性是有曆史條件的。古代、近代、現代甚至十年以前,人們認為缺少的東西,在現在看來很多都已經很豐富了,比如糧食、生活用品等。而以前清新的空氣到處都會有,而現在卻由於環境汙染,人們很難享受到了。還有古代的陶器,當時很多,但現在卻很少,非常珍貴。

再次,資源的稀缺性也是因人而異的。對於一個沒有工作的閑人來說,時間對他是廉價的,而資本(也就是金錢)則是稀缺的;相反對於工作事業狂來說,時間對他可能是一個奢侈品,相對而言資本是富足的。對於處於正常社會中的人來說,黃金非常珍貴,但對於一個困在島上生存麵臨威脅的人來說,則一塊饅頭比黃金珍貴得多。

最後,稀缺資源可以通過交換來實現再分配。從經濟學上來說,資源的分配不均必然要通過交換來實現。婚姻就是一個最實際的例子。比如對於一個身材相貌不如意而事業有成的男人來說,先天的條件是無法改變的,對他來說,可能高個子和帥哥臉這輩子都無法實現了,那麼他會把希望寄予婚姻,希望他的另一半能夠滿足他的這些期望,因為相貌對於他來說是稀缺資源,相比較而言,事業和資本可能他不是很看重,因為這些對於他是富足的。人們總是希望利用自己富足的資源去交換他稀缺的資源。

可見,用經濟學中的稀缺性可以解釋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隻要我們用心思考和觀察,就會明白好多事理。

善於抓住商機

大凡會做生意的,都善於抓住商機。所謂“商機”,即商業機遇。說白了,就是生財之道。如果你能夠發現商機,哪怕隻比別人領先一步,也能夠獲得超額的利潤。商海中到處湧動著機遇,就看你是否能夠抓住它們。抓住商機,哪怕隻是一個微弱的信號,就能夠讓你走到別人的前麵,引領著未來的發展;而如果你忽略有用的信息,不僅會錯失機遇,還會讓別人超過自己,讓自己成為落伍的人。

善於抓住商機,哪怕隻是一小點別人注意不到的信息,也要從中嗅出未來的訊號;如果你反應遲鈍,那麼無疑隻會成為落後的失敗者。

英國能成為世界強國,海運事業的高度發達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酒店、咖啡店等地方成了這些闖蕩大海的人的必到之地。1960年,勞埃德在英國的泰晤士河邊開了一家咖啡館。很快,這家咖啡館就成了船老板、商人、船員等聚會的地方,很多信息都在這裏交流,這裏成了一個信息集散地。

他們在這裏暢談海外的奇聞軼事,回首航海中的風雨曆程。這裏有海員們的喜怒哀樂,這裏也有他們的悲歡離合。高興的人慶賀自己一帆風順、滿載而回;悲傷的人哀歎自己海上遇險,血本無歸。

一天,咖啡館老板勞埃德聽到一個海員在喝咖啡的時候說,有一個倫巴第人在搞海運保險。就是這麼一句隨隨便便的話,在勞埃德的心中卻掀起了波瀾。

他想:我何不利用現在的條件,與這些老顧客們聯手搞一搞海運保險呢

他把計劃告訴別人,很多人都勸他說,這是很危險的,大海無情,海浪很容易把一條大船掀翻的,你賠得起嗎這就等於拿著英鎊往大海裏扔!

他感到有些猶豫,又不斷地谘詢那些從事海上貿易的老板,老板們對此非常感興趣。接著很多船長、船員、貨主、商販等紛紛表示,如果哪個人願意來搞海運保險,他們都參加。這些人觀點明確,在有了保障的前提下,誰都想碰碰運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血本無歸。

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勞埃德終於下了決心。保險業開始的時候是不需要很多資金的,隻要物色好了機構辦事人員,就可以開張了。不久,一家“勞埃德保險公司”就在泰晤士河畔成立了。

毫無疑問,他的保險公司生意一下子就火了起來,昔日一個小小咖啡店的老板,搖身一變,成了保險業的領軍人物。

勞埃德保險公司的發展是很迅速的,他除了海運保險,還發展了大到火箭發送、人造地球衛星、受到戰火威脅的超級油輪,小到電影明星的漂亮臉蛋、脫衣舞女的秀腿等業務。真是無所不保,無奇不有。

從此,勞埃德就成為了英國人引以為自豪的世界上最大的保險業巨頭!

這就是成功者,他們即使是在日常工作、生活,甚至隻是簡單的與人交往之中,也習慣於主動地發掘有用信息,加以提煉,成為有助於自己成功的東風。成功需要一雙明亮的眼睛,因為在這個人人渴望成功的社會,人人都躍躍欲試,而機遇總是那麼的有限。誰能夠耳聰目明,搶先發現商機,誰能夠動作迅速,馬上付出行動,誰才會成為引領風尚的人。在這個充滿了變數的時代,任何一條信息都可能包含了未來的變化趨勢,帶來無限的商機。上帝從來不會直接給人餡餅,它需要你動腦去捉摸,自己發現有用之處。抓住商機,你就成功了一半。

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比魯特山邊的達比鎮,人們好多年都習慣於仰望那座晶山。晶山之所以獲得這個名稱,是因為它被風雨侵蝕,暴露出一條凸出的狹窄的微微發光的晶體岩脊,看上去有點像岩鹽。

很多年過去了,從來沒有一個人願意去彎下身子撿起一塊發亮的石塊,好好地把它觀察一下。直到1995年,兩個達比鎮人康頓和湯普生參觀鎮上一場礦石展覽會,看到礦物展品中的綠玉標本上附著的卡片,說明綠玉可用於原子能工業,便想到,也許晶山上的礦物會有大用途,於是他們立刻在晶山上立柱,表示所有權。最後,經專家檢驗分析,認定晶山是極有價值的世界最大的鈹礦產地之一。這一切都僅僅由於兩個青年人不僅用他們的眼睛去觀察,而且還用他們的心去思考。

商機不僅是創造財富的源頭,更是掌握財富的鑰匙,在知識化和信息化的時代,人類的生存和競爭主要依靠的是發現商機的眼光。如果你是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請格外注意商機的重要性,也許就因為一個發現、一個決定,從此讓你成為非凡的人。李光前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李光前是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新加坡華人企業家。1914年,李光前被聘為新加坡中華國貨公司的英文財庫,並處理采辦與交涉等事務。當時,民國初立,中國商務印書館與中華書局分別出版了新型的“共和版”課本和“中華版”教科書,但東南亞各地許多華僑學校卻仍采用清末的舊課本,明顯地跟不上形勢。李光前目光敏銳,感到機不可失。於是從國內購入大批新書,轉售給各僑校,為公司贏得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1928年,李光前創立了自己的南益樹膠公司。在此之前,他準備購買膠園,擴大規模。這時剛好有一位英國商人準備回國,想把麻坡的1000英畝膠園以10萬元價格出售。李光前調查之後決定購買。然而,其嶽父陳嘉庚先生則表示反對,理由是膠園經常有猛虎傷人,如果工人不敢去割膠,膠園再便宜也會荒蕪。但李光前認為膠園價格將會倍增,因為政府已經準備在該膠園附近修建公路,有了公路,人來車往,老虎也會絕跡。於是他堅持己見,籌錢把膠園買了下來。

不久,李光前的預言變成了現實,公路修建後,膠園價格暴漲了2~3倍。1928年,李光前把這片膠園以大約40萬元的高價出售。短短一年內,李光前淨賺30萬元左右,他正是靠這筆錢創辦了南益公司。李光前的眼光真是讓人佩服。

你尋找的最佳機遇就在自己手裏,它不在周圍的環境中,不依賴於你的運氣或他人的幫助,它在於你的自身。商機其實不少,就看你能否發現。有時候,時刻盯住眼前的事情會讓我們變得目光短淺,那麼,就請試著放遠一點,做筆大買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不久,戰勝國決定成立一個處理世界事務的聯合國。可是聯合國設在什麼地方,一時間成了一個頗費周折的問題。按理說,聯合國的地點應該設在一座繁華的城市。可是,在任何一座繁華的城市建立聯合國的總部都必須有大量的土地來建造樓房,這批土地必須花費大量的資金。可是剛剛起步的聯合國總部卻無力支付這樣一大筆巨款。

正當各國的首腦們頗費躊躇的時候,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即出870萬美元的巨資在世界級的大城市紐約買下了一塊土地,無償捐給了聯合國。並且同時買下了這塊土地周圍的全部土地。

聯合國大廈建起來之後,周圍的土地價格立即飆升上去。沒有人能夠計算出洛克菲勒家族經營這片土地到底賺回來多少個870萬美元。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能夠收獲這豐厚的回報,就是因為他們播下了一粒智慧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