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美術項目的學習
學校文化娛樂活動項目訓練與比賽學校美術項目的訓練與比賽第一節中國畫
1.中國畫的紙
中國繪畫的底子,一為織物,一為紙。手工造紙的方法,因地理環境不同,原料不同,而處理工藝亦大有不同。大體上可分樹皮纖維紙與竹紙兩種。
2.中國畫的墨
墨是中國畫主要工具材料之一。墨的種類與性能,較為繁複,且具多種功用。大體上可分為鬆煙墨和油煙墨兩大類。鬆煙墨是燃鬆取煙采煤,經漂、篩,去除雜質,配膠、用藥、搗,丸等許多工序精心製成,是我國最早的製墨法。明朝以後油煙墨逐漸興盛起來,主要用桐油、麻油、皂青油、菜子油、豆油等燃燒取煙,再配麝香、冰片等加膠製成。
3.中國畫的筆
筆是繪畫和書法的主要工具。現在木工所用的蘸墨的竹片,實際上是古代所用的原始竹筆。筆毫一般用羊毛、兔毛、黃鼠狼尾毛、雞毛、鼠毛、馬尾、鹿毛、豹毛、石獾毛等毫發材料製成。此外,還有一種以軟毫與硬毫合製而成的介於軟硬之間的筆,稱為兼毫。書畫家可根據各自的習慣喜好和繪畫風格,選擇得心應手的筆揮毫書畫。
4.中國畫的硯
硯,是人們熟悉的磨墨工具,硯的品種十分繁多。以其質地分,有玉硯、陶硯、澄泥硯、漆硯、瓦硯、金銀銅鐵硯、瓷硯,以及廣泛運用的石硯;以其產地分,有端州硯,歙硯、洮州硯、青州硯、溫州硯、信州硯等40多個品種。其中產於歙縣的歙硯、廣東的端硯、甘肅的洮硯、虢州的澄泥硯最為著稱,號稱中國“四大名硯”。其優點是,色如碧雲,聲若金石,潤如壁玉,堅硬耐用,發墨細膩,貯墨耐久,琢式精巧,既有使用價值,又有其藝術價值。
5.中國畫顏料
顏料是繪畫的重要材料之一。主要分為天然和人造兩類。天然顏料多為礦物性的,如朱砂、石綠、朱標、朱膘、赤色等,人造顏料種類很多,包括無機和有機物質。無機物質的有鈦白、銘黃;有機物質的如不溶性酞菁及甲苯胺紅等。中國畫顏料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工藝上就開始使用,後至漢魏的帛畫、壁畫等繪畫的發展,對於顏料的運用更加廣泛。不過唐代以前多以礦物顏料為主,唐以後因植物顏料隨染織業的發達而逐漸用以繪畫。及至五代,顏料種類尤為複雜,但一部分化學顏料不及古代天然顏料之能時效持久。現代中國畫顏料有塊狀、粉狀和營狀等,使用起來較為方便。
6.中國工筆畫繪畫技法
工筆畫工整秀麗,造型嚴謹,形神兼備,真實感較強。工筆有白描、工筆淡彩、工筆重彩、沒骨工筆等幾種形式。白描是以線為主要表現手段的畫法。它是依靠線本身的粗細、剛柔、方圓等變化來表現各種物象的質感和線條的筆感情趣。
淡彩在色彩運用上,有著獨特的規律和方法。淡彩強調典雅、單純、樸素、純淨的美。畫幅以墨為主,略施淡彩。
重彩用色較淡彩用色濃重、豔麗、華貴,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重彩一般均采用積染套色的方法,所謂“三礬九染”。每遍施色要薄,數遍之後,加染一遍膠礬水,以固定畫麵上的顏色,其效果也顯得厚重、沉著。重彩可分勾染法,勾填法兩種。勾染法多以植物色積染套色。勾填法則均以礦物色打底,然後再采用句染法。
沒骨工筆一般不需勾墨線,而用顏色直接關染。關染時采用磁染法,而不用積色法。碰染也叫撞染,是用兩校毛筆,分別蘸上兩種顏色,從不同方向染起,中間相碰,形成顏色自然相接,如綠色的葉子,先以深草綠染葉根。再以淡草綠染葉尖,當深淺草綠相碰時,自然形成深淺相間的草綠色。另外,沒骨工筆還有注水、注色與注粉的方法,工筆畫家陳之佛多用此法。
7.中國畫的寫意繪畫技法
寫意有小寫意、兼工帶寫、大寫意之分。但一般畫法並不是截然分開的。
小寫意是寫意的一種,其特點是簡練概括,強調筆墨趣味,在形神關係上,它不求惟妙惟肖而注重“以形取神”,部分擺脫了形的約束。小寫意著重整個畫幅的整體氣勢,而工筆則著重結構的交割。但這也不是說小寫意可以不要形似,而是和工筆的要求不同罷了。
兼工帶寫是小寫意與沒骨工筆之間一種畫法。有時也采用一些工筆的畫法,也可采用粗畫細染的方法,即采用大寫意潑墨粗畫,再以工筆的烘染法細染收拾,放而不野,細而不膩。大寫意是在小寫意基礎上,進一步削繁成減,更為簡括洗練。寫意畫一般采用先墨後色的方法,常用的技法有潑墨法(墨或色)、破墨法、積墨法和宿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