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糊塗交友篇(3)(2 / 3)

由此可見,當時的徐州並不是一顆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會有惹火燒身的危險。即使徐州牧陶謙真心相讓,其部下能否心悅誠服?都是很現實、很嚴重、很迫切的問題,不容劉備不顧慮!當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徐州,對於劉備來說,畢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因而陶謙一死,在外有北海相孔融的支持、內有糜竺及徐州軍民的廣泛擁戴的情況下,劉備便不失時機地同意接替陶謙任徐州牧,將徐州據為己有。

贏得人心,遣徐孝母

在贏得人心方麵,劉備也常常高出別人一招。例如,在曹操率軍欲取荊州,派曹仁等將領帶三萬兵馬向新野進攻的時候,麵對十倍於己的敵人,劉備聽取了徐庶的計謀,接連兩次把曹軍打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之後,曹操斷定劉備定有高人輔佐,經打探得知是徐庶。

曹操便決定把徐庶攬到自己這邊來,他知道徐庶為人忠孝,幼年喪父,現隻有老母在堂無人侍奉,便差人將徐母騙至許昌,令徐母寫信招降徐庶。

遭到拒絕之後,曹操又偽造徐母手筆,寫了封信送至新野,叫徐庶趕來伺候左右。孝順的徐庶見到信後,哭著向劉備辭行。

正在為得到徐庶這位精通兵法的軍師和知己而信心倍增的劉備,深知徐庶此去很可能再也無緣相見,這樣一位出色謀士的離去不僅是自己成就霸業的損失,而且徐庶很有可能成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但是,善體人心的劉備也知道要拉攏人才首先要尊重人才,自己隻能做以仁感人的君子,而不能作強奪的小人,於是劉備不僅沒有強留,反而流淚勸慰徐庶:“子母乃天性之親,不必以備為念。”

孫乾等人對劉備說:“徐庶是天下奇才,又知我軍虛實,今天若放他走,必為曹操所用,不如留住他,若曹操殺其母,他必為母報仇,盡全力敵曹操。”

劉備忙說:“不可!使人殺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讓去,以絕其子母之道,不義也。吾怎可作不仁不義之事。”第二天,劉備備酒為徐庶餞行,二人相對而泣。馬至長亭,劉備又下馬相送。劉備的這些行動,深深令徐庶感動,當即向劉備表示,此去曹營,縱使曹操相逼,也絕不為其獻謀劃策。

劉備又諄諄叮囑徐庶到曹操那裏以後盡心侍奉老母,勿以自己為念。

徐庶揮淚上馬的同時,告訴劉備,他有一好友,住在襄陽城外20裏的隆中,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正好可以為劉備出謀劃策。

劉備高興地請徐庶為之引薦,徐庶卻說:“這位朋友生性淡泊名利,除非您本人親自前去邀請,不然,他是不會主動求仕的,您當親往拜訪。”說罷疾馳而別。

徐庶到曹營後,老母方知是曹操用計把兒子騙來,十分懊恨,並責怪他不該對偽書不加詳察而信以為真,遂趁徐庶不注意,自縊於梁間。徐庶喪母後,始終如一地守著自己的諾言,不曾為曹操出一個謀略、獻一個計策。

三請諸葛,天下初定

在用人方麵,劉備的厚黑更是舉世無雙。例如,劉備不忌諸葛亮的冷淡,三顧茅蘆請他出山,諸葛亮終因劉備的真誠相請而同意出山輔助他共謀大業,劉備也從此得到了完成大業的最得力助手。這時,劉備屯兵新野(今屬河南),手下不過幾千兵卒,勢單力薄,寄人籬下。諸葛亮一到新野,就以清查隱戶為由,一下擴大了征兵數額,使劉備軍隊猛增數萬人。在博望坡,他火燒曹軍,初出茅廬即顯示出他那過人的智慧以及用兵詭秘的軍事才華。

公元208年,曹操打敗袁紹,基本平定北方後,繼而統兵20萬南下荊州,這使原本相對平靜的江南一帶頓起戰火。在此緊要關頭,荊州牧劉表突然病死,其子劉琮繼任荊州牧。麵對強敵壓境,畏敵如虎的劉琮不戰而舉城投降,這使屯兵新野的劉備十分危急,隻得棄城南撤。他先欲奔江陵(今湖北荊州市),然而當劉備南撤時,新野及沿途百姓願跟隨者竟達十萬之眾,這使得劉備行軍非常遲緩。鑒於形勢緊迫,有人勸劉備加快行軍速度,但劉備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堅決不同意拋棄這些願跟隨他的百姓。當走至當陽(今湖北當陽)長阪時,劉備終於被曹軍追上了,衝殺之中,劉備隻帶著諸葛亮、張飛等數十騎逃脫,最後逃至夏口(今湖北漢口),不久轉移到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屯駐下來。

劉備敗走,曹操搶占了江陵。由於曹操此時率軍已大破劉備和劉琮軍隊,占領了荊州全境,因此,劉備對曹操來說似乎已不足為慮了。於是曹操把作戰的矛頭轉向了割據東吳的孫權,並積極進行東進的準備。曹操威逼東吳,孫權則麵臨著生死的選擇。這也正好給屯兵樊口,生存於魏、吳夾縫之中的劉備和諸葛亮帶來聯吳抗曹的最有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