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才情,本是天賜良物,正好周濟人生。禰衡卻相反,恃才傲物,因情害事,不知天下大於人才,權柄重於才情。最終冒犯權貴,以身涉險,終被人殺。這是極其個性、才情而不得善終的一個典型事例。從禰衡隻知個人使性,不知考慮他人來看,禰衡的所謂才智是十分有限的。才智,除自身的審美和創造外,也包括對他人和環境的審視、知曉和防範,以至利用。而不是糊裏糊塗地,以一己之小搏世界之大,最終橫遭不測。
從根本上說,社會是消弭個性的。別人都站著的時候,你不要一個人坐著!不過,這樣成熟而富有城府地處世為人,也會失了很多性情上的樂事和人生的瀟灑,這就隻好退而求其次了。但是從人性的個人願望和高度個人化的社會文明來說,我們還是祝願未來的社會,更能夠寬容人的個性。
5.切記“吃虧是福”
很多人什麼都想吃,就是不想吃虧,見到好處就撈,遇到便宜就占,即使是蠅頭小利,見之亦心跳眼紅手癢,誌在必得。世界上沒有白占的便宜,每占一份便宜,往往會使你失一分人格,每撈一份好處,往往會使你失掉一分尊嚴。同樣,世上也沒有白吃的虧。“吃虧是福”是一種自律和大度,是一種人格上的升華,吃虧之後,勢必贏得理解和尊重。
“禍虧福之所伏”,吃些虧可以累積你的經驗,提高你的做事能力,同時擴張你的人際網絡。
小楊是一家出版社的編輯。他的文筆很好,但更可貴的是他的工作態度。那時出版社正在進行一套圖書的編輯,每個人都很忙碌,但老板並沒有增加人手的打算,於是編輯部的人也被派到發行部、業務部幫忙,但整個編輯部隻有小楊接受了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兩次就抗議了。
小楊說:“吃虧就是占便宜嘛!”
事實上也看不出他有什麼便宜好占,因為他要幫忙包書、送書,像個包裝工一般!
他真是個可隨意指揮的員工,後來他又去業務部,參與直銷的工作,此外,連取稿、跑印刷廠、郵寄……隻要開口要求,他都樂意幫忙!
“反正吃虧就是占便宜嘛!”他這麼說。
兩年過後,小楊自己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做得還真不錯。
原來他是在“吃虧”的時候,把出版社的編輯、發行、直銷等工作都摸透了,他真的是占“便宜”了!
現在他仍然抱著這種態度做事,對作者,他用“吃虧”來換取作者的信任;對員工,他用“吃虧”來換取他們的向心力;對印刷廠,他用“吃虧”來換取信譽。
“吃虧”有兩種,一種是主動的吃虧,一種是被動的吃虧。
“主動的吃虧”指的是主動去爭取“吃虧”的機會,這種機會是指沒有人願意做的事、困難的事、薪酬少的事,這種事因為無便宜可占,大部分的人不是拒絕就是不情願去做,你主動爭取,老板當然對你感激有加,一份人情絕對會記在心上,日後無論是升遷或是自行創業,他都有可能幫助你,這是對人際關係的一種變相投資。最重要的是,你什麼事都嚐試去做,可以磨煉你的做事能力和耐力,不但懂得的比別人多,也進步得比別人快,這是你的無形資產,絕不是用錢可以買得到的。
“被動的吃虧”是指在未被告知的情形下,突然被分派了一個你並不十分願意做的工作,或是工作量突然增加,碰到這種情形,除非健康因素或家庭因素,否則就應接下來;如果冷眼旁觀周圍環境,根本沒有你抗拒的餘地,那就更應該愉快地接下來,也許你不太情願,但形勢比人強,也隻好用“吃虧就是占便宜”來自我寬慰,要不然怎麼辦呢?至於有沒有“便宜”可占,那是很難說的,因為那些“虧”有可能是對你的鍛煉,考驗你的心誌和能力,是為了重用你啊!姑且不論是否“重用”你,在“吃虧”的狀態下,磨煉了你的耐性,這對你日後做事絕對是有幫助的,此外,你的“吃虧”也會讓人對你無話可說,不得不對你友好相待。
做事可以是“吃虧就是占便宜”,做人呢?做人比做事難,但如果也有“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心態,那麼做人其實也並不難,因為人都喜歡占人便宜,你吃一點虧,讓人占一點便宜,那麼你就不會得罪人,人人當你是好朋友!何況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今天占你一點便宜,心裏多少也會過意不去,隻好在恰當時候回報你啦,這就是你“吃虧”之後所占到的“便宜”!
“吃虧就是占便宜”,這一點年輕人一定要牢記,因為這是累積工作經驗,提高做事能力,擴張人際網絡最好的方法,如果樣樣都想占便宜,那就不要怕吃虧!
在幸福與災禍這對矛盾關係上,我國的古人就已發現了它們的辯證關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最好的例證。
古時候,北方邊塞住著一個老翁,不小心丟了一匹馬,鄰居們都認為是件壞事,替他惋惜。塞翁卻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好事呢?”眾人聽後大笑,認為塞翁丟馬後急瘋了。幾天以後,塞翁丟的馬又自己跑了回來,而且還帶回來一匹胡地的駿馬。鄰居們看了,都十分羨慕,紛紛前來祝賀這件從天而降的大好事。塞翁卻板著臉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壞事呢?”大夥聽了,哈哈大笑,都認為塞翁是好事樂瘋了,連好事壞事都分不出來。果然不出所料,過了幾天,塞翁的兒子騎新來的馬玩,一不小心把腿摔斷了。眾人都勸塞翁不要太難過,塞翁卻笑著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好事呢?”鄰居們都糊塗了,不知塞翁是什麼意思。事過不久,發生戰爭,所有身體好的年輕人都被拉去當了兵,派到最危險的第一線去打仗。而塞翁的兒子因為腿摔斷了未被征用,他在家鄉後方安全幸福地生活。這就是老子的《道德經》所宣揚的一種辯證思想。正是基於這種辯證關係,你就可以明白,即使是看起來很壞的“吃虧”也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美國亨利食品加工工業公司總經理亨利·霍金士先生突然從化驗室的報告單上發現,他們生產的食品配方中,起保險作用的添加劑有毒,雖然毒性不大,但長期服用對身體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劑,則又會影響食品的鮮度。
亨利·霍金士考慮了一下,他認為應以誠對待顧客,毅然把這一有損銷量的事情告訴了每位顧客,於是他當即向社會宣布,防腐劑有毒,對身體有害。
這一下,霍金士麵對了很大的壓力,食品銷路銳減不說,所有從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聯合起來,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撲,指責他別有用心,打擊別人,抬高自己,他們一起抵製亨利公司的產品,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瀕臨倒閉的邊緣。
苦苦掙紮了4年之後,亨利·霍金士已經傾家蕩產,但他的名聲卻家喻戶曉。這時候,政府站出來支持霍金士了。亨利公司的產品又成了人們放心滿意的熱門貨。
亨利公司在很短時間裏便恢複了元氣,規模擴大了兩倍。亨利·霍金士一舉登上了美國食品加工業的頭把交椅。
生活中總是有一些聰明的人,能從吃虧當中學到智慧,“吃虧是福”也是一種哲學的思路,其前提有兩個,一個是“知足”,另一個就是“安分”。“知足”則會對一切都感到滿意,對所得到的一切,內心充滿感激之情;“安分”則使人從來不奢望那些根本就是不可能得到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沒有妄想,也就不會有邪念。所以,表麵上看來“吃虧是福”以及“知足”、“安分”會給人以不思進取之感,但是,這些思想也是在教導人們能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對於今天的現實生活,成功需要有勇氣麵對一切,而有勇有謀、忍讓、懂得吃些虧都是勇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