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巧妙算計,將自己賣個好價錢
“實力”與“賣點”是你取得成功的基石,在做事之前,你必須對其進行一係列詳細而全麵的考察和準備。否則,你的所作所為就很可能是螞蟻絆大象——不自量力。
楊雪蘭的名字在美國廣告界幾乎是眾所周知的,她是一位傑出的從事市場宣傳策劃的美籍華人。
楊雪蘭生於1935年,其父是中國抗戰時期駐菲律賓馬尼拉的總領事,1942年被日本侵略軍殺害,她10歲時隨母親來到美國,在美國讀完大學後,即到格瑞市場策劃公司任職。她是第一個將消費者心理引進消費市場研究的人。由於工作出色,她由普通職員步步提升,當上了公司的副總裁以至總裁。在任期間,她使公司的業務擴大了50倍。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她認為,作為精通廣告策劃的秘訣,必須認清宣傳的目的,宣傳對象的類型,公司營業額及市場大小,競爭者的產品,消費者心態和喜好,才能知道如何介紹新產品。尤其重要的是,廠商的產品必須是優良的才值得宣傳。除了宣傳之外,她認為還要注意引導產品的方向,例如,對於生產儀器的廠家,隨著小家庭和單身人口的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應建議廠家選用使消費者一次吃完的包裝,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她曾經為通用儀器公司、波爾特及簡波儀器公司、紅龍蝦連鎖餐廳等許多企業搞過宣傳策劃工作,並且都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果。
1970年,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新型小車“賓多”銷路不好,於是交給楊雪蘭策劃宣傳。她接受這個任務後,經過調查證明,“賓多”其實是福特汽車公司品質極好的革新產品,她認為,“賓多”打不開銷路的問題是廣告策略有錯誤。當時,福特汽車公司對“賓多”做的廣告是宣傳車小,便宜,有“玩具”那樣的優點,但消費者買車的目的是以車代步,著重考慮的是耐久可靠,而不是作為玩具消遣。楊雪蘭把宣傳策略改變後,“賓多”就頓時成為暢銷車,一紅就10年。從此,她成了各大汽車公司的顧問和汽車市場宣傳策劃的重要人物。
1982年,楊雪蘭受聘成為通用汽車公司的顧問。1988年,當了公司副總裁。現在,她正坐鎮通用汽車公司的大本營,統領該公司的市場拓展策略。
1990年,楊雪蘭被布什任命為總統行政首長交流委員會委員。她還是全美華裔傑出領導人員百人委員會主席,並在一些大公司擔任董事等職務。
楊雪蘭的成功無疑是必然的,其必然在何處呢?就在於她在做任何宣傳策劃之前,都會對產品的實力和賣點,以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進行周密的思考和謀劃,並進而策劃出最適合產品的宣傳套路。而在這裏最重要的就是事前的對自己策劃產品的實力與賣點的算計。
如果有一天,你在事業或是工作上遇到了麻煩和障礙,光是坐在那裏唉聲歎氣是沒有用的,有誰會去關懷一個懷才不遇,卻又光說不練的人呢?其實隻要動動腦筋,就有很多機會可以突破,其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對自己的“實力”和“賣點”有清晰的認識。
事實上,如果我們對那些能夠取得成功的名人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發現他們在成名之前的潦倒窘迫讓人難以置信。那麼為什麼他們前後的景況差別如此大呢?說穿了,就是他們對自己的“實力”與“賣點”進行了有效的思考,將自己“賣”開了!
不管要賣的是技術、腦力,或是勞力,如果賣不開,自然無人能賞識你的才華。所以動動腦筋,找個有效的“賣法”,對於試圖在社會上立足並取得成功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看看自己在哪方麵有實力,你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賣點了,究竟自己有什麼東西可以展現出來,令人心甘情願,付出代價去買呢?這些賣點自己一定要心知肚明,否則隻是迷迷糊糊地爭賣價,有誰理你呀!
不願努力,在那裏待價而沽的人,隻能祈求幸運地被買家的目光掃到,而主動行銷的人,則是很有智慧地抓住別人的目光。
審視自我,思考自己的實力與賣點,然後勇敢地將自己“賣”出去,使自己成為“可居奇貨”,那麼你已向成功邁了一大步。
7.辦事要有勝算,不做沒把握的事
要做到有把握,就必須知己知彼。孫子說:“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無論做何種事均應做好事前的調查工作,確實客觀地認清雙方的具體情況,才能獲勝。
《孫子》中說:“多算勝,少算不勝,由此觀之,勝負見矣。”這裏的“算”是指“勝算”,也就是製勝的把握。勝算較大的一方多半會獲勝,而勝算較小的一方則難免見負,又何況是毫無勝算的戰爭更不可能獲勝了。
戰術要依情勢的變化而定,整個戰爭的大局,必須要有事先充分的計劃,戰前的勝算多,才會獲勝,勝算小則不易勝利,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如果沒有勝算就與敵人作戰,那簡直是失策。因此,若居於劣勢,則不妨先行撤退,待敵人有可乘之機時再作打算。無視對手的實力強行進攻,無異於自取滅亡。
《孫子》在此處所表達的意思是,凡事不要太過樂觀,一旦大意輕敵,將陷入無法收拾的可悲境地。
這種傾向在我們做事的過程中體現得極明顯。從某個角度來看,日本經濟繁榮的因素之一是與這種積極果敢的做事方式分不開的。但是這種做法雖然適用於基礎的建立,卻難以持續發展下去。沒有把握的戰爭不可能一直僥幸獲勝,終究會碰到難以克服的障礙。因此,當我們要開創事業,或者拓展業務時,最好還是有製勝的把握再動手。
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有資格被尊為“名將”的人,都有個大原則,即不勉強應戰,或者發動毫無勝算的戰爭。如三國時的曹操便是一例。他的作戰方式被譽為“軍無幸勝”。所謂的幸勝便是僥幸獲勝。實際上,曹操的製勝手段絕非如此,而是確實掌握相當的勝算,依照作戰計劃一步一步地進行,穩穩當當地獲取勝利。
在國外類似曹操的人,日本的武田信玄是一個。他所統率的武田軍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向披靡,理由之一便是他不打沒有勝算的戰爭。此外,中國曆史上的諸葛亮和世界曆史上的愷撒大帝等人,均是善於運籌帷幄,才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雖說把握勝算,然而在現代社會,要想更好的做成事卻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勝算。因為其中包含著許多人為的因素,諸如情感因素在內,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勝算,無法確實地掌握。不過,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勝算,才可進行計劃。
8.算計在先,應變在後
在公司鞏固成果,繼續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再周密完善的防範也不能完全杜絕危機的發生,隻是能夠減少它的發生,因此應提高突發情況出現時的應變能力。
在商業領域所涉及的變數太多,有政治上的突發事件、經濟中的政策調整、法律上的變動,還有自然界的風險、市場需求風險、財務風險等,舉不勝舉。而這些複雜的情況也不是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能麵麵俱到地考慮到的,更不可能事事都能未雨綢繆,預先做好準備。那麼,公司要順利地繼續發展不再失敗,就要有應變的能力。
廣東金龍集團在創業時還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企業,但它的公司老總黃達卻很有應變能力,他當時看準了中國的保健品市場,於是想方設法與廣州某科研機構聯係,希望他們能幫他研製出一種怡口爽神、健體增智的新型保健飲料。在金龍集團提供了市場構想及飲料部分原始數據後,這個研究所答應了,簽訂合同後,金龍集團向這個研究所提供了500多萬元的研究經費。在這一過程中,黃達考慮到萬一乙方失敗或中途退出,造成研製計劃不能如期完成所帶來的後果,於是多了一個心眼,要求研究所把他們的研究進展情況有個詳細的書麵報告,並且派了幾個剛從某化工廠挖來的研究人員以協助之名參與開發研製,了解進展情況及實驗細節。
果然,當這個研究所把飲料試劑開發出來後,該所的領導打起了小算盤。因為這個飲料試劑的效果無論在色澤、口感還是成本上都是相當成功的,於是他們想通過自己籌措資金建立飲料廠獨占市場,而不願與金龍集團分享成果。研究所對外宣布開發過程由於種種因素陷入停滯狀況,無法繼續下去,該研究所願意賠償300萬元並向金龍集團道歉。
麵對這個情況,黃達並沒有感到突然,因為他從研究所遞交的報告及他派去的研究人員的彙報中就隱隱感到不對,覺得研究所想背信棄義,獨自享受成果。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的公司也隻好自認倒黴,接受不多的賠償。然而黃達卻有自己的防範措施及應變措施,他馬上想出了高招:用高薪高福利去挖人才,尤其是這個研究所的幾個對試驗起關鍵作用的專家,同時他搶先向國家專利局申請了專利。雙管齊下,專家如約而來,研究所既失去了人才,又無法合法地生產,最終金龍集團如願以償,得到了新型保健品飲料的科學配方,在兩個月後一炮打響。黃達的應變能力在這場風波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