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未雨綢繆,懂得算計才能贏2(2 / 3)

在做事過程中,再精明、再厲害的企業家也不可能把可能遇到的危機想得麵麵俱到、做得十全十美,總會有疏漏的地方。再加上受個人能力的限製,就算最會防範的人,也難免出錯,沒有風險和危機,隻能在若幹個商業處事的基本原則基礎上加以概括性、原則性地防範。因此,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也是進一步的要求,即善於去應變。應變作為防範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具有一種靈活的主動性,不僅有效地防範住危機的進一步蔓延及困難的加大,而且也能對以後更成功地進行防範提供依據和借鑒。

一般來說,我們在防範危機的同時要做到善於應變,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針對與發生危機有關的各種可能因素,擬訂一份周詳的切實可行的防範危機的措施計劃。

(2)按照防範措施計劃進行周密的布置和安排,對每一個環節進行逐一落實,明確具體防範辦法。

(3)要建立早期預警係統,及時發現出現危機的苗頭並高度重視,寧可“小題大做”,也要徹底滅絕那些易引起危機之火的小火星。

(4)把防範危機的注意力向那些易被遺忘的角落裏延伸,因為很多危機的出現都是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萌發的。

(5)防範措施要切實可行,不能做表麵文章,擺花架子,否則,危機一旦來臨就會招架不住。所以,對防範措施的貫徹要深入,要有嚴格的要求。

(6)危機的發生,有的是因為客觀原因釀成,有的是因為主觀原因。如果隻顧眼前利益,就會發生決策上的失誤,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最好建立科學決策係統,防止由於最高決策者的失誤而造成的危機。這種對自身失誤的防範是很明智的做法。

(7)要留有預備隊,作為補救戰場危機的機動力量。尤其是公司要有防範危機的物質準備,比如,要留有一定的機動資金等,以應急於危難之際。

9.學會從失敗中尋找出路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失敗中尋找到成功的途徑。“失敗是成功之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信條。

做事要會算計,不僅要求在做事前就應該預見可能發生的後果,而且能在後果中尋找到解決的途徑。每個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有跌倒和摔跤的時候。做事會算計的人在失敗以後總是自己主動地站起來,積極地尋找失敗的原因,而不是消極悲觀地站在敗局麵前悲泣,所以下一次的成功將屬於他們。如果是別人的失敗,你能夠從他人的失敗中得出正確的想法,並繼之以行動,你就有可能成功。當自己失敗了,也要轉換一個正確的想法,緊跟以一個行動,同樣可以獲得成功。

美國芝加哥北密歇根大道一個地區現稱為“富麗哩”,1939年,那裏的辦公樓群可說是慘不忍睹。每一座豪華的大廈裏麵都是空空如也,沒有一絲忙碌的氣氛,一座樓出租了一半就算是幸運的。這是商業不景氣的一年,失敗的陰影像烏雲一般籠罩在芝加哥不動產的上空。那時,你常可以聽到這樣一些論調:“登廣告毫無意義,根本就沒有錢”或“我們沒有必要工作了”。然而就在這時,一位受雇於西北互助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進入了這個景象陰翳的地區。他並沒有被這種蕭條的景象所嚇退,蕭條的景象反而給了他一個奇特的想法,而他也毫不猶豫地依著這個想法行動了起來。

這個經理開始擔任這項工作時,這座大樓隻租出了10%。但不到一年,他就使它全部租出去了,而且還有長長的待租人名單送到他的麵前。為什麼短短的時間內情況會發生這麼巨大的變化呢?記者采訪他時,他介紹了他對整件事情的考慮:

“我準確地知道我需要什麼。我要使這些房間能100%地租出去,在當時的情況下,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因此我要把工作做到萬無一失,就必須做到下列幾點:

(1)要選擇稱心的房客。

(2)要具有吸引力:給房客提供芝加哥市最漂亮的辦公室。

(3)租金一定要比他們現在所付的房租低5%。

(4)如果房客按為期一年的租約付給我們同樣的月租,我就對他現在的租約負責。

(5)要免費為房客裝飾房間。要雇用富有創造性思維的建築師和內裝工,根據新房客個人好惡來改造裝飾每一間辦公室,使他們真正滿意。

我通過調查準備得到下列幾方麵認識:

第一,如果一個辦公室在以後幾年中還不能租出,我們就不能從那個辦公室得到收入。我們到年底可能得不到什麼收益,但這種情況不會比我們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時的情況更糟。而我們的境況應該更好,因為我們滿足房客的需要,他們在未來的年份中會準時如數地交付房租。

第二,出租辦公室僅以一年為基數,這是已經形成了的習慣。在大多情況下,房間僅僅隻空幾個月,就可接納新的房客。這樣,我們就有可能在盡可能短的周期內得到新的租金。

第三,在一所設備良好的大樓裏。如果一個房客一定要在他租約滿期的那一年的末了退租,也比較易於再租。免費裝飾辦公室也不會得不償失,因為這會增加全樓的股票價值。結果證明,裝修後的效果十分不錯。每一個新近裝飾過的辦公室似乎都比以前更為富麗堂皇。房客都很熱心,許多房客花費了額外的金錢。有一個房客在改建工作中就花費了22000美元。

以上就是這個改變了失敗局麵的經理的介紹。我們不妨對整個過程再回顧一次,以便能獲得更為清晰的了解及更深刻的認識。有一個人麵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他手上有一座巨大的辦公大樓,可是這座大樓十分之九的辦公室都是空閑未被租用的。然而,在一年內這座大樓便100%地出租了。現在,就在隔壁,仍有幾十座大樓是空蕩蕩的。

造成這天壤之別的決定性因素就是管理大廈的經理人是否事前進行過充分的準備。毫無疑問,取得成功的經理人,他對全局有一個整體、宏觀的把握,而在進行這個事情前,也做了充分的準備,這也是其他經理人所沒有的。做事不會算計的人說:“我有兩個問題,那是很可怕的。”善於算計的人說:“我有一個問題,那是很好的!”

中國著名企業家樓忠福無疑是屬於後一種人。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樓忠福常常能夠通過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發現差錯並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事情如果不能把握關鍵所在,往往隻會事倍功半,費力不討好。如果去做一件事情,不知道做好這件事情的關鍵所在,往往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結果會成效甚微,如果能夠感知事情的關鍵所在,那麼結果往往是另一番景象。

樓忠福在解決困難時就總能抓住關鍵性的問題並設法解決,一旦最困難的部分被解決,整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1987年東陽三建剛進駐寧波不久,已經順利完成了一些工程,可就在這時,一股逆流威脅到東陽三建在寧波的生死存亡。

1987年8月28日,《寧波日報》報道了一則消息,市住宅開發公司技術處副處長吳銀瀾向10多個建築單位的有關人員索賄現金及實物,終於東窗事發,被抓了起來。據其交代的受賄款項中,也有三建公司的一筆。

三建公司寧波施工隊的一名副隊長,曾經根據吳銀瀾的“啟發”,送去了2000元人民幣。盡管樓忠福對此作了嚴肅處理,撤了那個副隊長的職,但是東陽三建的聲譽還是受到了損害。在這件事上,有些人不是針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而是對整個企業以一盆髒水潑之,甚至十分愚蠢地要將整個東陽三建僅僅因為這2000元錢逼出當地市場。

三建在寧波的聲譽剛剛建立起來,怎麼能因這件事就放棄寧波市場?樓忠福十分焦慮。他看上去不動聲色,但他的腦海中無時無刻不在考慮這個問題。直到他牢牢地把握了整件事情的中心問題後,他開始行動了。

當時,樓忠福已得知清退文件即將下達,而三建公司和寧波房地產開發公司460萬元的工程項目意向已定,合同未簽。他知道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對“三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盡快地接下工程,而且越大越好,越大越有利。拿不到新工程,不用別人清退,自己就得打道回府;拿到新工程,就要履行合同,就可以繼續在寧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