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借助靠山做大事,會算計者最精明2(2 / 3)

作為“紅頂商人”的胡雪岩,其“紅頂”很具象征意義,因為是朝廷賞發的,戴上它,意味著受到了皇帝的恩寵,也意味著他所從事的商業活動的合法性,同時,皇帝的至高無上也保證了胡雪岩的信譽,可謂一箭三雕。胡雪岩憑著這“紅頂”,積累了萬貫家資,成為顯赫一時的一代巨賈。胡雪岩以其睿智的眼光,發現了靠山對於生意人的重要性,並一生致力於培植自己的官場靠山,踩著官場的階梯,登上了財富的寶座。

8.找準你的黃金“搭檔”

做事情會算計的人善於與他人合作,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巴掌聲震天,他們在力量不足時,懂得找個黃金搭檔一起幹。

今天的社會不是獨行俠的社會,要想靠單槍匹馬笑傲江湖,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合作夥伴、自己的搭檔。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紅花還要綠葉扶”,就是說現代人要有合作意識,走共同創業的道路。

傳統的黃金搭檔,大概就是所謂的“明君賢相”了,而這其中,又以唐太宗與魏征這對君臣最出名,正是由於兩個人的完美合作,才創造了政治清明的“貞觀之治”,也為中國的古代文明增添了燦爛的一筆。

20多年以前,喬布和沃滋是在同學的一家車庫裏結識的,當時他們都是中學生。這兩個電腦迷想要一台“8800”,可是一時又湊不齊錢,於是決定自己動手裝。喬布和沃滋賣掉了自己的一些東西,湊齊錢準備裝100套“蘋果-I”計算機板,然後每台售價50美元,可賺回2200美元,正好夠他們的本錢。

他們倆分工協作,由沃滋設計“蘋果-I”,由喬布拿到商店去兜售。喬布拿著樣品到當地的電腦商店去兜售,這家商店隻訂了50台。他們說,社會上大部分人不是想買散裝件,而是想買整機。這給了喬布最重要的市場信息,而當時喬布仍無意做企業家。這家商店的經營者卻是個有心人。為了督促喬布去設計製作微電腦整機,便把“蘋果-I”故意裝在了一隻粗糙不堪看起來很沒有檔次的木頭盒裏。當喬布再次到這家商店的時候,他們就給設計者喬布展示出帶有木頭外殼的“蘋果-I”,這促使喬布下決心去設計製作美觀的外殼。喬布和沃滋終於決定設計、生產完整的微電腦了。這就是後來著名的“蘋果-II”。

喬布和沃滋原來都是技術人員,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後,他們決定自己開公司,但首要的問題是籌措資金。這時,來光顧的第一位是唐·瓦倫丁,他是喬布和沃滋的老板介紹過來的。瓦倫丁來到喬布家後,看到喬布穿著牛仔褲,散著鞋帶,留著披肩頭發,蓄著一臉大胡子,怎麼看都確實不像是一位企業家的樣子。瓦倫丁先生覺得不妥,終於未敢問津。而把喬布和沃滋介紹給了另外一位企業家——英特爾公司的前市場部經理馬克庫拉。這是一位精明練達的風險企業家,對微型電腦業務十分精通。這位38歲的富翁來到喬布的車庫裏,仔細詢問並實地考察了“蘋果”的樣機,提了一大堆問題。最後問起了關於“蘋果”電腦的商業計劃。喬布和沃滋對買賣一竅不通,兩人當時麵麵相覷,說不出一句話來。可是馬克庫拉獨具慧眼,看出了這兩個小夥子是不會讓他失望的,於是他們三個人日夜工作,製定了一項“蘋果”電腦的研製生產計劃。馬克庫拉首先將自己的91000美元先期投入,又幫助喬布和沃滋從銀行取得了25萬美元的信貸。接著,他們三個人又帶著計劃去馬克庫拉熟識的風險投資家那兒去遊說,吸引了另外60萬美元的資金。至此,蘋果公司吸引了將近100萬美元的風險資本。他們聘請了33歲的邁克爾·斯科特當經理,因為他熟悉集成電路生產技術。馬克庫拉、喬布任正副董事長,沃滋任研究發展部副經理,蘋果微電腦公司就這樣正式開張,走上了它飛速發展的道路。

找準你的“黃金搭檔”,單槍匹馬走江湖已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巴掌聲震天”,聯合的力量是強大的,溝通的作用不可或缺!

9.選一個好對手做“靠山”

對手是做事路上的參照物,也是你做事的“靠山”。能否做成事,往往就取決於你能否選擇一個強大的對手。你隻有勝過他,才能證明你的強大。

關於如何選擇這個對手,需要我們懂點算計。田徑場上的長跑比賽,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示。比賽開始,眾人齊發,難分先後,但到了中途,選手們都會跟上某位對手,然後在恰當的時機突然加速超越,然後再跟住另一位對手,再在恰當的時機超越他,一直衝至終點。

長跑,尤其是馬拉鬆比賽,是一種體力與意誌力的比賽,而意誌力尤其勝過體力,有人就因為意誌力不足,體力本來還夠時就退出了比賽;也有人本來領先,但卻在不知不覺間慢了下來,被後麵的選手趕上。跟住某位對手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並且利用對手來激勵自己:別慢了下來!也提醒自己:別衝得太快,以免力氣過早耗盡,另外也有解除孤單的作用。你如果觀察馬拉鬆比賽,便可發現這種情形:先是形成一個個小集團,然後再分散成二人或三人的小組,過了中點後,才慢慢出現領先的個人!

不過,對手不能隨便選,要選得有價值。

你應以周圍的同事或同學為目標,同時,你要找的目標一定要在所取得的成就或能力方麵都比你強。換句話說,他要“跑”在你前麵,但也不能跑得太遠,因為太遠了你不一定追得上,就算能追上,也要花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力氣,這會讓你跑得很辛苦,而且挫折太多。

“對手”找到之後,不要盲目亂追,要對他進行綜合分析,看他的本事到底在哪裏?他的成就是怎麼得來的?平常他做事的方法,包括人際關係的建立、個人能力的提高等,都要有所了解。研究之後你可以學習他的方法,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方法下工夫,相信很快就會取得成效——慢慢地你就和他並駕齊驅,然後超越他!

等超越現在的“對手”後,你可以再跟住另一個“對手”並且再超越。如此不斷,你一定能領先他人。即使拿不到冠軍,也不至於被很多人甩下。

不過你得注意一個事實,在長跑中,跟住一個對手並不一定就可以超越他,可能你剛跟上了他,他發現後幾大步就把你甩在後頭了!做事也是如此,好不容易接近對手,他又把你拋在後麵了。當你處於這種情形時一定不要灰心,因為這種事難免會碰到,碰到這種情形,如果能跟上去,當然是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那實在是個人的條件問題,勉強跟上去,隻會提早耗盡體力。那麼這樣不是白跟了嗎?不!因為你“跟住對手”的決心和努力,已經讓你在這“跟”的過程中激發出了潛能和熱力,比無對手可跟的時候進步得更多、更快。而經過這一段“跟”的過程,你的意誌受到了磨煉,也驗證了自己的成績和實力,這將是你一輩子受用的本錢!

當然你也得有這種準備:有可能你找到了對手,但就是一直跟不上去,甚至還被後麵的人一個個超越過去,這實在令人難堪。碰到這種情形,我們還是要發揮比賽的精神,跑完比賽比名次更重要,人生也是如此,你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隻要自己真正盡力就行了。就怕半途退出,失去奮勇向前的意誌,這才是最悲哀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