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做事要精明,預防失算吃大虧2(3 / 3)

尤其是牽涉經濟利益和好處的一些事情,領導也深明其中的利害,把這樣的任務交給你去辦他能不存疑心嗎?比如你或許能在其中撈點回扣、做點手腳、收取禮品等,領導都能勝算到,如果你接受任務時不聲不響、非常痛快,領導往往會懷疑你有其他不良想法,所以,你最好有話說在當麵,有要求提在前麵,要玩“馬前卒”,不要搞“馬後炮”。

(2)要求利益要把握好“度”,見機行事

有些人向領導提要求很不會把握分寸,往往要求很高,引起領導的反感,招致奚落。依我們的經驗,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不爭小利。

不為蠅頭小利傷心動氣,略顯寬廣胸懷、大將風度,在領導心目中形成“甘於吃虧”、“會吃虧”的好印象,在小利上堅持忍讓為先。

②按“值”論價,等價交換。

最簡單的例子,如你拉到10萬元讚助費或為單位創利100萬元,你要按事先談好的“提成”比例索取報酬,不能擴大要求,也不要讓領導削減對你的獎勵。

③誇大困難,允許領導打折扣。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也是對付一些喜歡打折扣的領導的方法。有時你把困難說小了,領導可能給你記的功小,給你的好處也少。因此,要學會充分“發掘”困難,善於向領導表露困難,要求利益時可以放得大些,比你實際想得到的多一些,給領導一些“餘地”,不給他造成你“想要多少就給多少”的想法。比如提住房要求,按你的資格和條件,隻能要求兩室一廳的樓房,實際上你並不對此抱多大希望,那麼領導打折扣時也不會太離譜。有的人很實在,夠兩室一廳的資格和條件,但沒把困難充分說出來,不折不扣地提了兩室一廳的要求,結果領導把兩室一廳的房子優先分給“困難大,要求強烈”的人,隻給他分一室一廳。所以,誇大困難和要求實在是一種必要的處事策略,關鍵問題是要把握住關鍵時機和重要關口。

隻有春天付出辛勤勞動,秋天才可望有所收獲。在爭利的同時,一定要腳踏實地地做出一些成績來。

10.在“分內”與

“分外”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不管是在一個單位工作,還是在一個群體中與人合作,都有分內與分外之分。分內的工作幹不好,分外的活幹得再好也於事無補。而若分內工作幹好了,卻對分外的事作壁上觀,也不是成功的工作方法。

個性不同、素質不同的人,隻有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一展才華,才具有價值。在明確自己責任、權利與義務之後,就要盡職盡責,把分內的事情幹好,把該幹的事情幹好,這時候,我們就應該製定一個做好這項工作的目標。不過這個工作目標一定要切合實際,合你心意,緊湊有致。如果自己理不好頭緒,也可以請教一下同事、朋友或專業顧問。要知道,這是個很嚴肅的事兒,有了這個工作目標之後,你就有了動力,也明確了工作的方向,這樣,你就要把你的真本領全部施展出來,用事實向領導證明你是一個可造之材。同時,要帶給上司一些新的資料與信息,如:商場行情、社會上的新聞、單位未來發展動向等,這樣會讓他認為你與眾不同,把單位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

其實,得到別人的認可並不困難,或者說並不十分困難。而把工作幹好並得到好的補償,並不完全取決於你自己,而要靠領導、同事的評價而得出的結果。

能夠在事業發展上步步高升,工作出色,第一要則是表現與眾不同,惹人注目。不過,一個性格古怪、到處招搖的人,是無法得到領導的欣賞的,如果你希望得到公允的評價認可,別忘了以下的忠告:

(1)每個人在事業發展的初期,須牢記:“敏於事而慎於言。”

(2)在領導麵前表現自己工作勤奮。

(3)不斷學習與進修,掌握幹好本職工作的本領與技能。

(4)熟悉辦公室內的一切,閱讀有關的工作備忘錄,這樣領導會對你的知識、才能和自我鞭策的精神,留下良好的印象。

(5)采取積極的行動,主動請纓,做一些可能需要你完成的工作,工作起來,兢兢業業,有始有終。

(6)提醒自己:我對單位所做出的貢獻,能使我的地位變得更重要,領導自然會更器重我。

(7)遇到工作上的疑難時,要向領導請教,並時而向領導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報告,當自我表現的機會來臨之際,不要遲疑,應馬上展示你的才能。

(8)在單位裏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同事相處融洽,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難題,這些都是讓領導和同事器重你的秘訣。

工作完成之後,要寫好總結,及時向領導做報告。如果你能夠在工作上做到絕對地認真負責,對各種業務做到非常熟悉、老練,對同事做到誠懇友善、同心協力,對自己私生活做到嚴肅、純正、樸實、健康——如果你能夠努力做到這幾點,就可以說是已經立穩自己的腳跟了。

在單位裏,在同事間,當你已經建立了不可動搖的威信之後,你就可以一展身手了。人們都知道你很負責、能幹,能夠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幹好,對同事很好,人人都信任你,尊重你,即使遇到有人說你閑話,造你的謠言,損害你的名譽,攻擊你的地位,大家也不會相信他,反而會支持你、同情你。

同事有需要幫忙的,你千萬別認為那是分外的事兒,應義不容辭,盡量施以援助。但你在幫助別人時,不必以此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更不能擺出一副救世主的麵孔,因為我們的幫助應該是無私的、誠懇的、不存在半點恩賜的感覺。

領導一般認為,一項工作給下屬,而未能如期完成的話,怪罪的理應是整體。因為單位是一個合作的團體,並非各不相幹的組織。最主要的是領導若知道你付出較大的努力,除了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外,分外的工作也能積極主動地幹,並能很好地協助同事,必然會讚賞你的工作能力。相反的,若他發覺你本可以加以協助,卻因為覺得是分外的,與你無關,就袖手旁觀的話,印象就會大打折扣了。

聰明的人應該訥於言、敏於行,而不是俗話所謂的“精人出口、笨人出手”,何況工作不能有半點嬉戲的成分。

不過,對於一些慣性懶惰的同事,則有責任作出適當的規勸。但不要在其他同事麵前指出他的不足,而是找個機會與他單獨談談,問他是否對本身的工作沒有興趣,並問他的誌願,他自然會向你傾訴自己的想法。這時,你才可以比較婉轉地告訴他達到目標應要注意的事項。

多傾聽些別人的心聲,多作些鼓勵,並能盡量幫助他們,才能維係同事間良好的感情。這樣也能夠獲得較高的評價。

也許你也有很大的工作壓力,甚至影響到家庭,千萬不要將這種不良情緒帶到工作當中,因為這會影響到你辦事的效率及與他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