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為設身處地。罵人前是一定要作技術準備的,必須在心裏先從對手的角度分析清楚,換把椅子坐,他問我的家人三親六戚祖宗八代,我的心裏會不會覺得很痛?會不會吃不下飯咽不下這口氣感情很受傷?如果什麼都想清楚了覺得不罵不足以兩敗俱傷時,就可以開始了。
當然,先生的十招藝術加上我自創的兩招秘藉全部學完,如果你一句話用不著說就罵得對手铩羽而歸,你就是修到爐火純青的頂尖高手了。不戰屈人之兵,是謂大音稀聲,絕罵無言也。
一笑了之
/佚名
我從根藝店退出來,再次回頭看看那截占了一半玻璃門的樹樁,不就是一根樹樁嗎?
一個巨型根雕,占據了半邊玻璃大門的位置,這是從人行道這個角度看過去的。我對根雕是外行,平常也對這種泛濫起來的東西興趣不大,總覺得找幾個生有些微怪相的樹根修修補補扭扭捏捏就稱作所謂的藝術,也來得太過容易,因此覺得跟那些動不動冠以文化之類的東西差不多。但是我從這個玻璃門外經過的時候,第一眼就看到了這個立在門口的巨型根雕,並被它吸引過去。
站在根雕下麵,是的,隻能稱作站在“下麵”。根雕的高度應該在兩米以上,周長大約兩人合抱才行,站在下麵,你會感受到一絲信心的動搖。但是嚴格說來這不是根,而是一截樹樁,最多也就是樹樁的底部有一些稍許向外伸展出來、看起來是根須的東西。樹樁散發出一股濃香,但這股香味已經不純粹,混雜了一些油漆的潮濕氣味,所以無法判斷這股香味的品質。樹樁的外麵經過雕刻後,也塗了一層棕色的油漆,也許是清水漆,但是分辨不出到底是什麼樹材。湊攏樹樁嗅幾下,在混雜的氣味之中,很清冽的香氣占了上風,香樟!對,就是我喜歡的香樟木氣味,香而不豔,濃中帶一點甜味。
樹樁的正麵是因勢而雕的笑彌勒。憨厚可掬的笑容,寬袍鬆軟,隨欲而居,慈眉善目,心境自然。最顯眼的是那個容盡天下是非事的大肚子,光滑水亮,圓潤豐盈。整個佛像造型簡單流暢,線條粗獷,似乎在故意遲鈍的刀法中,包容一種隨意和坦然。看到這個手搖蒲扇的彌勒佛,就想起那個到處都能看到卻少有人做到的對子: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除去笑彌勒占去的一半高度,還有一半分為上下兩段。頂端是一個似龍非龍的圖案,零亂交錯。上段是四個神態各異的玩皮童子,分居於佛的手臂和頭頂,恣意嬉戲,無憂無慮,整個就把佛像的頭頂作為他們的遊樂場了。下段內容更為豐富,五個小童分布周圍,有的雙手抱佛腳念念有詞,有的牽著瑞麟尾巴向後拖拉,有的扯著衣帶當了秋千,有的安伏腳底恬靜假寐,有的摟了麟頭作為座騎。一截普通樹樁,就這樣被幾條深淺刀痕劃戳成一幅生動的自在悠閑圖。
我是喜歡上這個龐然大物了。當然是喜歡這個圖案所創造出的氣氛。現在我願意把它當作一件藝術品來欣賞,而且當作真正的樹根,當作根藝。根藝是什麼?就是懸崖絕壁裸於石縫的樹根,經過漫長風雨霜雪的浸淫磨蝕,去其腐朽,存其筋骨,用時光煉成的自然絕品。在這裏,人工的修飾倒是可以忽略的了。
這個巨型樹根放在家裏是可以時時觀摩學習的。在背麵不顯眼的地方,我發現了它的標價,3800,可以接受的。正想象著應該把這件藝術品安放在屋中何處時,我遊動的眼珠定住了:標價後麵少看了一個“0”。這無論如何是我不能接受的。我不願意花這麼昂貴的代價把這個樹樁搬回家裏,既障人居又無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