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院與情報研究所(室)是兩個獨立個體,但兩者又相互影響著。有些人即是漢學院決策層的,又是情報研究室決策層的。但兩個機構運作完全脫離人,而使用網絡平台。人能當裁判不能去當運動員。任務分配、機構運作等很多方麵,都是開源平台自動進行處理。這種把人與人接觸信息降維的方式,成了這兩個機構的特色。
漢學院也招開了自己的內部會議,發起了很多活動。成員利用自己的私人關係,發起了很多博取同情的社會形象公關。也觸動了很多政府高層。如果沒有美國的參與,漢學院差點就與教育部達成了共盈的合作局麵。
漢學院在索馬裏的舉動,以及漢學院在漢語圈中的影響力,不能不讓美國政府動心。要知道,在美國,大量華人子女參與了漢學院課程。本來華人子女成績就好,配合適宜漢文化的基礎教育。這群人在情商、心理學上、社會活動上都有很好的表現。50年間,這種表現的積累改變了華人在美國的社會形象。
漢學院並不受限於華人,隻是受限於漢語環境。即不排斥民族,沒種族特色。大量非黃色人種成了漢學院講師,受到很多美國政治團體的捐贈(特別是反種族主義團體)。
美國同樣有著很嚴重的教育製度問題。漢學院在定向捐贈下,進行教學英語化(即加入英語字幕),在全美也有不小的影響力。美國人也有上不起學的(大部分是因為時間不允許)。
漢學院的基礎課程沒有政治性,這也是早期在國內培養出來的優秀特點。漢文化隻強調文化認同,而不強調種族,從來也不談論與神有關的問題,成了與教會學校鮮明的對比。
美國是一個有著濃烈基督教文化的國家。很難避免會把宗教帶到學校中去。對於少數信仰的美國人而言,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無論你是******還是猶太教,沒有哪個虔誠的信徒願意自己的子女在一個基督教學校中學習有關上帝的知識。
雖然漢學院有很濃重的老、莊思想(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科學教),與大家的信仰也有衝突,但比起基督教學校要好得多。
得益於漢學院的開源平台以及開放數據庫,美國政府非但沒有禁止漢學院可能對美國教育造成的衝擊行為,還公開表示支持。美國政府也沒錢搞高水平的公共教育啊。
此次漢學院在國內受挫,美國政府發動民間輿論攻勢公開譴責它國政府。在西方媒體宣傳中,漢學院被硬生生推到了國內政府的對立麵。如果僅此而已也就罷了。美國又拿出這段時間集中的定向捐款說事(捐款數據是完全公開的,除了捐款人特別要求的)。
這段時間,美國團體向中國地區進行了大量定向捐款。大聲嚷嚷著美國利益被無視,美國人民的愛心被侵犯……
這還不算,又把日本拉了近來。當然也是定向捐款的事。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是一場非常有針對性的政治宣傳攻勢。但國內大部分民眾卻陷入了民族情緒之中,特別被某些利益集團炒作之後。
漢學院成了美國、日本的走狗,看資金來源,好似美國、日本把漢學院買斷了一般。成就了陰謀論,國內輿論轉向支持國家全日製教育機構。漢學院的學生也不幹,又是捐款又是搞活動,總之一地雞毛。
在洶湧的民意下,教育局也不敢有什麼動作。國家決策層也因為這場事件,決策偏向了一方。但出台的政策就有些不痛不癢了。大多是政治信號形式的。比如禁止學曆歧視,計劃出台監管政策……